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5.拔罐(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3)拔罐的反應處理

正常反應:不論采用何種方法將罐吸附於施治部位,由於罐內的負壓吸拔作用,局部組織可隆起於罐口平麵以上,病人覺得局部有牽拉發脹感,或感到發熱、發緊、涼氣外出、溫暖、舒適等,這都是正常現象。起罐後,走罐後,治療部位出現潮紅、或紫紅、或紫紅色疹點等,均屬拔罐療法的治療效應,待1至數天後,可自行恢複,毋需作任何處理。

異常反應:拔罐後如果患者感到異常,或者燒灼感,則應立即拿掉火罐,並檢查有無燙傷,患者是否過度緊張,或術者手法是否有誤,或是否罐子吸力過大等。根據具體情況予處理。如此處不宜再行拔罐,可另選其它部位。如在拔罐過程中,患者感覺頭暈、惡心、目眩、心悸、繼則麵色蒼白、冷汗出、四肢厥逆、血壓下降、脈搏微弱,甚至突然意識喪失,出現暈厥時(暈罐),應及時取下罐具,使患者平躺,取頭低腳高體位。輕者喝些開水,靜臥片刻即可恢複。重者可用臥龍散或通關散吹入鼻內,連吹2~3管,待打噴嚏數次後,神誌即可清。或針刺百會、人中、中衝、少商、合穀等穴;必在時注射可拉明、安息香酸鈉、咖啡因等中樞興奮劑。如果術前做好解釋工作,消除病人的恐懼,術中能很好掌握病人的情況,這種情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4)吸拔方法

刺絡拔罐法

刺絡拔罐法是將刺血療法與拔罐療法結合運用的方法,也是常見的綜合拔罐法之一。用於刺絡的工具包括三棱針、皮膚針、小眉刀、粗毫針、陶瓷片、滾刺筒等。以三棱針和皮膚針最為常用。根據治療的需要,在臨床上又有以下幾種具體操作之法。

刺絡留罐法:

多用於病位較深,病灶較局限處,常以三棱針迅速點刺數下或十數下,迅即用投火法或貼棉法在其上拔罐,務求吸力較強。留罐約15~20分鍾。取罐後,用消毒棉球拭淨血漬,罐內血塊亦應清洗幹淨。

刺絡多罐法:

多用於病灶較淺表,範圍較大而症情較頑固者。常以皮膚針叩刺,刺激強度為中等度,以微見血即止。然後采用閃罐法在病灶範圍內,吸拔若幹隻罐。留罐15~20分鍾。

刺絡走罐法:

適用於病變部位大,病位淺,病程短者。亦多以皮膚針叩刺。方法是先在吸拔範疇內用皮膚針作輕度彈刺,以局部潮紅為度,然後在罐口及穴區抹上潤滑油,進行推拉拔罐。

應該指出的是,在刺絡拔罐時必須對針具和穴區都要進行嚴格消毒,以防引起感染。

火罐法

閃火法:

是臨床上應用最多的排氣方法。先準備一頭纏有小團紗布或脫脂棉的鐵絲一根(如無,可用長鑷子夾脫脂棉團),95%酒精一瓶,酒精燈一盞。拔罐時,左手執罐,右手執鐵絲或鑷子,先在95%酒精中將棉團浸濕,於酒精燈上點燃後,迅速在罐內繞2~3圈,即將火退出,把罐扣在選擇好的部位上。本法因無火在罐內,較之其他火罐法更為安全,且操作簡單,可連續進行,特別適宜於拔閃罐、排罐。但應該注意以下幾條:

1.棉團蘸酒精時不可過多,以免火隨酒精滴燃,燙傷肌膚。

2.棉團在罐內加熱時,不可過於靠罐口,造成罐口過燙,灼傷肌膚。

3.手執罐具,要始終保持罐口朝下的方向,不可向上傾斜,以防熱氣上溢,影響吸拔效果。

4.閃火法要求動作迅速熟練,充分掌握吸拔時機,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投火法:

係傳統拔罐法之一。方法為一手執罐,一手執一張易於燃燒的紙條,將紙條燃者後,趁其燃得最旺盛時,迅即投入罐內,將罐扣於穴位之上。此法簡便易行,吸拔力也較強。亦須注意:

1.因罐內有正燃著的物質,要采取橫扣或側扣的方式,以免燃物跌落,損傷肌膚。

2.因紙條燃燒產生紙灰煙塵,易發生汙染,故刺絡拔罐或皮膚有破潰之處,最好不用此法。

架火法:

其傳統方法是用易燃的軟布,裹一枚硬幣,將布的四角折轉向上約一寸許,置於待拔的部位。拔罐時,隻須把布角點燃,然後速扣罐在其上。目前,此法已很少采用。較常用之法是:先選圓形不易燃且隔熱性好的物件,如青黴素的橡皮蓋,薑片等,將其置於應拔的部位,上按一個浸有95%酒精的棉球。點燃,趁火勢旺盛迅速扣罐。如在留針部位拔罐(即針罐),則可在針尾上套一酒精棉球,點燃拔罐。

此法吸力強,也較安全,但操作比較麻煩。同時,要注意扣罐正確,以免碰倒棉球,造成灼傷。

貼棉法:

亦稱為貼火法。方法為:將脫脂棉撕成薄薄一片,浸潤95%酒精後,粘貼於罐身凸出部內壁上,點燃後速吸拔於穴區。此法吸力強,操作也簡便。但須注意:

1.棉片上酒精不可浸滌過多,以免滴落燃燒灼傷肌膚。

2.棉片不可貼於罐頂,以免拔罐因粘著不牢,脫落下來損傷肌膚。

滴酒法:

亦稱滴酒精法。係在拔罐前,預先將95%的酒粗滴少許於罐內腰部,並加以滾動,使酒精均勻地附著於壁,然後將燃著的火柴投入罐內,迅速拔在穴區上。此法十分簡便易行,但須注意:

1.酒精不可滴得太多,亦不可滴在靠口邊處,以免酒精流至罐口,在點燃時燙傷肌膚。

2.燃著的火柴須向罐腰部斜投,避免吸拔時火柴脫落燒灼肌膚。

水罐法

目前有二類方法。

1.煮罐法:

係通過蒸煮排氣,形成罐內負壓,使之吸拔於皮膚上的方法。具體操作為,將若幹個竹罐,放在鍋內,加水煮沸數分鍾。使用時,令病人坐臥於一旁,以長柄鑷子將竹罐挾出。挾出時必須使罐口朝下,把水甩幹抹淨,或用折疊之毛巾緊捫住罐口,乘熱迅速扣在選好的部位。此法適於拔排罐、煮藥罐等,其操作較為繁複,現代臨床應用不多。操作時,一定要注意把罐內的水甩幹淨,否則沸水可能會損傷皮膚。

2.水火罐法:

是一種罐內盛水,以火力排氣的拔罐方法。具體操作為:選用大號玻璃罐,先在罐內放入適量的溫熱水,以稍高於人體溫度為宜。水量一般不要超過罐容積的三分之一。然後將罐口略傾向水平,在罐內腰部上方,帖一浸有95%酒精棉片,點燃棉片即可吸拔(此為前述之貼棉法)。注意拔罐時,所拔位置宜斜向罐口,待拔好後,方可擺正體位,使罐口向下,罐內的水對穴區產生刺激。起罐時,因罐內有水,須將罐具慢慢滑向一側,令罐口向上,一翻掌取罐,這樣罐內的水不會傾出而弄濕衣衫。

本法可起到機械和溫熱的雙重刺激作用,對某些病症有較好的效果,但要求術者操作熟練,病者主動配合。

抽吸法

抽吸法亦稱吸罐法,是現代發展起來的一種吸拔方法。它主要是用各種形形式式的抽吸器,將罐內的空氣吸除,使之造成負壓,達到拔罐目的。此法最大的優點是可以調節罐內負壓,掌握吸力大小,而收較佳的效果。缺點則是要特製的罐具及附帶的抽吸設備,難以大麵積推廣。

抽吸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1.注射器抽吸法:

目前常見的有二,一為以切去底的青鏈黴瓶子為罐具。操作時,將罐緊扣在穴位上,取10~20毫升的空注射器一具,以5號針頭插入橡皮蓋中,抽取瓶中空氣,使產生負壓,達到吸拔目的。二為用雙孔玻璃罐,操作時,一孔以橡皮帽蓋住,一孔用橡皮管連接,橡皮管另一頭接通20~50毫升注射器,通過注射器抽吸,造成罐內負壓。

2.拔罐器抽吸法:

係用手動式真空拔罐器操作。先選定需拔的腧穴或部位,取合適型號之活塞罐扣緊該部皮膚,右手持拔罐器,將其頭部與罐上端之活塞互相插入,然後以中、食及環指拉動抽吸杆,一上一下,反複多次,直至達到所需之負壓,將拔罐器取下,罐即吸附在穴區上。取罐時,隻需將上端黃色之活塞內芯輕輕往上一拉即可。

3.橡皮球抽吸法:

用於活塞抽吸罐。操作時,將罐扣於所拔處,然後接上帶有閥門的專用於抽吸的橡皮球(類似直立式血壓計之抽吸橡皮球),或類似抽吸器,用手反複擠捏抽吸,吸出罐內空氣,造成負壓。負壓可根據不同抽吸病症、部位進行調節,據測定,負壓最高可達240毫米汞柱。

4.電動抽吸法

亦稱電罐法。使用的罐具和上述同,它利用電動吸引器抽吸。電動吸引器型號很多。以采用防滴型電吸引器為例,其輸出功率為0.5馬力,電流1.2安培,轉速為1400次/分。操作時,將開關打開,把帶接頭的長橡皮管與罐頂活塞部分接通,抽吸到需要的負壓時,關閉開關即可。以此法抽吸,其最大真空度可達650毫米汞柱。

藥罐法

藥罐法是拔罐與中草藥物結合進行外治的一種方法,係綜合拔罐法之一。現代應用,常見的有兩類:

貯藥罐法:

它是將預先泡製好的中草藥液(可以是水煎後的濃縮液,也可是酒浸出液,即藥酒或酊劑),置於罐具內,再進行吸拔,以起到藥物的化學作用與拔罐的機械作用相結合的效果,更好達到治療目的。貯藥罐的操作一般依靠抽吸法。具體如下:

應用小型抽吸罐法。可先將切去底的青、鏈黴素瓶的底口朝上,塞緊瓶蓋,倒入藥液,量約占瓶子的1/2~1/3。然後緊扣在選好的部位上,扣的方法同前述的水火罐法。再用注射器將罐內空氣抽去,即可吸附於局部,藥物浸潤於穴區。此法所用的,多為對局部刺激性較強的藥液,如生薑片、辣椒液、風濕酒等。留罐時間15~20分鍾,每日或隔日治療一次。

應用雙孔玻璃罐法。先準備好不同型號的罐具,50毫升注射器,止血鉗及藥液。操作時,根據病情和病位,選用大小合適的罐具有藥液。由助手持罐,罐口向下緊扣於皮膚,術者手持注射器吸取藥液20~40毫升,注射器與連接注入孔的橡皮管相連,並把藥液注入罐內。然後再將橡皮帽蓋在排氣孔上,仍用此注射器抽出罐內的空氣,使之形成負壓。抽氣完畢,以止血鉗夾緊橡皮導管,留置20分鍾。至治療結束,扶壓罐具,鬆開止血鉗及橡皮帽,用注射器連接頭皮針導管,由注入口插進罐內,吸盡藥液。一般每日一次,每次可選3~4穴治療。

1.抽吸前準備不同型號的雙孔玻璃罐及其他物品(藥液、注射器、橡皮套管、止血鉗)。

2.注入藥液。

3.左側雙孔罐正在吸拔中,右側雙孔罐正在吸出罐內藥液。

各種病症藥液配方如下:

1.慢性蕁麻疹:麻黃15克,連翹20克,薄荷10克,赤芍15克。

2.支氣管哮喘:麻黃21克,蘇子20克,生大黃15克,肉桂20克。

3.腰肌勞損:元胡25克,透骨草20克,川芎20克,赤芍15克。

4.腰椎後關節紊亂症:三棱15克,元胡20克,莪術20克,艾葉15克。

上述方藥,均泡製成30%的溶液,每次用量在20~40毫升左右。

煮藥罐法:

係將罐具與藥物同煮,然後再進行吸拔的一種方法。在操作上,基本上和煮罐法相同。方法是,先準備大鍋一個,把竹罐若幹個,置於鍋內,加入適量的水。藥物放入口袋中,紮緊袋口,再與竹罐共煮。一般在水煮沸後尚需煮20~30分鍾,可按前述之煮罐法,進行吸拔。留罐約2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