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章 錢穆和曆史(1 / 3)

《三國演義》reference_book_ids":[7023706537877064711,7257453146853608507,6890728370670144526,7078184356296002568,7229640720594766906,7233628637570796605,6838936284967209991,7220732984595319869]}],"2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72,"start_container_index":2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63},"quote_content":"《中國曆史研究法》reference_book_ids":[6895328925413542925]}]},"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錢穆的一生,一直與中國文化息息相關。他先是自學成為小學教員,隨後發表著作進入大學執教,最後離開大陸到香港、台灣講學。錢穆不僅是一位曆史研究者,也是一位曆史的見證者。在他所生活的近百年裏,中國經曆了前所未有的內憂外患。但痛苦沒有將他變成尖刻的批評者,反而讓他如蘇東坡那般,越多磨難,便越是溫柔。

大陸、香港、台灣的文化苦旅

有一年暑假,錢穆在香港犯了嚴重的胃潰瘍。他一個人孤零零地躺在自己創辦的新亞書院一間空教室的地上。這時前來看望他的學生,也就是後來著名的曆史學家餘英時看到了這一幕,心裏不禁為他難受。餘英時問他:“有什麼事要我幫您做嗎?”他說:“我想讀王陽明的文集。”餘英時便去商務印書館給老師買了一部,回來的時候,錢穆仍然一個人躺在教室的地上,如同一葉被浪拍打過的孤舟。

這是曆史學家餘英時對他的老師錢穆的一段回憶。那時的錢穆身患疾病,形單影隻,剛剛在香港創辦起了新亞書院。

錢穆先生本為江蘇無錫人,七歲入私塾,十七歲輟學後自學,十八歲時開始任教於家鄉的中小學。自此,他的青年時光大半就在家鄉中小學的那三尺講台上度過了。

直到三十六歲的時候,錢穆因《劉向歆父子年譜》而成名,通過北大教師顧頡剛的推薦,被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

燕京是一所教會大學,在北平各大學中享有很高名氣。當時校務主要由監督司徒雷登主持。司徒雷登設宴招待新來教師,詢問大家對學校的印象。在會上,錢穆直言不諱地說:“初聞燕大是中國教會大學中最中國化的學校,讓我對它充滿了向往。但是來了之後,感覺大不然。入校門就見‘M’樓、‘S’樓,這是什麼意思?所謂的中國文化哪裏體現得出來?最好還是命以中國名稱。”事後,燕大召開校務會議,討論了錢穆的意見,並最終采納了他的建議,改“M”樓為“穆”樓、“S”樓為“適”樓、“貝公”樓為“辦公”樓,其他建築也一律以中國名稱命名。[1]

錢穆在北平居住了八年,授課於燕京大學、北大等名校,並在清華、北師大兼課。抗戰時期,他輾轉任教於西南聯大、武漢、華西、齊魯、四川各大學。

因為不合於當時批判曆史的主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五十五歲的錢穆離開故土隻身去了香港,從此告別了大陸的親人。隨後,他在香港創辦新亞書院,並且坦言自己的想法:

我創辦新亞的動機,是因為當初從大陸出來,見到許多流亡青年,到處彷徨,走投無路,又不是人人都有機會到台灣;而我覺得自己是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怎忍眼看他們失學。同時,也覺得自己隻有這一條適當的路可以走。雖然沒有一點把握,但始終認定這是一件應當做的事。

如今,新亞書院已經並入香港中文大學,成為香港文化曆史上的一座豐碑。錢穆的嚐試是成功的。

在香港轉眼又是十八個春秋,1967年10月,錢穆應蔣介石之邀,自港抵台,從此定居台灣。

錢先生早年曾居住在五世同堂的大宅“素書堂”附近,於是他就以“素書樓”命名台灣的新居。在新居的庭院裏,他還特意種上了家鄉的植物:蘇州紫竹。在台灣的錢穆專注於講學與著述,由於患病,他視力逐漸下降,後來不得不由夫人執筆記下他口述的一些觀點,結集成《晚學盲言》。

1980年夏天,八十五歲高齡的錢穆在夫人陪同下到了香港,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與闊別三十二年之久、生活在大陸的三子一女相見。次年他再到香港,與長女長侄相見,1949年之前的那段曆史,讓這個熱愛曆史的人失去了太多與家人共享天倫的機會。

錢穆先生臨終前曾有遺囑:即使人不能回到大陸故鄉,也要葬回去。為了完成錢穆魂歸故裏的遺願,錢夫人將他的靈骨一直安放在台北永明寺,等待著歸葬大陸。直到1992年,錢穆的骨灰才由台北經香港輾轉送抵上海,於傍晚到達蘇州,最後被撒入蒼茫的太湖。這位勞碌一生的國學大師,終得償所願。

一生為招故國魂

錢穆的一生,從1895年到1990年,是近代史上變化最劇烈的一個百年。先是外族的入侵,繼而內戰,隨後他旅居香港、台灣,直至去世才回到故鄉。他人生的起點,是在素有“東南財富地,江浙文人藪”之稱的江南水鄉無錫的七房橋。

錢穆的父親是一個秀才,因體弱多病,無意科名,但對兩個兒子卻寄予厚望,希望他們能讀書入仕。四十一歲時,他撒手塵世,留下孤兒寡母,當時錢穆才十二歲。他就讀的無錫蕩口鎮果育學校,是辛亥革命前無錫一所開風氣之先的典型的新式學校。學校師資力量極佳,既有深厚舊學根底的宿儒,又有從海外學成歸來具有新思想的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