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四卷 鱗部(3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肉【氣味】 甘,寒,無毒。有瘡者勿食,否則易留下白色的疤痕。[宗奭說]不能多食,否則會引發頑固性疾病。

【主治】 能治療各種痔及濕痹、麵目浮腫,通利大小便。利氣,還可治療妊娠、有水氣。製成羹,給有風氣、腳氣的患者食用,效果更佳。

腸、肝 【主治】 治療瘡中生蟲。腸用五味調料炙香研末,貼於痔瘺及蛀瘡處,以誘蟲出完為度。

膽 【主治】 絕大多數魚膽味苦,隻有此膽甜而可吃。治療喉痹將死的患者,點入少許即愈,病重的用水調後灌服。

【附方】 1.水腫。用鱧魚一斤重者煮汁,和冬瓜、蔥白做湯吃。2.下一切氣。用大鱧魚一尾,破腹填入胡椒末半兩和蒜瓣三顆。縫合後,同小豆一升煮熟,再放入蘿卜三五顆、蔥一把(都切碎),煮熟,空腹吃飽,並喝湯汁。到夜晚即有惡氣排出。隔五天再服藥一次。3.腸痔下血。鱧魚切成細片,拌蒜泥吃。忌食冷、毒物。4.一切風瘡(包括頑癬疥癩)。用鱧魚一尾,去腸肚,填入蒼耳葉;另以蒼耳放在鍋底,上麵放少量的水,慢火煨熟,去掉皮骨淡食,勿加鹽醬,療效顯著。

鰻鱺(mán lí)魚

【釋名】又稱白鱔、蛇魚。

【集解】[頌說]處處都有出產。其體似鱔魚但腹部較大,青黃色,有的說它屬蛟蜃的種類,有的說黑魚背上有與鰻鱺十分相似的花紋。善於進攻江岸,人們都很懼怕它。[時珍說]鰻鱺形態像蛇,背後部生有一直延續至尾部的肉刺,沒有鱗甲,有舌頭,肚腹白。大的數尺長,油脂極多。背部有黃脈的稱為金絲鰻鱺,這種魚喜歡穿行於深穴中,它不像蛟蜃那樣攻擊江岸。有人認為是鯰魚所產,有人認為是鰻與蛇的產子。

肉【氣味】 甘,平,有毒。[機說]鰻鱺魚中小的可食,體重有四五斤及在水中遊動時揚頭的不能食。

【主治】 治療各種痔瘡瘺和女人陰瘡蟲癢,暖腰膝,壯陽,還能治療濕腳氣,腰腎間濕風痹,用五味煮食,補益力極強。患各種瘡瘺鬁瘍風的人,應常食。小兒營養不良及腸蟲引起的腹痛,婦人帶下,一切風瘙都可用它來治療,一切草石藥毒等都可用它來解除。

【發明】 [頌說]此魚雖然有毒,但是用五味調料煎煮則能補益五髒及治療肺結核。 [時珍說]據傳有人得了肺結核,相互傳染死了很多人,於是有人將患者裝入棺木扔到江中,希望切斷疾病的傳染源。棺木漂流到金山,有個漁民將棺材拉過去打開一看,發現裏麵是一個女人,還活著,於是將她帶回家中,每天給她吃鰻鱺魚,病竟然奇跡般地好了,後來那個女人就嫁給了漁民。[張鼎說]將它燒掉,產生的煙可以把蚊熏化成水,用來熏氈子和屋舍及竹木器具,可斷絕蛀蟲。把其骨頭放入衣箱書櫃內,可使衣物書籍免受蟲蛀。

膏 【主治】 治療各種瘡瘺及耳中有蟲引起的疼痛。曬幹後微烤,取黃油外塗,可治療白癜風,顏色馬上變淺,五至七次即可痊愈。

【附方】 1.結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用鰻鱺魚二斤處理幹淨,酒二盞,煮熟,加入陳醋後食用。2.白癜風生於頭麵,逐漸擴大。用刀刮去創麵表皮,使之有燥痛感,然後取脂塗擦患部,不超過三次即可痊愈。

鱔魚

【釋名】 又稱黃鱔。

【集解】 [保升說]生長在河邊的洞穴裏。像鰻鱺但形體細長,亦像蛇但沒有鱗,膚色有青、黃兩種。[時珍說]魚體黃底黑紋,體表多涎沫,大的有二三尺長,夏季出來,冬天則藏於洞中。有一種鱔魚叫蛇鱔,它是由蛇衍變來的,有毒,害人。南方有些人喜歡飼養鱔魚,往往在一缸水中養數百條。夜間用燈照它們,由蛇變成的項下有白點,全身都浮在水麵上,就將它扔掉。如果將大蒜投入缸中,鱔魚則會跳躍不止,這是物性相製的原因。

肉 【氣味】 甘,大溫,無毒。

【主治】 補中益血,治療口中唾液過多。補虛損。婦人產後惡露淋漓、血氣不調、消瘦均可食用。還可止血,除腹中冷氣腸鳴及濕痹氣,驅除十二經的風邪。患有風惡氣、體虛出汗、食肉後消化不良的人,可食用。另外治各種痔、瘺、瘡瘍。

血 【主治】 用以治療疥癬及痔瘺。治口眼歪斜,用少量麝香調勻,左歪塗右,右歪塗左,正後洗去即可。治耳痛及鼻衄,分別滴數滴入耳、鼻。

頭【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燒成灰後研末服用,止痢疾,治療消渴症,除內髒冷氣,及消化不良、食物積滯。同蛇頭、地龍頭一起燒成灰後酒服,治小腸癰。將它燒成灰研末包好塞耳,能治療蟲類入耳。

皮【主治】 燒成灰後空腹以溫酒送服,可治療婦人乳房紅腫疼痛。

【附方】 1.內痔出血。煮食鱔魚可以治愈。2.濕風惡氣。用鱔魚做湯,空腹飽食,食後暖臥使汗出,有效。3.口眼歪斜。用鱔魚血加麝香少許,左歪塗右側,右歪塗左側,正後將鱔血洗去。

泥鰍

【釋名】 亦稱鰼魚。

【集解】 [時珍說]海鰍生於海裏,江鰍生活在江中,兩者都很大。隻有泥鰍生活在湖池中,且形體最小,隻有三四寸長。體圓身短,無鱗,顏色青黑,渾身沾滿了自身的黏液,因而滑膩難以握住。可與別的魚交配,性喜埋於泥中,所以《莊子》稱,?與魚遊。生長在沙中的紋理較為淡淺,南方人剔除它的脊骨,做肉羹吃,味道極好。《物類相感誌》說,用燈芯煮鰍魚,味道比一般煮法更好。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暖中益氣,醒酒,解除消渴症。同米粉一起煮食,可調補中焦脾胃,治療痔瘡。

【附方】 1.消渴飲水。用泥鰍十條,陰幹,去頭尾,燒灰,加幹荷葉等分,共研末。每服二錢,水調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叫作“沃焦散”。2.陽痿。煮食泥鰍可治。

鱘魚

【釋名】又稱碧魚。

【集解】 [藏器說]生長於江中。背像龍,一二丈長。[時珍說]鱘魚生長在江淮、黃河、遼海深水處。到春天才出來浮於水麵,見日就會眼花。顏色青碧,腹下色白。它的鼻子與軀幹等長,口在頜骨下麵,隻進食不飲水。頰下有呈梅花狀青斑紋,尾部有分叉。[羅願說]鱘魚頭大尾小,它的鰾可製成膠。

肉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補虛益氣,強身,煮汁飲用可治療出血症。

子 【主治】 味美,去除腸裏寄生蟲。

鮧(yí)魚

【釋名】 又稱鯰魚。

【集解】 [時珍說]身上沒有鱗甲,頭大,額扁口腹大,尾像鱧魚尾,有齒,有胃,有須。生活在流水中的呈青白色,生活在靜水中的呈青黃色。大的鯰魚可達三四十斤,都是大口大腹。凡是食用鯰、鮠等魚,都要先割下魚翅倒掛,讓它的涎自行流完,這樣魚身才不會黏滑。

肉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治療百病。做成肉羹食用,補益人體。能治水腫,通利小便。治口眼歪斜,用活鯰切去尾尖,朝吻貼上即正。與蔥煮後食用,治五痔出血及肛痛。

涎 【主治】 治療各種消渴症。和黃連末製成丸,每服五至七丸,每日三次,用烏梅湯送服。

河魨

【釋名】又稱嗔魚、吹肚魚、氣包魚。

【集解】[誌說]江、淮、河海裏都適宜其生長。[藏器說]肚腹白,背部有紅印,眼睛能開合。觸及物體後就發怒,腹部膨脹如氣球浮出水麵,所以人們用東西撩撥它使它發怒,然後再捕捉它。[時珍說]河魨這種魚,江浙最多,形如蝌蚪,大的有一尺多長,背部呈青白色,有黃色條紋。無鱗無鰓無膽,腹部白但無光澤。南方人認為,這種魚若無鱗,無鰓,無膽,能發音,眼睛有睫毛的是有毒的魚。嚴有翼《藝苑雌黃》中說,河魨是水產品中的奇味食物,人們都認為它有毒。我在駐守丹陽宣城時,見到當地人每家都吃河魨,隻是加入菘菜、蔞蒿、荻芽一同煮著吃,未見中毒者。

【氣味】 甘,溫,大毒。[宗奭說]河魨味雖美,如做法不當食後會使人中毒。[藏器說]生長在海中的有大毒,江中的弱些。煮時不要靠著鍋,應將它懸掛起來煮,以防中毒。 [時珍說]煮時忌煤灰落入其中。河魨與荊芥、桔梗、甘草、附子、菊花、烏頭物性相反。和荻筍、蔞蒿、禿草相宜。畏橄欖、甘蔗、蘆根、糞汁。陶九成《輟耕錄》載,凡食河魨,一日內不能服湯藥,尤其是荊芥、烏頭、附子這類藥。曾有人因此而喪命。

【主治】 補虛,去濕氣,利腰腳,去痔瘡,殺蟲。

肝、子 【氣味】 有大毒。[藏器說]入口爛舌,入腹爛肚,無藥可解。隻有橄欖木、魚茗木、蘆根煮汁方能解。[時珍說]江浙人說其血有毒,其脂可使舌麻木,魚子則使人腹脹,魚目令人眼花,有“油麻子脹眼睛花”的說法。但江陰人用鹽糟製其子食用,就是所謂的“舍命吃河魨”。

【主治】 同蜈蚣一起燒後研末,用香油調和塗抹,可用來治療疥癬蟲瘡。

比目魚

【釋名】又叫鞋底魚。

【集解】 [時珍說]生長於海中。形如牛脾和女人鞋底。有呈紫白色的細鱗,兩片合在一起才能行走,其結合部位半邊平整而且無鱗,口靠近頜下。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能補虛益氣,多吃動氣。

烏賊魚

【釋名】亦稱墨魚、纜魚。骨名海螵蛸。[頌說]愛吃烏鳥,每天浮於海麵,烏鳥見到它認為它已經死了,於是啄它的肉吃,卻反被烏賊魚捕獲吃掉,因此得名。

【集解】 [頌說]烏賊魚,靠近海的州郡都可見到。狀如皮袋,嘴巴在腹部下麵,八隻腳都長在嘴邊。它的背上有一根骨頭,有三四分厚,形似一葉小舟。還有兩根帶狀長須,如遇風浪,烏賊魚即用須黏附在石頭或其他物體上,以防被衝走。它的血液和膽汁如墨汁一樣,可以用來寫字,但一年後字跡會消退,隻剩下一張空白的紙。[時珍說]烏賊無鱗有須,皮黑而肉白,大的像蒲扇。炸熟後和薑、醋一塊食用,清脆可口。背部的骨頭名叫海螵蛸,白色,兩頭尖,脆如通草,有一層紋理,指甲可以將它刮成粉末,人們也可以將它雕刻成裝飾品。據海邊的居民稱,這種魚是秦王東遊時將一種算袋棄於水中變成的。所以體形很像算袋,墨汁尚在腹中。

肉 【氣味】 酸,平,無毒。

【主治】 益氣,增誌,通月經。能動風氣,不可長期食用。

骨 亦稱海螵蛸。

【氣味】 鹹,微溫,無毒。

【主治】 治療女子赤白漏下、不孕、閉經、陰癢腫痛、寒熱往來、驚氣人腹、腹痛繞臍、男子睾丸腫痛,殺蟲以及婦人下腹包塊,大人、小兒腹瀉。經常服用可補益精血,治療女子血枯病以及肝傷咯血、尿血、便血、陰道流血瘧疾和結核病。研末外敷,治療小兒疳瘡、痘疹臭爛、水火燙傷及外傷出血。燒存性,和雞蛋黃一同研末外塗,治療小兒鵝口瘡。同蒲黃末外塗治療舌體腫脹及出血。同槐花末一起吹入鼻中可止鼻衄出血。同銀朱一起吹入鼻,治療喉痹。同白礬末一起吹入鼻,則可以治療蜂蠍螫咬疼痛。同麝香吹耳,治療中耳炎及耳聾。

血 【主治】 耳聾。

腹中墨【主治】 胸部刺痛,醋磨服之。

烏賊

海螵蛸(烏賊?)〔主治〕女子赤白漏下、不孕、閉經、陰癢腫痛、寒熱往來、驚氣入腹、腹痛繞臍、男子睾丸腫痛,殺蟲以及婦人下腹包塊,大人、小兒腹瀉,殺蟲。

【附方】 1.赤白目翳(患傷寒之後熱毒攻眼所致)。用烏賊骨一兩,去皮,研末,加龍腦少許點眼。一天三次。又一方:用烏賊骨、五靈脂等份,把熟豬肝切成片,蘸藥末吃。一天吃兩次。2.夜盲。用烏賊骨半斤,研末,化黃蠟三兩,調末捏成銅錢大的餅子。每次取一餅,夾入切開的兩片豬肝中,紮定,加淘米水半碗煮熟吃下。3.疳眼流淚。用烏賊骨、牡蠣,等分研末,加糊做成如皂莢子大的丸子。每次用一丸同豬肝一具,以淘米水煮熟吃。4.耳底出膿。用烏賊骨半錢、麝香二分,共研末,吹入耳中。5.小兒臍瘡。用烏賊骨、胭脂研末,油調敷擦。6.疔瘡惡腫。先刺出血,用烏賊骨研末敷上,疔即出頭。7.小兒痰齁。用多年的烏賊骨研末,米湯送服一錢。8.小便血淋。用烏賊骨末一錢,生地黃汁調服。又方:烏賊骨、生地黃、赤茯苓等分研末,每服一次,柏葉、車前湯送服。9.突然吐血。取烏賊骨末,米湯送服二錢。10.跌破出血。將烏賊骨研末敷上。11.陰囊濕癢。用烏賊骨、蒲黃研末撲敷。

【釋名】鰕音近霞,俗作蝦,因它入湯即紅如霞之故。

【集解】[時珍說]生活在江湖中的,大而色白;生活在溪池中的,小且色青。都有胡須鉤鼻,背弓呈節狀,尾部有硬鱗,腳多且善於跳躍。蝦的腸部屬腦,其子在腹外。根據蝦的好壞分為米蝦和糠蝦;根據蝦的顏色分為青蝦和白蝦;根據蝦的產地分為泥蝦和海蝦。嶺南有一種天蝦,是由像螞蟻大小的蟲在秋後墜入水中轉化而來的。江陰有一種銀鉤蝦,色白如銀。味道都很鮮美。凡將蝦蒸好曬幹後去殼,稱為蝦米,用薑、醋拌好食用,味道很好。

【氣味】 甘,溫,有小毒。[詵說]生於水田及溝渠中的蝦有毒,製成醃品危害更大。[藏器說]和熱飯盛於密器中醃製吃,能將人毒死。[弘景說]無須或腹下通黑的、煮後變為白色的,皆不可食。

【主治】 治療小兒赤白遊腫,將蝦搗碎後敷貼患處。做湯可治療包塊,托痘瘡,下乳汁。煮成汁可治風痰,搗成膏敷蟲疽有效。

海蝦

【釋名】 亦稱紅蝦。

【集解】 [時珍說]海中大紅蝦長二尺多。其頭可做茶杯,胡須可做簪。

【氣味】 甘,平,有小毒。

【主治】 治療蛔蟲、傳染病、口腔黏膜糜爛、齲齒、頭瘡和疥癬病症,有止癢作用。

海馬

【釋名】亦稱水馬。

【集解】 [藏器說]海馬出自南海。形如馬,長五六寸,蝦類也。鼻《南州異物誌》雲:大小如守宮,其色黃褐。婦人難產割裂而出者,手持此蟲,即如羊之易產也。[宗奭說]其首如馬,其身如蝦,其背佝僂,有竹節紋,長二三寸。[時珍說]《聖濟總錄》中說:海馬,雌的呈黃色,雄的呈青色。又徐表《南方異物誌》中說:海中有魚,狀如馬頭,其喙垂下,或黃或黑。海人捕得,不以啖食,曝幹熇之,以備產患。即此也。又《抱樸子》說:水馬合赤斑蜘蛛,同馮夷水仙丸服之,可居水中。今水仙丸無所考矣。

【氣味】 甘,溫,平,無毒。

【主治】 婦人難產,帶之於身,甚驗。臨時燒末飲服,並手握之,即易產。主產難及血氣痛。暖水髒,壯陽道,消瘕塊,治療瘡腫毒。

【發明】 [時珍說]海馬雌雄成對,其性溫暖,有交感之義,故難產及陽虛房中方術多用之,如蛤蚧、郎君子之功也。蝦亦壯陽,性應與其相同。

【附方】 1.海馬湯,治遠年虛實積聚癥塊。用海馬雌雄各一枚,木香一兩,大黃炒、白牽牛炒各二兩,巴豆四十九粒,青皮二兩,童子小便浸軟,包巴豆紮定,入小便內再浸七日,取出麩炒黃色,去豆不用,取皮同眾藥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三五沸,臨臥溫服。2.海馬拔毒散,治療瘡發背惡瘡有奇效。用海馬炙黃一對,穿山甲黃土炒,朱砂、水銀各一錢,雄黃三錢,龍腦、麝香各少許為末,入水銀研不見星。每以少許點之,一日一點,毒自出也。

鱁鮧(zhú yí)

【釋名】 又稱鰾,作膠名鰾膠。

鰾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竹木入肉,經久不出者。取自敷瘡上四邊,肉爛即出。藏器。止折傷血出不止。燒灰,敷陰瘡、瘺瘡、月蝕瘡。

【附方】 折傷出血(不透膜者)以海味中鹹白鰾,大片色白有紅絲者,成片鋪在傷處,以帛縛之,血即止。

鰾膠 【氣味】 甘、鹹,平,無毒。

【主治】 燒存性,治婦人產難,產後風搐,破傷風痙,止嘔血,散瘀血,消腫毒。伏硇砂。

【附方】 1.婦人難產。魚膠五寸,燒存性為末,溫酒服。2.產後搐搦,強直者,不可便作風中,乃風入子髒,與破傷風同。用鰾膠一兩,以螺粉炒焦,去粉為末。分三服,煎蟬蛻湯下。3.血暈。鰾膠燒存性,酒和童子小便調服三五錢。4.經血逆行。魚膠切炒,新綿燒灰。每服二錢,米飲調下,即愈。5.破傷風搐,口噤強直者。危氏香膠散:用魚膠燒存性一兩,麝香少許,為末。每服二錢,蘇木煎酒調下。仍煮一錢封瘡口。保命集:治破傷風有表證未解者。用江鰾半兩炒焦,蜈蚣一對炙研,為末。以防風、羌活、獨活、川芎等分煎湯,調服一錢。6.嘔血不止。鰾膠長八寸,廣二寸,炙黃,刮二錢,以甘蔗節三十五個,取汁調下。7.便毒腫痛。已大而軟者,直指方用魚鰾膠,熱湯或醋煮軟,趁熱研爛貼之。

魚生

【釋名】 又稱魚鱠。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溫補,去冷氣濕痹,除膀胱水,腹內伏粱氣塊,冷痃結癖疝氣,喉中氣結,心下酸水,開胃口,利大小腸,補腰腳,起陽道。宜腳氣風氣人,治上氣喘咳。鯽鱠:主久痢腸澼痔疾,大人小兒丹毒風眩。

【發明】 [汪穎說]魚鱠辛辣,有劫病之功。我在蒼梧見一婦人病後吞酸,諸藥無效。偶食魚鱠,其疾遂愈。

魚鮓(zhǎ)

【氣味】 甘、鹹,平,無毒。

【主治】 癬瘡,和柳葉搗碎炙熱敷之。取酸臭者,連糝和屋上塵,敷蟲瘡及馬瘸瘡。治聤耳痔瘺,諸瘡有蟲,療白駁、代指病,主下痢膿血。

【附方】 1.白駁風。以荷葉裹鮓令臭,拭熱,頻頻擦之,取效乃止。2.代指痛。先刺去膿血,炙鮓皮裹之。

魚脂

【釋名】 亦稱魚油。

【氣味】 甘,溫,有小毒。

【主治】 癥疾,用和石灰泥船魚脂腥臭者二斤,安銅器內,燃火炷令暖,隔紙熨癥上,晝夜勿熄火。又塗牛狗疥,立愈。 [時珍說]南番用魚油和石灰艌船。亦用江豚油。

魚魫(shěn)

【主治】 能消毒,解蠱毒。做器盛飲食,遇蠱輒裂破也。

魚鱗

【釋名】 [時珍說]鱗就是粼。魚產於水中,故鱗似粼;鳥產於林,故羽似葉;獸產於山,故毛似草。魚在水裏遊,鳥在天上飛,恐亂鱗、羽也。

【主治】 食魚中毒,煩亂或成癥積,燒灰水服二錢。[時珍說]。諸魚鱗燒灰,主魚

骨鯁。

魚子

【集解】[孟詵說]凡魚生子,皆粘在草上及土中。冬月寒水過後,也不會腐壞。到五月三伏日,雨中,便化為魚。[時珍說]凡是魚都在冬天孕子,至春末夏初則於湍水草際生子。有牡魚隨之,灑白蓋其子。數日即化出,謂之魚苗,最易長大。

【主治】 目中障翳。

【發明】 [時珍說]魚子古方未見用。隻有《聖濟總錄》中治目決明散中用到它,也不知是什麼魚之子。大概是青魚、鯉、鯽之類。

【附方】 決明散,治一切遠年障翳,胬肉,赤腫疼痛。用魚子,活水中生下者半兩,以硫黃水溫溫洗淨,石決明、草決明、青葙子、穀精草、枸杞子、黃連、炙甘草、枳實麩炒、牡蠣粉、蛇蛻燒灰、白芷、龍骨、黃檗各一兩,白附子炮、白蒺藜炒、黃芩炒、羌活各半兩,虎睛一隻切作七片,文武火炙幹,每一料用一片,上通為末。每服三錢,五更時茶服,午、夜再服。赤白翳膜,七日減去。胬肉赤腫痛不可忍者,三五日見效。忌豬、魚、酒、麵、辛辣、色欲。凡遇惱怒酒色風熱即疼者,是活眼,尚可醫治;如不疼,是死眼,不必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