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5.拔罐(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1)拔罐作用和機理

①負壓作用

國內外學者研究發現:人體在火罐負壓吸拔的時候,皮膚表麵有大量氣泡溢出,從而加強局部組織的氣體交換。通過檢查,也觀察到:負壓使局部的毛細血管通透性變化和毛細血管破裂,少量血液進入組織間隙,從而產生瘀血,紅細胞受到破壞,血紅蛋白釋出,出現自家溶血現象。在機體自我調整中產生行氣活血、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等功效,起到一種良性刺激,促其恢複正常功能的作用。

②溫熱作用

拔罐法對局部皮膚有溫熱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藥罐最明顯。溫熱刺激能使血管擴張,促進以局部為主的血液循環,改善充血狀態,加強新陳代謝,使體內的廢物、毒素加速排出,改變局部組織的營養狀態,增強血管壁通透性,增強白細胞和網狀細胞的吞噬活力,增強局部耐受性和機體的抵抗力,起到溫經散寒、清熱解毒等作用,從而達到促使疾病好轉的目的

③調節作用

拔罐法的調節作用是建立在負壓或溫熱作用的基礎之上的,首先是對神經係統的調節作用,由於自家溶血等給予機體一係列良性刺激,作用於神經係統末梢感受器,經向心傳導,達到大腦皮層;加之拔罐法對局部皮膚的溫熱刺激,通過皮膚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徑傳到中樞神經係統,從而發生反射性興奮,借以調節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製過程,使之趨於平衡,並加強大腦皮層對身體各部分的調節功能,使患部皮膚相應的組織代謝旺盛,吞噬作用增強,促使機體恢複功能,陰陽失衡得以調整,使疾病逐漸痊愈。

其次是調節微循環,提高新陳代謝。微循環的主要功能是進行血液與組織間物質的交換,其功能的調節在生理、病理方麵都有重要意義。且還能使淋巴循環加強,淋巴細胞的吞噬能力活躍。此外,由於拔罐後自家溶血現象,隨即產生一種類組織胺的物質,隨體液周流全身,刺激各個器官,增強其功能活力,這有助於機體功能的恢複。

④不同罐法

不同作用在火罐共性的基礎上,不同的拔罐法各有其特殊的作用。如走罐具有與按摩療法、保健刮痧療法相似的效應,可以改善皮膚的呼吸和營養,有利於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對關節、肌腱可增強彈性和活動性,促進周圍血液循環;可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增強肌肉的工作能力和耐力,防止肌萎縮;並可加深呼吸,增強胃腸蠕動,興奮支配腹內器官的神經,增進胃腸等髒器的分泌功能;可加速靜脈血管中血液回流,降低大循環阻力,減輕心髒負擔,調整肌肉與內髒血液流量及貯備的分布情況。緩慢而輕的手法對神經係統具有鎮靜作用;急速而重的手法對神經係統具有一定的興奮作用。

循經走罐還能改善各經功能,有利於經絡整體功能的調整。再如藥罐法,在罐內負壓和溫熱作用下,局部毛孔、汗腺開放,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藥物可更多地被直接吸收,根據用藥不同,發揮的藥效各異。如對於皮膚病,其藥罐法的局部治療作用就更為明顯。水罐法以溫經散寒為主;刺絡拔罐法以逐瘀化滯、解閉通結為主;針罐結合則因選用的針法不同,可產生多種效應。

(2)根治型拔罐療法的特點

由於根治型拔罐療法需要“重罐”,由此帶來了與常見拔罐療法所不同的特點。

拔罐療法與針灸療法雖然同屬一個學科,但是它們也有不同之處。拔罐法的罐口部位是一個部位,一個範圍,而針灸部位是一個穴位,一個點。針灸穴位較難被大多數人掌握,而罐口部位比較容易被記憶。針灸的針法需要長期訓練,而拔罐法的操作可以很快熟練掌握,在民間許多普通人已經很熟練地掌握了上罐技法。針法要求準確掌握進針穴位泊位置和深淺等手法,拔罐法則要求掌握上罐時吸力的大小和留罐時間的長短,也就是要掌握拔罐的“火候”。針灸和拔罐是一家,有條件的用針灸加拔罐的方法。不會針灸,也可以單獨使用拔罐法,同樣能夠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這就解決了大多數人不能自我治療的難題。這是根治型拔罐療法的第一個特點。采用根治型拔罐療法治療時,出病的速度與上罐時吸力的大小成正比,與留罐時間的長短成正比。上罐時吸力越大,病氣排除的速度越快,留罐時間越長,排除的病氣越多。根治型拔罐療法要求吸力越大越好,以患者能承受的最大吸力為準,因人而異。一般情況下要求罐內皮膚被吸起的高度達到2~4㎝以上為佳。

留罐的持續時間根治型拔罐療法的留罐,與常見病拔罐療法有著顯著的不同。《靈樞·營衛生會篇》一文中說:“人受氣於穀,……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衛不休,五十而複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這段話告訴我們,人體內氣血沿經脈運行一周大約需半個多小時左右的時間。“五十而複大會”,一天二十四小時運行約50周。根治型拔罐療法中,留罐的時間一般要超過半小時,大約40分鍾以上,氣血運行一周,經絡各處的病氣就可能從罐口部位被排出。這是根治型拔罐療法的第二個特點。我們稱拔這種留罐時間的罐,叫做“拔根治罐”,如同常見拔罐療法中,稱拔充血性罐和稱拔瘀血性罐一樣。

重罐根治型拔罐療法的第三個特點是要求“重罐”,往往每天都要在上過罐的罐口部位重複上罐。第一次上罐以後,罐口部位可能出現皰、出膿水、出泡沫、凝血等現象。這些東西都是從人體內排出的病氣和垃圾。起罐以後,要把這些皰用竹片削成的竹針挑破,膿水用消毒棉球吸幹,在罐口部位上輕輕擦拭,將罐口部位清理幹淨。挑皰用的竹針,最好針尖處帶有斜坡,斜坡的作用是防止竹尖紮肉,竹片要薄,挑泡時,竹針的柄在高處,避免膿水針柄流到手上,斜坡的尖遠離皮膚在上麵。由於第一次上罐確定了罐口的部位,下一次上罐就要求找準罐口部位的位置,因此一定要注意上罐的準確性。與常見拔罐療法一樣,根治性療法重罐時的上罐時的上罐過程,也要遵循最後合罐口部位下端的原則,才不致燒傷皮膚。為了找準罐口部位位置,上罐時,先將罐子的一端靠在上過罐的罐口部位一側,從這一側向另一側合罐。同時要注意最後合罐口部位下端。當上罐時罐口部位的皰比較多時,為了不使罐邊壓在皰上,可用另一不拿罐子的手將皮膚向罐口內推一下,幫助把有皰的部位吸入罐內,以免皰碰罐口。人體內病氣和體內垃圾往往不能一次排淨需要多次上罐才能將病氣和體內垃圾排淨,所以要數次重罐。在重罐治療的過程中,罐口部位在經曆變色、出皰、排膿水等異物的過程以後,還要經曆不再出皰,不再排膿水,罐口部位表麵結痂,痂自動脫落,皮膚表麵恢複正常這幾個階段,即完成一療程的治療。當罐口部位不感到痛癢以後,無異常表現,才可以停止重罐。上罐手法不熟練的操作者使用火罐,有時可能會熾出一點兒熱氣和火苗,患者略感疼痛這不要緊,下次重罐將傷處扣在罐內,幾次以後即可痊愈,不會留下痕跡。重罐時,若罐口部位因紅腫及水皰結痂而幹硬者,宜預先用溫熱毛巾敷軟,可減輕上罐時的疼痛。一般情況下,一個療程結束以後,罐口部位的皮膚表麵都會恢複正常,不會留下痕跡,即便有痕跡也會很快消失。如果皮膚沒有完全恢複正常就停止重罐,也就是沒拔徹底就停止重罐,皮膚表麵會留有病氣的痕跡。這些痕跡能夠被皮膚吸收,但是要經過一段較長的時間,大約1~2個月以後就可消失,病氣留的多,痕跡也重,吸收和消失的也很慢。有一些患者,病沒有治好就停止了治療,停止重罐產,皮膚上留下了較深的痕跡,經過較長時間仍不見有消失的跡象,仿佛痕跡加重。這種現象說明這個部位的病灶仍舊存在,而且繼續產生病氣,病氣的繼續產生和發展使皮膚痕跡久不消失且加重。痕跡的消失情況,也可以幫助分析判斷病灶去除與否,如果沒有去除,就應該重罐,以消除病灶和痕跡。有人說:“拔罐子容易成癮,不拔還難受。”這話說明了一個現象和道理:病氣從罐口部位外排,即使起下罐以後,病氣仍從罐口部位外排,並不因起罐而停止,隻不過力量小,速度慢一些而已,這是一個好現象。體內有病氣和體內垃圾存在,經過吸拔以後,此處經脈疏通了,所以病氣容易從此排除。這是根治性療法能根治疾病的機理。每個人病情不同,病氣體內垃圾的排除量也不同。有的患者排除量較多,有的患者較少。有的隻是皮膚稍變顏色。人體不管健康與否,總有靠自身排不出去的病氣和垃圾,可以用拔罐法排除,經過吸拔以後經脈疏通,病氣通過此經脈排除,否則病氣就可能留在體內,阻礙氣血暢通,使身體達不到平衡。

重罐產生的疼癢感“重罐”帶來了第四個特點:無論采用火罐,還是采用負壓罐,根治型拔罐療法在過程時都會產生疼癢感。根治型拔罐療法產生的疼癢感指疼痛和發癢兩種感覺。根治型拔罐療法產生的疼痛感存在於上罐、留罐和起罐這三個階段中。上罐時產生的疼痛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由於罐口皮膚不能很快適應罐內壓力的變化而產生疼痛。在皮膚適應了壓力的變化以後,大約2~3分鍾,這部分疼痛就會消失。二是由前一次上罐引起的罐口部位表麵充滿了皰,在重罐時,可能使罐口壓在皰上而增加患者上罐時的疼痛。這部分疼痛,隻要手法熟練和正確,完全可以減輕甚至避免。也可以先采用小號罐,吸力大一些,再采用大一號的罐具重罐,可以減輕,或避免疼痛。起罐時疼痛的原因與上罐時是一樣的。如果使罐內的進氣的速度緩慢一些,分幾次進氣,就可以減輕疼痛感。采用負壓罐,可以減輕起罐時的疼痛,因為它不用手指按壓皮膚。由於留罐時間較長,在留罐這段時間內,病氣和體內垃圾排出,會使患者產生痛癢感。一般情況下,患者火毒較重,這部分患者的罐口部位常常有疼痛感,並且因病情輕重不同,出病的快慢不同,疼痛的程度也不同。有一些患風濕病的患者,罐口部位出現的是癢感,並隨病情輕重和出病的快慢,癢的程度也不一樣。癢的感覺一般出現在疼痛之後。當體內垃圾基本排完,罐口部位不再出皰,開始結痂時,癢感逐漸強烈,這是病氣繼續外排的表現。出病毒、火毒、的現象是疼。出病氣、風濕的現象是癢。疼過以後開始癢,癢的程度逐漸加重,有的人感到奇癢無比,無法忍受,當病氣出完,癢感消失,才是真正痊愈。由於根治型療法上罐時經常要起水皰,於是有許多人產生對起皰能否感染的懷疑。從拔罐療法的負壓原理上來分析,負壓產生的過程,也是真空滅菌的過程,罐內形成負壓,空氣減少,使細菌缺少生長的條件,所以不會發生感染現象。從根治型療法的機理來分析,也是不會感染發炎的,因為拔罐以後,經絡和體表皮膚聯係更加緊密,體內對體表可以發揮消炎的作用,因此,不必擔心發炎感染問題。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對於病情較重的患者,當病毒外排的時候,由於吸拔到皮膚表麵的病毒不能完全轉變為膿水等雜物及時排出體外,以至於罐口部位出現紅腫,甚至有硬塊,並且紅腫麵積較大等等現象。有的患者還會出現意料不到的其他複雜情況,使疼痛加劇。這些都是病毒排出的表現,是正常治療的現象。隻要堅持治療,堅持重罐很快就會好轉。切不能停止重罐治療。有的患者不了解根治型療法的上述特點。當出現了紅腫等現象時,誤以為是拔罐發炎感染所致,因而放棄治療,以至影響治療效果。有的患者在起罐以後,仍會感到病氣聚集在罐口部位,不上罐就感到難受,疼痛和發癢,主動要求上罐。甚至一天之內重罐3~4次,這是處於病氣集中排除特有的現象。這種情況也說明了根治型療法即使在起罐以後病氣仍然外排。根治型拔罐療法,一般每個罐口部位每日上罐1次,以罐口部位皮膚恢複正常為一個療程。在出病高峰期間,罐口部位疼癢感強烈的情況下,可以一日上罐2~3次。但應適當拉開上罐時間的間隔,如早、晚、甚至半夜均可上罐。由於根治型拔罐療法有以上的特點,對選用的罐具也有相應的要求:一是要求罐裏口邊緣光滑,不刺激皮膚。對現有的廣口罐頭瓶要用細砂輪或細磨石磨光,再用細砂紙或細紗布將罐裏口邊緣磨幾遍,使罐口十分光滑,以減輕上罐和起罐時所產生的疼痛感;二是要能存放一定量的膿水和雜物;三是要倒是便於洗刷。由於病氣和體內垃圾的情況各異,粘合力強,對負壓罐的要求還有不堵塞通氣孔;四是要使罐具處形方便放置。起罐後,罐內經常存有排出來的膿水髒物,立放罐具使膿水不外流,以免弄髒環境,汙染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