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五章 職場心理學(1 / 3)

1.學會看老板的臉色

兵家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職場中也一樣,身為下屬的你對你的老板了解嗎?了解他比了解你的工作更加重要。他的能力怎麼樣?他有什麼樣的優點和缺點?他喜歡什麼樣的下屬?他的工作經曆是怎樣的?他的工作作風如何?他是用才如神、體恤民情的典範老板,還是爭功諉過、欺詐百姓的惡毒老板?他的奮鬥目標是什麼?所有這些問題都是身處職場中的你應該了解的。

美國第28任總統伍德羅·威爾遜,許多人都覺得他非常固執,任何新鮮的意見都被毫無例外地拒之門外。威爾遜有才能、自負,所以對別人的意見往往瞧不起,要麼不采納,要麼根本不予理睬。但是,有一個人例外,這個人就是他的助理豪斯。為什麼威爾遜會對豪斯如此特殊呢?

豪斯自己說,有一次,他被單獨召見,他明知總統不容易接受別人的建議,但還是盡自己所能,清楚明了地陳述了一種政治方案。因為他苦心研究過,自認為相當切實可行,所以說得理直氣壯。然而同樣的,總統沒有表示任何接納的意見,隻是說:“在我願意聽廢話的時候,我會再次請你光臨。”但是數天之後,在一次宴會上,豪斯很吃驚地聽到威爾遜正在把他數天前的建議作為總統自己的見解公開發表。這件事,使豪斯恍然大悟,懂得了向總統貢獻意見的最好方法:避免他人在場,悄悄把意見“移植”到總統的心中。開始,使總統不知不覺地感興趣,然後使這計劃可以作為總統自己的“天才構思”而公之於眾。最後,使總統堅定不移地相信是他本人想出了這個好主意。這樣,他的計劃就能順利地被總統采納。豪斯能取得這樣的成功,也是因為他了解了總統的心理。

要學會應付各種性情的老板,確保自己的尊嚴不受侵犯,同時能夠贏得他對自己的好印象,這就需要學會一些技巧。首先,你要觀察你的上司,看他有什麼樣的心理。

有些經理整天懷疑自己的員工偷懶不幹活,時常窺視員工的一舉一動。對付這類經理最好的辦法是經常向他彙報,多和他交流,明確告訴他你幹了些什麼、結果如何,讓他因此放心。

有些老板精力過剩,熱衷事業,但對員工很苛刻,碰到這種工作狂,最佳對策是甘拜下風,不斷向他請教,使他感到你在他的英明領導下努力工作,這樣反而可以得到他的賞識。

有的經理自己的能力不好,老是擔心下屬會超過他,搶了他的位置。這時你就要收斂起自己的鋒芒,做到謙虛和謹慎,這樣自然會博得上司的信任和賞識,以消除上司的戒心。比如在業務會上,對自己的遠見卓識有意打點埋伏,留下空間給上司做總結。當然,在平時要經常向上司請示彙報,不要擅自作主,特別是一些決策性的工作,要等上司表態。另外不要老把眼光盯在上司不足的方麵,應該去嚐試尋找上司的閃光點,因為職場比拚的是綜合素質,而不是專能。

有的老板非常嚴謹,當他總是批評你、提醒你的過失時,其實也是對你的留意和關心。這時你要聽得進去,在人才濟濟的大單位,能被上司留意到很不容易,如果你不能用斐然的成績吸引上司的青睞,那就應盡量減少失誤。先要培養自己的耐心,麵對上司的批評,你應該放寬心態,並積極地去解決問題,爭取好印象。

當你的上司是一個非常冷靜的人時,他不會大笑大鬧,而是始終保持常態。你和他打交道就應該盡量保持和他相同的風格。對於你的一切工作計劃,不要自作主張,等到計劃決定後,你隻管執行就行了。在執行的過程中,應該有詳細的記載,不能有疏忽。事情成功後向他報告,也避免使用誇張的語氣,盡量使用平靜的口氣,以與他的風格保持一致。

當你的老板是一個權威型的人物時,這時你就要拿出最慎重和一絲不苟的態度和良好的專業知識,在短時間內精心做好準備。在整個談判的過程中,你要展示你的才華和智慧,使出渾身解數,為老總贏得主動、贏得利益、贏得稱讚。工作結束後,如果上司問你:“你在工作上還有什麼理想?”你千萬別直接說:“我想升職。”但可以不失時機地給上司一個暗示:“如果有更多的挑戰,我會有更多的創造。”這樣等待你的肯定是另有重用。

當你的老板是一個非常豪爽大方的人時,那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這時你不用想什麼特別的方法來討好他,隻要你能善於運用自己的能力,表現出過人的成績,就絕對不用擔心你沒有發展機會。他自己長於才氣,所以喜歡有才氣的下屬。惟有英雄能識英雄,你要是英雄,不怕他不賞識你,你要是英雄,也不用怕他不提拔你。

知道了上司的心理對於你的職業發展非常有處。了解他,就能“管理”他,你能用一些手段贏得上司的青睞,讓上司對你信任有加,言聽計從。當你有好的建議向上司貢獻的時候,不會遇到被上司斷然拒絕的苦惱。你就能夠讓上司做出更有利於你的決策,也會增加上司對你的好感,這對你的職業生涯是非常好的。

2.找尋適合你的“坑”

目前直奔三十的Helen在求學路上可謂是步步高升。先是念了電子專業的專科,專科畢業後又讀了電子成教本科,同時還自考了工商管理的本科。可以說在學業上Helen的付出得到了很好的回報。可是與她一帆風順的求學之路相反,她的職業卻總在低水平徘徊。大專畢業後,Helen先到一個日資電子工程公司做了一年的繪圖員。這種獨坐小隔間,埋頭苦幹,十天半月不跟人打交道的工作讓Helen苦不堪言。再加上公司本身規模不大,前景也不是很好,於是一年不到,她就跳槽到了另一家規模稍大的日資電子企業,由於專業背景和之前的工作經曆,Helen剛進去的時候隻能重操舊業。但是Helen對這類技術員的前景並不看好,因為雖然他們頂著工程師的頭銜,但實際上工作的技術含量並不高,因此也很難做出什麼成績。她的很多前輩在一個職位上一呆好幾年,除了薪水有所長進之外,其他的幾乎一成不變。要有出頭之日,非要跳出這個小圈圈不可。於是Helen等待著轉崗的機會。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總經理辦公室就有一個行政助理的位置空缺,得知此事的Helen馬上申請換崗,經過一番考核,Helen如願以償。原以為這次換崗會換來一個廣闊的天地,誰知道總經理助理聽起來好聽,可實際上像個雜務處理員,技術含量更加低,也學不到什麼有意義的東西。長期這樣做下去,隻會導致競爭力的衰竭。危機感重重的Helen在失望之餘,想到了用跳槽來尋找發展空間。

每個人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都會經曆若幹次的職業轉換:從這家公司轉到那家公司,從這個行業轉到那個行業,或者哪個企業也不去,選擇自己創業。跳槽也好,創業也罷,轉行也罷,我們都免不了問自己:“我現在該找一份怎樣的工作?”或者:“我能做一番怎樣的事業?”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去對待跳槽呢?心理學家給了我們答案。

(1)跳槽並不是目的,而是我們接近個人職業目標的方法之一。

當你跳槽的時候,首先必須了解,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應該怎麼去追求自己想得到的目標?這一次跳槽是不是一塊很好的跳板,跳向你幸福的未來?沒有明確目的就跳來跳去,並在同一平麵上的重複變動,不能從深度上提升職場含金量,從而導致你在今後的職業生涯中停滯不前。

(2)入行沒打好基本功,小問題常常造成致命傷,這是職場中“蝴蝶效應”的根源。

麵對誘惑,與其這山望著那山高,頻繁跳槽,還不如認定一個職業,紮紮實實從基礎做起。基本功不紮實,跨行太多,很難成為真正的專業人士。

(3)個體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適應對一個人的發展非常重要。

跳槽者在跳槽之前應充分了解新公司的環境和文化。一般而言,大型企業選文化,中型企業選行業,小型企業選老板。如果不事先做好“功課”,甚至隻是因為節後是跳槽的黃金時節就盲目地抬腳走人,隻會提高跳槽的成本。

(4)在職業生涯中,也不是人人都得死守一處,從一而終。

但是要明白:小時候向爸媽撒嬌,可以換來一兩顆糖,現在向愛侶撒嬌,可以得到一兩束玫瑰,但職場不是溫情的老爹和深情的愛侶,不懂得忍辱負重、委曲求全,一不順心就扭頭離去,那隻會招來它的白眼。

(5)謹慎跳槽,防止職業能量“歸零”。

就職業轉換而言,最危險的一種情況,莫過於在一次次的跳槽和創業中,讓自己在以往的職業生涯中好不容易積蓄起來、沉澱下來的職場能量一次次地“歸零”。我們會發現,許多工作經曆已有七八年的職場老人,卻說不清自己到底在從事哪個職業——他們今天做這份工作、明天做那份工作,但前一份工作和後一份工作幾乎毫無關聯度,使得他們本該已經是某個領域的資深人士了,卻可能還在為找工作而犯愁,或者是還停留在職業探索期,對未來一片茫然。

正是盲目的轉換,使這些頻繁跳槽的職場老人無法對他目前的職業經曆提供任何的幫助,導致他在以往經曆中積累下來的職場能量在這樣的轉換過程中化作了零,他又重新變成一個職場新手!表現出來的後果是,過去的職場能量不但無法給自己以信心暗示,更無法給別人以信賴感。

必須意識到,每當你將職場能量歸一次零,就好比在自己的“職場大陸”上投下了一顆毀滅性的原子彈,你的生涯就將因此遭受一次重大的創傷。多次的職場歸零,帶來的最終結果隻有一個,就是你的職業生涯將由於多次“地震”喪失能量,衝擊力和抗擊打力變得大大的弱化,再加上年齡、生活、環境等等諸多客觀因素的幹擾,你將會在自疑、抱怨、氣餒的消極情緒中,越來越同別人拉開職場中的差距。

(6)重視工作經驗積累,提升職業能級。

明智的跳槽者,他們會在跳槽的一開始,或者在麵臨跳槽的起始時刻,就將工作經驗作為最重要的一條,納入個人的整體職業規劃表中,他們決不容許自己的職業前後脫節,決不容許自己的工作經驗莫名其妙地釋放、僵化、歸零,他們總會用盡一切辦法,把每一次跳槽鏈接到他前一次到達的驛站軌道上,這樣,跳槽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升級,而不是負氣的賭博。

工作經驗的持續積累會產生“職業能級”的變化。職業能級的提升並不代表“職級”的提升,也不直接代表薪資的提升,但它充分表明了你具備了更高職級更高薪水的基礎,隻要時機合適,這些都不是問題,你會更加受賞識,會有更多的機會,更大的選擇餘地,你會得到更多。

3.如何跳出“高壓鍋”

30歲的陳思琪工作已滿四年,曾經從事IT行業、貿易行業,收入可觀,但因長期處在工作高壓中,先後得過失眠症、抑鬱症。今年,她決定辭去工作,結婚生孩子。

英國有調查指出,當地有15%~25%職員在工作生涯中,出現精神健康問題。英國人每年因精神健康問題而請病假達8000萬人,浪費大量人力資源。香港的威爾斯親王醫院早年一項調查顯示,在逾千名受訪職員中,過去一個月共請病假近260天,他們大多感到疲倦、緊張及擔憂,其他則表示睡不好,下決定時感到困難等,而且症狀往往已出現了半年或以上。如今,廣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也出現了類似的高壓職場。工作量大,擔心公司倒閉、裁員、減薪,人事複雜,工時過長,工作方向常常轉變,職位角色含糊等,都使職員們受壓。

事實上,不少上班族都常要麵對沉重的工作,以致出現情緒困擾,麵對職場壓力,心理學專家認為是不會自我調節的緣故。有些人經常覺得自己很忙亂,但通過自我調節,嚐試減壓方法就可以有效地調解情緒,讓自己在職場中如魚得水。

(1)精神超越——價值觀和人生定位。

自我的人生價值和角色定位、人生主要目標的設定等等,簡單地說就是:你準備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你的人生準備達成哪些目標。這些看似與具體壓力無關的東西其實對我們的影響卻是十分巨大,對很多壓力的反思最後往往都要歸結到這個方麵。卡耐基說:“我非常相信,這是獲得心理平靜的最大秘密之一——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念。而我也相信,隻要我們能定出一種個人的標準來——就是和我們的生活比起來,什麼樣的事情才值得的標準,我們的憂慮有50%可以立刻消除。”例如可以幫助我們這樣想:目前的這件事對於我的人生目標並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