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5章 四象限法則:把時間留給最重要的事(1 / 1)

上周末,我興致勃勃地邀約我的朋友傑瑞一起打球,但很快我就被電話那邊慵懶的聲音拒絕了。我實在難以相信一個人怎麼抽不出短短的兩個小時做運動呢?我自認為自己算是一個大忙人,每天既要忙於心靈谘詢室的工作,又要照顧好我的家庭,此外每個月我還要完成十幾篇報刊、雜誌還有網絡的約稿,而且每年還要寫好幾本書……無論事情有多麼繁忙,我都會把我的生活、工作處理得井井有條,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從來沒有因個人原因拖延交稿日期。

生活中很多人都和我的朋友傑瑞有著同樣的問題,每天總是忙忙碌碌的,常常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卻看不到什麼成效。

曾有一位小夥子跑到我的工作室問我:“為什麼我不能像大多數人那樣有更多的時間把工作做好?為什麼我不能像大多數人那樣有更多的時間去休閑娛樂?為什麼我不能像大多數人那樣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我並沒有回答小夥子的問題,而是反過來問他:“那你的時間究竟被什麼占據了?”小夥子委屈地說:“朝九晚五的工作就是我全部的生活,它占據了我的一切,我還哪有時間做別的事情!”

小夥子的理由看似有幾分道理,但仔細想一想卻又站不住腳。在這繁忙的都市中,有哪個人不是朝九晚五地工作呢?有哪一個人沒有大量的事情等著去做呢?也許有的人工作時間更長,要處理的事情更多,但有些人依舊能將工作完成得很好,依舊將生活過得充實、安逸。其實產生差距的原因很簡單:一個不會自我管理時間的人,即使手頭上隻有一件事,他也可能處理不好;相反,一個善於管理時間的人,無論眼前有多少工作,他都能處理得很好。

對於上麵這位不會管理時間的小夥子,我介紹了“四象限法則”給他,效果不錯,大家不妨也學一學。這裏先解釋一下什麼是“四象限法則”。它是由著名管理學家史蒂芬·柯維提出的一個時間管理理論。它要求人們把事情按照重要和緊急兩方麵的不同程度進行劃分,並劃分為四個象限:一、重要而且緊急;二、重要但不緊急;三、緊急但不重要;四、既不緊急,也不重要。

這個理論體現的觀念是有重點地把主要精力和時間集中放在處理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上,既可以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未然,又能合理安排時間,將事情做好。對此也有不少人質疑:為什麼不將精力放在重要且緊急的“第一象限”上呢?假使真是如此,可以想象到你每天都會過著忙亂的日子。這樣做不但消耗你的精力,還會使問題像海浪一樣一個又一個向你襲來,早晚有一天你會被擊倒、壓垮,變得狼狽不堪、焦頭爛額。不難發現,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往往有機會很好地完成一件事或一項計劃,但卻常常因準備不充分或沒有及時地去做,造成工作質量下降或事情被延誤。而如果我們將主要的精力有重點地放在重要但不緊急這個“象限”上,也便克服了這一缺點,能更有效地開展行動,將事情做好。

那麼,如何才能將“四象限法則”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去呢?

首先,你要改變精力重點,將其放在“第二象限”上,且製訂做事計劃。因為我們周圍的很多事情都需要在事情出現之前就做好準備,製訂計劃的目的是把那些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未雨綢繆地高效完成。這裏還需說明的是,計劃的製訂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而考慮,過於鬆散的計劃難以成事,而難以實現的計劃又是毫無意義的。此外,如果你將這一象限的事件做好,那你第一象限的事件便會減少,對生活時間的可支配程度也會增強。

其次,重新審視屬於第三象限的事情。這一象限的事件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很多人都存在誤區,認為緊急的事情都顯得重要。實際上,像附和別人期望的事、無謂的電話、打麻將三缺一等事件都並不重要。這些不重要的事件往往因它的緊急性而占據你很多寶貴時間。

最後,少做第四象限的事件。第四象限的事件大多是些無所謂的瑣事,既沒有時間的緊迫性,也沒有任何重要性,這類事件與時間的結合純粹是在扼殺時間,浪費生命。例如,上網、發呆、閑聊、遊逛等等,都是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人的生活方式。

無論你是初入職場的新人,還是已在職場遊刃有餘的領導;無論你是為房子、車子、老婆、孩子忙碌奔波的平凡人,還是擁有百萬、甚至千萬家產的富翁,隻要你掌握了“四象限法則”,把時間留給最重要的事,那麼你便能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生活和激烈競爭的工作生活中進行高效的自我時間管理,成為真正的生活專家和工作高手,實現自己真正的社會價值和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