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九卷 穀部(1 / 3)

《周禮》reference_book_ids":[7224859397342628868]}]},"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穀之一 麻麥稻類

芝麻

【釋名】 也稱巨勝、方莖、狗虱、油麻、脂麻、胡麻。葉名青蘘。

【集解】 [時珍說]胡麻就是脂麻,分遲、早兩種,有黑、白、紅三種顏色,它的莖稈都呈方形,秋季開白花,也有呈紫色豔麗的花。它每節都長角,長達一寸多。莖呈四棱、六棱的果實小並且米少;七棱、八棱的果實大且米多。胡麻雌雄同種,生長迅速,長勢茂盛。《本事詩》中有詩說:“胡麻好種無人種,正是歸時又不歸。”漢明帝永平十五年間,剡縣的劉晨、阮肇兩個人,到天台山去采藥,迷失了道路,忽然看見一條小溪,他們渡過小溪,邂逅二位仙女,她們便用胡麻招待他們。所以有唐詩說:“禦羹和石髓,香飯有胡麻。”

芝麻【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傷中虛羸,補五髒,益氣力,長肌肉,增智力。久服,輕身不老,使人筋骨強壯,耳聰目明,耐饑渴,延年益壽。止心驚,利大小腸,耐寒暑,驅逐濕氣、遊風、頭風,能催生使胞衣盡快剝離,補產後體虛疲乏。研末塗抹於頭發,可促使頭發生長。將胡麻和白蜜蒸成糕餅,可治百病。用它來炒著吃,使人不生風病。精神錯亂者長期食用會行走正常,不妄言。嚼爛塗抹在小孩的頭瘡上,有療效。也可將它煎成湯用來洗浴惡瘡和治療婦女的陰道炎。

白油麻 【氣味】 甘,大寒,無毒。

【主治】 療體虛,勞累過度,滑腸胃,舒經絡,通血脈,去頭皮屑,滋潤肌膚。哺乳期婦女服用,使孩子不生病。做成汁飲用,治外來邪熱。生嚼胡麻,敷治小孩頭上的各種瘡,效果很好。熟食可以辟穀不饑。

【發明】 [時珍說]脂麻就是胡麻,本來生長於大宛,在五穀中居首位。長期服用它,可以知萬物,通神明,令人延年益壽。《參同契》記載,胡麻可以使人延年長壽,入口回甜。蘇東坡給程正輔的信中說,凡患有痔瘡的人,宜禁吃酒、肉、鹽酪、醬菜、大味和粳米飯,隻能吃淡麵和蒸過九次的胡麻即黑脂麻,和去皮的茯苓,加入少許白糖,做成麵吃。長期食用可使人氣力不衰,百病自行除去,痔瘡漸消,此為長壽的要訣。

【附方】 1.腰腳疼痛。新胡麻一升,熬香後,搗爛。每日吞服適量,以薑汁、蜜湯、溫酒送下均可。2.手腳酸痛,微腫。胡麻熬熟,研末,取五升加酒一升,泡一夜後隨意飲用。3.偶感風寒。胡麻炒焦,趁熱搗爛泡酒飲用。飲後暖臥,以出微汗為好。4.熱淋莖痛。胡麻子、蔓菁子各五合,炒黃,裝袋中,以水三升浸泡,每飯前取服一錢。5.疔腫惡瘡。胡麻燒灰、針砂,等分研末,加醋調敷患處。6.痔瘡腫痛。胡麻子煎湯洗。7.坐板瘡疥。生胡麻嚼爛敷塗。8.婦女乳少。胡麻炒過,研細,加鹽少許服下。9.湯火灼傷。用胡麻生研如泥,塗搽傷處。10.癰瘡不合。用胡麻炒黑,搗爛敷塗。

芝麻

胡麻油 [弘景說]生榨者較好。若蒸炒者,隻可供食及燃燈,不入藥用。[時珍說]入藥以烏麻油為最好,白麻油次之,自己榨的較好。若從市麵上買來的,不知道已經蒸炒過的,而又摻雜其他的。

【氣味】 甘,微寒,無毒。

【發明】 [藏器說]大寒,乃常食所用,而發冷疾,滑精髓,發髒腑渴,困脾髒。令人體重損聲。[士良說]有牙齒疾及脾胃疾的人,切不可吃。治飲食物,須逐日熬熟用。若經宿,即動氣也。[劉完素說]油生於麻,麻溫而油寒,同質而異性也。

【附方】 1.解河魨毒。一時倉卒無藥,急以清麻油多灌,取吐出毒物,即愈。2.解砒石毒。麻油一碗,灌之。3.傷寒發黃。生烏麻油一盞,水半盞,雞子白一枚,和攪服盡。4.小兒發熱,不拘風寒,飲食時行痘疹,並宜用之。以蔥涎入香油內,手指蘸油摩擦小兒五心、頭麵、項背諸處,最能解毒涼肌。5.小兒初生,大小便不通。用真香油一兩,皮硝少許,同煎滾。冷定,徐徐灌入口中,咽下即通。6.卒熱心痛。生麻油一合,服之良。7.漏胎難產,因血幹澀也。用清油半兩,好蜜一兩,同煎數十沸。溫服,胎滑即下。他藥無益,以此助血為效。8.產腸不收。麻油五斤,煉熟盆盛。令婦坐盆中,飯久。先用皂莢炙,去皮研末。吹少許入鼻作嚏,立上。9.癰疽發背,初作即服此,使毒氣不內攻。以麻油一斤,銀器煎二十沸,和醇醋二碗。分五次,一日服盡。10.腫毒初起。麻油煎蔥黑色,趁熱用手掌旋塗,自消。11.喉痹腫痛。生麻油一合灌之,立愈。12.發落不生。生胡麻油塗之。13.令發長黑。生麻油、桑葉煎過,去渣。沐發,令長數尺。14.滴耳治聾。生麻油日滴三五次。候耳中塞出,即愈。15.打撲傷腫。熟麻油和酒飲之,以火燒熱地臥之,覺即疼腫俱消。

燈盞殘油 【主治】 能吐風痰食毒,塗癰腫熱毒。又治猘犬咬傷,以灌瘡口,甚良。

青蘘(ráng) 【釋名】 即胡麻葉。

【氣味】 甘,寒,無毒。

【主治】 五髒邪氣,風寒濕痹。益氣,補腦髓,筋骨強壯。久服,耳聰目明,不感饑餓不衰老,可延長人的壽命。用它熬成汁來洗頭,可去頭屑,潤滑肌膚,增添血色。將一升青蘘搗爛,用熱水淋成汁,服用半升,用它來治療月經不調。

胡麻花 【主治】 禿頂生發,潤滑大腸。人身上的贅肉,擦之即愈。

【附方】 眉毛不生。用胡麻花陰幹,研末,泡麻油中,每日取擦眉部。

亞麻

【釋名】又稱鴉麻、壁虱胡麻。

【集解】 [頌說]亞麻子出兗州、威勝軍。苗葉俱青,花白色。八月上旬采其實用。[時珍說]今陝西人也有種亞麻的,即壁虱胡麻也。其實也可榨油點燈,氣惡不堪食。其莖穗頗似茺蔚,子不同。

亞麻

子 〔主治〕 大風瘡癬。

子【主治】 甘,微溫,無毒。

【主治】 大風瘡癬。

大麻

【集解】 [時珍說]大麻有雌,有雄。雄株叫作枲,雌株叫苴。如同脂麻,葉子狹窄細長,形狀像益母草葉,一枝有七片或九片葉。五六月間開小黃花抽穗,隨即結果,果實大小像胡荽子,可以榨油。剝去果實皮,可以用它來織布。它的秸稈呈白色有棱角,麻須可以用來做成燭心。大麻的果實成熟時,拔去雄株;如沒成熟,先將雄株拔去,大麻將不能結果。

麻勃 【釋名】 就是麻花。

【氣味】 辛,溫,無毒。

【主治】 一百二十種惡風,周身發黑發癢,驅各種風惡血,治女子月經不調。

【發明】 [弘景說]占卜家把它與人參放在一起服食,可以推算未來之事。

【附方】 1.瘰鬁初起。用初秋收取的麻花、中夏收取的艾葉各等分,做炷灸患處百壯。2.金瘡內漏。用麻勃一兩、蒲黃二兩,共研末。每服一小匙,酒送下。日服三次,夜服一次。3.風病麻木。用麻花四兩、草烏一兩炒存性,共研末,加煉蜜調成膏。每服三分,開水送下。

麻蕡(fén) 【釋名】 即連殼的大麻果實。

【氣味】 辛,平,有毒。

【主治】 五勞七傷。多服,使人產生幻覺。它對五髒有利,能破積下血,止痹散膿。長時間服用,可以通神明,使人年輕。

【附方】 風癲百病。麻子四升,水六升,猛火煮令芽生,去渣煎取二升,空腹服。或發或不發,或多言語,勿怪之。但令人按手足,頃定。再吃三劑即愈。

麻根 【主治】 搗汁或煮汁服主瘀血和尿路結石。主破血,通小便。治難產,破血壅脹,崩中帶下不止,則用水煮服。

麻仁 【釋名】 即去殼的果實。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補中益氣。長時服食,輕身健康強壯,猶如神仙。治中風出汗,治水腫,利小便,破積血,疏通血脈,治婦女產後的疾病。用它來洗頭,可以生發潤發。孕婦胎位不正,吞下二十七枚麻仁後即能正產。還可以滋潤五髒,治大腸熱、便秘。補虛勞,逐一切風氣,長肌肉,益毛發,通乳汁,止消渴,催生難產。取汁熬粥,去五髒風,潤肺,治關節不通,亦治發落,止嘔逆。利女人經脈,調大腸下痢。塗諸瘡癩,殺蟲。取汁煮粥食,止

嘔逆。

葉 【氣味】 辛,有毒。

【主治】 搗汁服五合,下蛔蟲;搗爛敷蠍毒,俱效。浸湯沐發長潤,不生白發。

大麻

麻仁〔主治〕 補中益氣。治中風出汗,治水腫,利小便,破積血,疏通血脈,治婦女產後的疾病。

【附方】 1.大便秘,小便數。用麻子仁二升,芍藥半斤,厚樸一斤,大黃、枳實各一斤,杏仁一升,一起熬研,加煉蜜和成丸子,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漿水送下。日服三次。2.月經不通,兩三月或半年一次。用麻子仁二升、桃仁二兩,研勻,熟酒一升中浸泡一夜,每天服藥一升。3.消渴日飲,小便赤澀。用秋麻子仁一升,加水三升,煮開四五次。飲汁。4.血痢不止。用麻子仁汁煮綠豆空心吃,極效。5.刀傷瘀血腹中。用大麻仁三升、蔥白十四枚,搗爛,加水九升煮成一升半,一次服完,血出即愈。不盡時可再次服藥。6.小兒頭瘡。用麻仁五升,研細,水絞取汁,蜜調搽瘡上。7.發落不生。用麻仁汁煮粥常吃。用大麻油熬黑敷頭上,治發落不生。8.除腹內蛔蟲。用大麻葉搗汁服五合。9.瘧疾。用大麻葉,炒香,過一會兒,研末,臨發病前用茶或酒送服適量。

小麥

【釋名】也稱來。[時珍說]許慎《說文解字》中說,天降瑞麥,像芒刺之形,故稱來。

【集解】 [頌說]大小麥秋季播種,冬季生長,春季開花,夏季結果。它具備四季中和之氣,所以是五穀中價值最高的。氣候暖和的地方可以春季播種,到了夏季便可收獲。然而它和秋季種植的相比顯得四氣不足,所以品質欠佳。[時珍說]北方人播種麥,亂撒;南方人播種麥一窩窩地撒。所以北方的麥子皮薄麵多,南方的麥子則皮厚麵少。收獲的麥子和以蠶沙,可以防蟲蛀。或者在立秋之前,將蒼耳碾碎,和在小麥中晾曬,也可以防蟲蛀。秋季過後蛀蟲生長,這是因為小麥性惡濕的緣故,所以如生長期內長時間受到雨淋,那小麥多半不能成熟。

小麥 【氣味】 甘,微寒,無毒。

【主治】 除客熱,止煩渴,咽喉幹燥,利小便,補養肝氣,止漏血唾血,可以使女人易於懷孕。補養心氣,有心病的人適宜食用。將它煎熬成湯食用,可治暴淋。磨成末服用,能殺蛔蟲。將陳麥煎成湯飲用,還可以止虛汗。將它燒成灰,用油調和,可塗治各種瘡及湯火傷灼。

小麥

浮麥〔主治〕 益氣除熱,止自汗盜汗。治大人、小孩結核病虛熱,婦人勞熱。

浮麥 即水淘時漂浮起的小麥,烘幹後用。

【氣味】 甘、鹹,寒,無毒。

【主治】 益氣除熱,止自汗盜汗。治大人、小孩結核病虛熱,婦人勞熱。

麥麩 【主治】 時疾熱瘡、湯火瘡爛,撲損傷折瘀血,醋炒敷貼。和麵做餅,止泄痢,調中去熱健人。以醋拌蒸熱,袋盛,熨燙冷濕腰腳傷折處,止痛散血。醋蒸,熨手足風濕痛,汗濕腳氣,直至出汗。將它研成末服用,能止虛汗。

【發明】 [時珍說]凡人身體疼痛及瘡腫潰爛流膿,或者小孩夏季出痘瘡,潰爛不能睡臥,都可以用夾褥盛麥麩縫合來墊鋪,因麥麩性涼並且柔軟,這的確是個好方法。

麵 【氣味】 甘,溫,微毒。

【主治】 補虛,長時間食用,使人肌肉結實,助腸胃,增強氣力。它可以養氣,補不足,有助於五髒。將它和水調服,可以治療中暑、馬病肺熱。將它敷在癰瘡損傷處,可以散血止痛。

【發明】 [穎說]東南地區潮濕,小麥接受地氣,有毒。用漢椒,吃蘿卜可以解毒。長江以南小麥花晚上開,所以能誘發疾病;長江以北小麥花白天開,所以對人有益。

麥粉 即用麩皮洗筋澄出的漿粉。

【氣味】 甘,性涼,無毒。

【主治】 補中,益氣脈,和五髒,調經絡。炒一碗麥粉和湯服下,能止痢疾。將麥粉和醋熬成膏狀,能消一切癰腫、湯火傷。

麵筋 【氣味】 甘,性涼,無毒。

【主治】 解熱和中,有勞熱之人適宜將它煮吃。能寬中益氣。

【發明】 [時珍說]它是麩在水中揉洗而成,是素食的主要物品,煮著吃性涼,現在人們多用油炒而食,則性熱。

麥苗 【氣味】 辛,寒,無毒。

【主治】 消酒毒暴熱、酒疸目黃。將它搗爛絞成汁,每日飲用。它還可以解蟲毒,即將麥苗煮成汁服用。此外,可以解除瘟疫狂熱,除煩悶消胸膈熱,利小腸。製成粉末吃,使人麵色紅潤。

【附方】 1.白癜風。用小麥攤石上,燒鐵物壓出油,搽塗患處。2.湯火傷。用小麥炒黑,研末,加輕粉,調油塗傷處。勿接觸冷水。3.產後虛汗。用小麥麩、牡蠣,等分研為末,加豬肉汁調服二錢。日服二次。4.身上瘢痕。春夏用大麥麩,秋冬用小麥麩,篩粉,調油敷塗。5.小便尿血。麥麩炒香,以肥豬肉蘸食。6.陰冷悶痛。用醋拌麥麩熨貼。7.內傷吐血。用麵粉略炒,以京墨汁或藕節汁調服二錢。8.咽喉腫痛,不能吞食。用白麵和醋調勻,塗喉外腫處。9.乳癰不消。用白麵半斤,炒黃,加醋煮成糊敷塗,即消。10.刀傷血出。用生麵幹敷,五七日即愈。11.腳上起泡。水調生麵塗上,一夜即消。12.火燒成瘡。用炒麵加梔子仁末,調油塗搽。13.預防受孕。用白麵一升、酒一升,煮沸去渣,分三次服,下來月經的頭一天晚上、第二天黎明及大明以後各服一次。14.一切疔腫。用臘豬油調麵封患處,效果顯著。15.癰腫發背,無名腫毒。用陳年麥粉,久炒成黃黑色,冷定後,研末。加陳米醋調成糊,熬如黑漆,收存瓷罐中。同時攤紙上,剪孔貼患處,疼痛漸消。

大麥

【釋名】也稱牟麥。

【集解】[時珍說]它和小麥的功效大致相同。有黏性的大麥,叫糯麥,可以用來釀酒。

【氣味】 鹹,溫、微寒,無毒。

【主治】 消渴除熱,益氣調中。滋補虛勞,使血脈強壯,對膚色有益,充實五髒,消化穀食,止瀉,不動風氣。長時間食用,可使人長得又白又胖,肌膚滑膩。做成麵,則勝於小麥,不燥熱,能平胃止渴,消食治療腹脹。長時間食用,可使人頭發不白。用它和針砂、沒石子等藥物,還可以將頭發染成黑色。它還能寬胸下氣,涼血,消食開胃。

【發明】 [宗奭說]大麥平涼,口感滑膩。曾有人患喉炎,吃東西難以下咽,用大麥麵做成稀糊,吃後助胃氣。

大麥

【附方】 1.食飽煩脹。用大麥麵熬香,每服一匙,開水送下。2.湯火灼傷。用大麥炒黑,研末,搽傷處。3.小便不通。用陳大麥秸煎濃汁一次服。

【氣味】 甘,微寒,無毒。

【主治】 使人舒爽,消除熱毒。長期食用能使人身體強健善於行走。用它做藥溫中消食,補中焦,不動風氣。將它做成餅吃很好。

雀麥

【釋名】又名燕麥、杜姥草、牛星草。

【集解】 [宗奭說]苗和麥相同,但穗細長而稀少。唐朝劉夢得說:“菟葵燕麥,動搖春風。”就是它。雀麥舂去皮,做成麵蒸著吃,也可做成餅吃。如今人們在正月、二月間,將剛生的青葉搗成汁,和米粉做成餅,蒸著吃,顏色青翠,味道香。

米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充饑滑腸。

苗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煮成汁飲用,主治女人難產。

【附方】 胎死腹中及胞衣不下。用雀麥一把,水五升,煮為二升,溫服。

雀麥

米〔主治〕充饑滑腸。

蕎麥

【釋名】也稱荍麥、烏麥、花蕎。

【集解】 [時珍說]南北方都有種植蕎麥,在立秋前後播種,八九月份收割。它生性怕霜,苗高達一二尺,紅莖綠葉,開白色的小花,繁密點點,果實累累。北方多種植,將它磨製成麵,做成煎餅,配大蒜吃,或做成湯餅,稱之為河漏,作為平日食物。它光滑細膩像麵粉,但沒有麥麵好。南方種植較少,隻能做成粉或做成糕餅吃,是農家冬季的糧食。

【氣味】 甘,平、寒,無毒。

【主治】 充實腸胃,增長氣力,提精神,除五髒的滓穢。做成飯吃,能解丹石毒,效果很好。用醋和粉調好,可塗治小孩丹毒紅腫熱瘡。它能降氣寬腸,消積滯,消熱腫風痛,除白濁白帶,脾積泄瀉。用砂糖水調和炒麵二錢服食,能治痢疾。將它炒焦用熱水衝服,能治絞腸沙痛。

【附方】 1.咳嗽上氣。用蕎麥粉四兩、茶末二錢、生蜜二兩,加水一碗,攪至極勻,飲服。引氣下降,即愈。2.水腫氣喘。用生大戟一錢、蕎麥麵二錢,加水做餅炙熟為末,空心服,茶送下。以大小便通暢為度。3.赤白帶下。用蕎麥炒焦為末,加雞蛋白和成丸子,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送下。日服三次。4.禁口痢疾。每服蕎麥麵二錢,砂糖水調下。5.癰疽發背。用蕎麥麵、硫黃各二兩,共研末,加水做成餅,曬幹收存,每取一餅磨水敷瘡。6.湯火灼傷。用蕎麥麵炒黃,研末,水調敷傷處,有特效。7.蛇盤瘰鬁。用蕎麥炒,去殼,海藻、白僵蠶炒,去絲,等分研末,白梅浸湯取肉,取一半和藥末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六七十丸,睡臥時米湯送下。日服五次。8.小腸疝氣。用蕎麥仁炒,去尖,胡盧巴酒浸、曬幹各四兩,小茴香炒一兩,共研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鹽酒送下。9.腹痛微瀉。用蕎麥做飯。連食三四次,即愈。

蕎麥

葉【主治】 可以吃,能下氣,對耳目有好處。吃多了,可使人輕微腹瀉。

秸 【主治】 燒成灰淋汁用堿熬幹,用等量的石灰和蜜收煉,治潰爛的癰瘡,去除壞死組織和麵痣,效果最好。

苦蕎麥

【集解】 [時珍說]生長在南方,春季前後播種。莖青枝多,葉像蕎麥但比其葉尖。開綠色花,果實也跟蕎麥很像,稍尖有棱角,但不鋒利。味道苦澀。農家將它磨搗成粉並蒸煮使其澀氣散去,滴去黃汁後才可做成糕點吃。苦蕎麥是糧食之中最差的,隻用來救濟荒年。

【氣味】 甘、苦,溫,有小毒。

【附方】 明目枕。苦蕎麥、黑豆皮、綠豆皮、決明子、菊花,同做枕,至老明目。

【釋名】也稱稌、糯。

【集解】 [時珍說]糯稻,多種植於南方水田中。有黏性,可以釀酒,可以用來祭祀,可用來蒸糕,可用來煮粥,也可用來炒著吃。它的種類也很多,穀殼有紅、白二種顏色,有的有毛,有的無毛。米也有紅、白二種顏色,顏色紅的糯米用來釀酒,酒多糟少。古人釀酒多用秫,秫就是糯粟。

稻米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作飯溫中,使人多熱,大便幹結。使人氣血充足,通暢,可解莞青、斑蝥的毒。有益氣止瀉的功能,把一碗糯米碾碎後和水服用,可以止霍亂後嘔吐不止。把它與駱駝脂調和後做成煎餅服食,可以治痔瘡。把它做成粥服食,可以消渴。李時珍認為它能暖脾胃,止虛寒泄痢,縮小便,收自汗,發痘瘡。

【發明】 [時珍說]糯米溫,釀酒則熱,熬粥更甚,所以脾肺虛的人宜食用。如果同時患有痰熱風病及消化不良,吃糯米能成積致病。有人認為糯米寒,既然糯米釀酒最為宜,又怎麼會寒呢?冬天農家用它做成糍團,來喂牛以免其凍傷,就是由於糯米性熱而不寒的道理。

【附方】 1.霍亂煩渴,消渴飲水。用糯米三合、水五升、蜜一合,研汁分服,或煮汁服。2.下痢禁口。用糯穀一升,炒出白花,去殼,以薑汁拌濕,再炒,研末。每服一匙,開水送下。三服即可止痢。3.鼻血不止。用糯米微炒黃,研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同時吹少許入鼻中。4.自汗不止。用糯米、小麥麩同炒,研末。每服三錢,米湯送下。或煮豬肉蘸末食。5.婦人白帶。用糙糯米、花椒等分,炒為末,加醋糊成丸子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飯前服,醋湯送下。6.胎動不安,下黃水。用糯米一合,黃芪、川芎各五錢,加水一升煎成八合,分次服。7.腰痛虛寒。用糯米二升,炒熟裝袋中,拴靠在腰痛處。另以八角茴香研酒內服。

稻米〔主治〕溫中,使人發熱,大便幹結。使人氣血充足,通暢,可解莞青、斑蝥的毒。有益氣止瀉的功能。

米泔(gān) 【氣味】 甘,涼,無毒。

【主治】 益氣,止煩渴霍亂,解毒。食鴨肉不消化者,立即飲一杯,即可消除病症。

糯稻花 【主治】 放置於陰涼處晾幹,有白牙、烏須作用。

稻稈 【氣味】 辛、甘,熱,無毒。

【主治】 黃疸,將它煮成汁,浸洗,接著又將穀芒炒黃研末,和酒服用。將它燒成灰,可以醫治跌打損傷。燒成灰浸水喝,可以止消渴。將稻稈墊在鞋內,可以暖腳,去寒濕氣。

【發明】 [時珍說]一人虱蟲進入耳內,頭痛難忍,用了很多種藥都不見效。改用稻稈灰煎成汁滴進耳內,虱蟲馬上死後隨汁流出。

【附方】 1.喉痹腫痛。稻草燒取墨煙,醋調吹鼻中或灌入喉中,吐出痰涎即愈。2.下血成痔。稻稈燒灰淋汁,熱浸洗三五次,可愈。3.湯火灼傷。稻稈灰冷水中淘七遍,帶濕攤傷處,藥幹即換。若是濕瘡,則將稻稈灰淘後焙幹,加油調塗。二三次可愈。

穀芒 【主治】 黃疸病。製成粉末,和酒服用。煎成汁飲用,又可解蟲毒。

糯糠 【主治】 齒黃,燒取白灰,旦旦擦之。

【釋名】 也稱秔。[時珍說]粳是稻穀的總稱,有早、中、晚三季,有黏性的是糯稻,沒有黏性的是粳稻;軟的是糯米,硬的就是粳米。糯者,懦也;粳者,硬也。但入解熱藥,以晚粳為上。

【集解】 [時珍說]粳有水、旱二稻。南方雨水多,適宜種植水稻。北方土地平坦,隻有潤澤的地方適宜種植旱稻。西南少數民族也有燒山地為田,種植旱稻的習俗,並稱這種旱稻為火米。古時的人隻要播下種便可成田園,所以祭祀稱水稻為嘉蔬,現今人們都用秧苗來栽插它。它的品種有近百種,各不相同,都是隨土質的不同而栽種。其穀的光、芒、長、短、大、細,各不相同。其米的紅、白、紫、烏、堅、鬆、香,也不相同。它的溫、涼、寒、熱,也因產地的不同而導致形狀、顏色各不相同。真臘地方有一種水稻,高一丈多,傍水而生。南方有一年再熟稻。蘇北的香粳,米長且色澤白如玉,可以作為禦貢。這些都是粳中稍特殊的品種。

粳米 【氣味】 甘、苦,平,無毒。

【主治】 益氣,止煩,止渴,止泄痢。溫中,和胃氣,長肌肉。健壯筋骨,益腸胃,通血脈,調和五髒,益精強誌,聰耳明目。用粳米和芡實一起煮粥食用更好。初生的小孩,將粥煮成乳汁狀適量地喂食,可開胃、助食。常吃幹粳飯,令人不噎。

【發明】 [穎說]粳有早、中、晚三季,以晚白米居第一。各地出產的種類很多,氣味必有相異,但也相差不遠。天生五穀,之所以養人,得到它能生存,得不到就會死亡,是因為穀米得了天地中和之氣,與造化生育的功效相同,所以不是其他東西可以相比的,它入藥的功能在此省略。

【附方】 1.霍亂吐瀉,煩渴欲絕。用粳米二合,研成粉,加水二碗,再研成汁,和淡竹瀝一合,一次服下。2.自汗不止。用粳米粉代撲粉,經常撲身上,效果顯著。3.卒心氣痛。用粳米二升加水六升煮開六七次服下。4.胎動腹痛。用粳米五升、黃芪六兩,加水七升煎成二升,分四次服下。5.赤根疔腫。用粳米粉熬黑,調蜜敷塗。

炒米湯 【主治】 益胃除濕,不去火毒,令人作渴。

禾稈【主治】 解砒毒。先將它燒成灰,然後以剛打出的井水淋汁,所得汁再過濾清澈,冷服一碗,毒當下可排除。

秈(xiān)

【釋名】也稱占稻、早稻。

【集解】 [時珍說]秈和粳相似但顆粒小。最開始由福建人在占城國種植。後來宋真宗派遣使者到福建,取得三萬斛秈米,把它分給各府作為種子。所以現在各處都有,高原地區也可以種植,成熟期最早,六七月便可收獲。它的品種也有很多,有紅、白二種顏色,和粳米大同小異。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溫中益氣,養胃和脾,除濕止泄。

穀之二 稷粟類

稷、梁、黍、蜀黍、粟、玉米、?子、稗、秫、狼尾草、薏苡、罌子粟、阿芙蓉

稷(jì)

【釋名】 也稱穄、粢。

【集解】 [頌說]稷在能種粟的地方都有種植,現在的人對它不太重視,隻有祭祀時才用它。農家隻是在青黃不接時才以它為糧。稷與黍,屬於同一類的兩個品種。質黏的是黍,不黏的是稷,稷可以作為飯食,黍可以用來釀酒。這就像稻類裏有粳米和糯米兩個品種一樣。

稷米 【氣味】 甘,寒,無毒。

【主治】 益氣,補不足,可以治療熱毒、解苦瓠毒。也可作為飯食,安中利胃宜脾,涼血解暑。

【附方】 1.補中益氣。用羊肉一斤,熬湯,加稷米、蔥、鹽,煮粥吃。2.癰疽發背。用稷米粉熬黑,加雞蛋白調勻,塗布上,剪孔貼患處,藥幹即換。極效。

根 【主治】 心氣痛,難產。

【附方】 1.心氣疼痛。用稷根煎湯溫服。2.橫生難產。用稷根陰幹,燒存性,研末,以酒衝服二錢。

【釋名】 [時珍說]粱是穀類中的良種,是粟。查考《周禮》,九穀、六穀的名稱,有粱而沒有粟。從漢代以後,才開始把果實大並且毛長的稱為粱,把果實小並且毛短的稱為粟。現在都通稱為粟,而粱這個名稱反而失傳了。現今世俗把穗大芒長,顆粒粗大並且有紅毛、白毛、黃毛這幾個品種的粟稱為粱。黃粱、白粱、青粱、紅粱就是根據顏色而命名的。

【集解】 [恭說]粱雖然屬於粟類,但細究起來還是有區別的。黃粱生產於蜀、漢、商、浙一帶,穗大毛長,穀、米都比白粱大,收取的果實不多,並且不耐水旱。食用時味香美,超過其他品種的粱。白粱穗大,毛多、穀粗大扁長,不像粟那樣圓潤,米粒大且顏色潔白,味也香美,僅次於黃粱。青粱穀穗有毛,並且顆粒呈青色,米也微青,顆粒比黃粱、白粱的顆粒小,米粒頗像青稞稍大,成熟季節較早但收成少。夏季食用,使人有清涼之感。但是它的味道欠佳,顏色不正,不如黃粱、白粱,所以已很少有人種植它了。用它做粥,色清白,勝過其他米。

黃粱米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益氣,和中,止泄。除客風頑痹,止霍亂,利小便,除煩熱。

【發明】 [宗奭說]青粱、白粱這兩種,性都微涼,隻有黃粱甘、平,這正是它能得土的中和之氣的原因。

白粱米 【氣味】 甘,微寒,無毒。

【主治】 除熱,益氣,舒緩筋骨。凡是患有胃虛並且嘔吐的人,用二碗米汁,一碗薑汁,一起服用,效果很好。做飯食用,中止煩渴。

青粱米 【氣味】 甘,性微寒,無毒。

【主治】 胃痹,熱中消渴。有止泄痢,利小便,益氣補中,使人年輕長壽的作用。煮成粥吃,能健脾,治泄精。

【發明】 [時珍說]現在粟中顆粒大且色呈青黑色的就是青粱米。它的穀芒多而米少,因它承受金水之氣,所以性最涼,而對病人有宜。

【附方】 1.霍亂大渴。黃粱米五升,水一鬥,煮成三升,稍稍呷飲。2.小兒鼻幹,腦熱。用黃米粉、生礬末,每次一錢,水調後貼囟門上,每日二次。3.小兒丹毒。用土番黃米粉和雞蛋清敷,即愈。4.小兒生瘡。黃粱米研粉,用蜜水調塗搽,治好即停用。5.霍亂不止。用白粱米五合,水一升,一起煮粥食。6.手足生疣。取白粱米粉,鐵銚炒紅研成末,以眾人唾沫和之,厚一寸,塗上立即消。7.脾虛泄痢。用青粱米半升,神曲一合,日日煮粥食,即愈。8.老人血淋。用車前子五合,綿裹煮汁,加青粱米四合,煮汁常食。9.一切藥毒,煩悶不止。用甘草三兩,水五升,煮剩二升,去渣,加入青粱粉一兩,白蜜三兩,煎食。

黍(shǔ)

【釋名】白黍為芑,黑黍為禾巨。

【集解】 [頌說]汴州、洛陽、河南、陝西一帶都有種植。[時珍說]它又有紅、白、黃、黑幾個品種。白黍米黏性次於糯米,紅黍米黏性最強,可以蒸著吃,也可煮粥,將黍米用菰葉裹成粽子吃。現今人們稱為角黍。

黍米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益氣,補中。將它燒成灰後,用油調和,塗抹於棒傷處,可以止痛。還可以將它嚼成濃汁,塗治小孩的鵝口瘡。

丹黍米 【氣味】 甘,微寒,無毒。

【主治】 咳嗽哮喘,霍亂,止泄痢,除熱,止煩渴。下氣,止咳嗽,退熱。食鱉引起的包塊,用新收的紅黍米的淘米水,生服一升,不超過兩三天就可以治愈。

穰莖並根【氣味】 辛,熱,有小毒。

【主治】 煮汁飲之,解苦瓠毒。浴身,去浮腫。和小豆煮汁服,下小便。

【附方】 1.男子陽痿。黍米二兩,煮成稀粥,和酒同飲,發汗至足即愈。2.心痛不愈。黍米淘汁溫服。3.關節脫臼。用黍米粉、鐵漿粉各半斤,蔥一斤,同炒存性,研成末。用醋調服三次後,水調入再加少許醋貼之,效果明顯。4.小兒鵝口瘡,不吃乳。丹黍米嚼汁塗搽。

蜀黍

【釋名】也稱蜀秫、蘆粟、木稷、荻粱、高粱。

【集解】 [時珍說]蜀黍適宜種植在土裏。春季播種,秋季收獲。莖稈高一丈多,形狀像蘆葦,但中間是實心的,葉也像蘆葦,黍穗像大掃帚,顆粒像花椒般大,呈紅黑色。米質地堅實,有黏性的蜀黍可以和糯米釀酒做餌,沒有黏性的可以做糕煮粥,它可以積蓄用來救濟荒年,也可以用來飼養牲口。黍梢可以製作成掃帚,莖可以編織簾子和籬笆,或用來燒火做飯,很有用處。現在的人祭祀時用它來替代稷,這是錯誤的。它的穀殼浸泡水後呈紅色,可以用來釀造紅酒。《博物誌》中說,種植蜀黍的地,時間長了,多生蛇。

蜀黍

【氣味】 甘、澀,溫,無毒。

【主治】 暖中焦,澀腸胃,止霍亂。有黏性的蜀黍和黍米有相同的功效。

【釋名】 也稱秈粟。

【集解】 [時珍說]粟就是粱。穀穗大並且毛長顆粒大的就是高粱;穀穗小並且毛短顆粒小的就是粟。粟的成熟分早、晚,大多早熟的粟皮薄米多,晚熟的粟皮厚米少。

粟米 【氣味】 鹹,微寒,無毒。

【主治】 養腎氣,除脾胃中熱,益氣。陳粟米,苦,寒。主治胃熱消渴,利小便,止痢,抑製丹石毒。加水煮服用,能治熱腹痛和鼻出血。製成粉末,用水過濾成汁,能解多種毒,能治霍亂以及轉筋入腹,又能鎮靜安神。能解小麥毒,發熱、反胃和熱痢。用它煮成粥食用,對丹田有好處,可以補虛損,開腸胃。

【附方】 1.胃熱消渴。以陳粟米煮飯,幹後食用,效果很好。2.反胃吐食,脾胃氣弱,消化不良,湯飲不下。用粟米半升磨成粉,加水調成梧桐子大的丸七枚煮熟,放點鹽,空腹和汁吞下。3.鼻衄不止。粟米粉同水煮服用。4.小兒丹毒。嚼粟米敷患處。5.湯火灼傷。將粟米炒焦加水,澄清後取汁,煎稠如糖。頻敷患處,能止痛,消瘢痕。6.異物進目。用生粟米七粒,嚼爛取汁,洗後即出。

粟糠 【主治】 痔漏脫肛,配合各種藥熏患處。

粟奴 粟苗抽穗時長出黑煤色的就是粟奴。

【主治】 利小腸、除煩悶。

玉米

【釋名】也稱玉高梁、玉蜀黍。

【集解】 [時珍說]這一種類出於西部地區。它的苗和葉都像蜀黍,長得粗壯、矮小,也和薏苡相似。苗有三四尺高。六七月份開花成穗,與秕麥的樣子相似。苗心長出一個小苞,形狀如同棕魚,苞上生有白須縷,經過一段時間,苞上長有米粒,一顆顆聚集在一塊。米大小像粽子,顏色呈黃白色,可以用油炸炒著吃。爆成白花,就像炒糯穀的樣子。

玉米

米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調中開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