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5章 提高執行力,做行動的巨人(1 / 1)

在中國的曆史上有這樣一個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曾當眾答應要提拔張融為司徒長史,但是過了很久他也沒有兌現。一天,朱元璋外出狩獵,眾官員都兵強馬壯地列陣待發,而張融卻騎著一匹弱不禁風的馬。這匹馬使得張融在隊伍中十分礙眼,很快就被朱元璋瞧見。朱元璋立即召張融前來問話:“你的馬是怎麼喂的,瞧它瘦成這個樣子。”張融不緊不慢,畢恭畢敬地回答說:“老臣每天喂它一石的豆粟。”朱元璋心想:一石豆粟足以用來喂一隊的馬匹了。於是他十分詫異地問:“既然喂一石,馬怎麼還會這麼瘦弱呢?”張融回答說:“啟稟陛下,其實老臣口頭上是這樣告訴它的,但事實上沒有真的喂它這麼多。”朱元璋一聽便知道張融的言外之意,不再繼續追問下去。狩獵過後,朱元璋一回到宮中就立刻發布了對張融的晉升命令。

張融通過狩獵事件使明太祖明白,要想讓臣民信服必須做到言出必行,行之必果,這才是一代明君應有的作為。當今的領導者如同古代的君王一樣,也必須擁有較高的執行能力。要知道,一個領導者的職責不隻是要指揮下屬做事,更重要的是行動給他人看,做一個行動的巨人。

美國ABB公司董事長巴尼維克曾說過:“一位領導人的成功,5%贏在戰略上,95%贏在執行上。”因此,對一個企業來講,提高領導者的執行力是非常重要的。那麼什麼叫執行力?所謂執行力就是貫徹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是將企業戰略、規劃轉化成為效益、成果的關鍵因素。執行力包含完成任務的意願,完成任務的能力,完成任務的程度。對個人而言執行力就是辦事能力;對團隊而言執行力就是戰鬥力;對企業而言執行力就是經營能力。

我在一次執行力的培訓課上問學員,把大象放進冰箱共分幾步?眾學員討論後得出結果:“這是不可能的事件。大象那麼大,怎麼能放進冰箱裏呢?”其實類似的事情在企業中屢見不鮮。當一項任務下達後,領導者會聽到很多不能做、做不了的負麵聲音。

關於大象的故事在中國古代的東漢時期曾有這樣一個典故:

一天,吳國的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去看。大家都沒有見過大象,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麼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於是曹操對大家說:“這隻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想辦法稱它一稱?”文武百官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有說不可能的,有說要把大象切開來稱的,有說要做一個超級大秤來稱的……

最後曹衝提議,將大象趕到船上,然後在船幫吃水的地方刻個記號,再用同一隻船不斷地裝石頭,到記號的地方,就停止,再用小秤分稱這些石頭,就可以得到大象的重量了。此法令眾人叫絕。

這個典故中,曹操隻是提出稱象的意願,如果沒有兒子曹衝的計策,這個任務將以失敗告終。現實生活中,你的屬下不一定有曹衝的智慧,而這時就是考驗一個領導者執行力的時候。如果我現在問你把大象放進冰箱要分幾步?作為領導者,你所要解答的就是:分幾步!然後帶領你的下屬實施。

宋丹丹在小品中曾笑談說:“把大象放進冰箱分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門打開;第二步,把大象放進去;第三步,把冰箱門關上。”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執行力問題。首先目標明確,把大象放進冰箱;其次,工作流程清晰,開門、放象、關門。但是在具體的操作中卻出現許多異樣的聲音。其實,問題出在“大象”身上,因為從來沒有人把大象放進過冰箱。這項任務對下屬是陌生的,所以下屬才會產生疑問:大象太大,自己推不動;冰箱太小,大象放不進去……諸如此類的疑惑舉不勝舉。有問題是好事,說明下屬在思考。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曹衝的智慧,因此在麵對這個看似難以完成的任務時,領導者更重要的任務是要教下屬應該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和標準。這就是一個領導者的執行力。

“知易行難”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真正優秀的領導者必須腳踏實地,不能隻有強烈的意願,還要有較高的執行能力。作為一個領導者,當你製定規則、布置任務之後自身也需要參與其中,隻有在執行過程中你才能夠準確並及時地發現目前的行動是否能夠實現原本的計劃,以及發現計劃中的漏洞,從而根據執行的情況隨時調整計劃,這樣的計劃才是應變環境的良方。如果你角色定位錯誤,忽視自己的執行力而當成某種必要的授權,那麼等你發覺計劃不能執行的時候再進行修改調整,一切就可能晚矣。

記住,人類永遠不缺偉大的思想家,隻缺乏腳踏實地的實施者,如果你想擁有強有力的執行下屬,那麼請你先以身作則,然後再去要求他按照既定的標準和流程去做好他的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