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8章 人生際遇塑造性格——影響性格形成的因素(2)(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家庭環境塑造性格。在前蘇聯的一所大學裏,有一對孿生姐妹,外貌酷似,她們從小一起長大,一起讀小學、中學,又一起考進了大學曆史係。在外貌上雖然很難將這對姐妹分出彼此,但一經接觸馬上就會發現她們的性格迥異。一個活潑、主動、獨立,善交際;一個卻沉靜、害羞,跟隨姐姐左右。照理說,她們的生理條件是一致的,生活過程也十分相似,那麼性格怎麼相異如此之殊呢?原來,這對姐妹生下不久,就由她們的祖母帶養。祖母認定了其中一個為“姐姐”,責成她承當起姐姐的責任,認定了其中一個為“妹妹”,要求她聽從姐姐的意見。結果,長此以往,就形成了她們截然相反的性格。從這一個典型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家庭環境在一個人的性格形成過程中起著多麼明顯的作用。

影響人的性格的家庭因素有許多方麵。比如父母的觀念、思想、職業、性格、文化水平,父母對待子女的態度,即對子女的哪些行為予以鼓勵,哪些行為予以批評,希望子女成為怎樣的人,等等。這些,集中地表現為父母的養育態度、方式。不同的養育態度會直接影響子女不同性格特征的形成。心理學的研究發現,父母的養育態度大致可以分為7種類型,並證明了與這些類型相應的兒童性格特征。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師”。他們含辛茹苦,猶如陽光雨露,哺育著子女性格的形成。“望子成龍”“盼女成鳳”,這包含了多少父母的殷切希望。為了實現這一美好的夙願,他們常常采取一套固定而有效的教養方式,其中對子女性格形成影響最大的是他們的教養態度。不同的教養態度,往往對子女性格形成產生不同的效果。一般說來,父母在教養子女時或采取嚴厲的態度,或采取放任的態度,或采取溺愛的態度,或采取民主的態度。我們將采取這四種不同教養態度的父母,分別稱之為嚴厲型、放任型、溺愛型和民主型的父母。許多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父母采取這四種不同的教養態度,常常導致他們的子女形成迥然相異的性格。嚴厲型的父母,經常對子女的一舉一動橫加幹涉,漠視他們的興趣和意見,堅信“不打不成材,棍棒出孝子”。他們對子女缺乏耐心,希望子女唯命是從。在這種教養態度的影響下,子女容易產生恐懼心理,缺乏自信心,往往以說謊進行自衛。嚴重者或喪失自尊心、自暴自棄,或以父母為榜樣,在家挨打受罵,出門打人罵人,性格變得暴躁。長此以往,子女就逐漸形成執拗、冷淡、粗暴、依賴、自卑等不良的性格特征。放任型的父母,整日忙於自己的事情,從不幹涉子女的任何事情,可謂“河水不犯井水”。子女因此根本無法與父母進行感情交流,對家長的生活和喜怒哀樂一無所知。在這種教養態度影響下,子女十分容易形成冷酷、攻擊、情緒不安或消極、與世無爭和玩世不恭的性格特征。溺愛型的父母,常常是對子女百依百順,百般寵愛,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和行為也不加以約束,不加以製止糾正。久而久之,這就促使子女形成任性、幼稚、自我中心、撒嬌放肆、缺乏獨立性、膽小怕事、對人沒禮貌等消極的性格特征。民主型的父母,總是不任意幹涉子女的活動,尊重他們合理的需求;經常合理地嚴格要求他們,從不苛求他們;遇事先與子女商量,而不是強迫他們服從;既保護他們的活動,又給予一定的自主權;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和諧融洽。在這種教養態度影響下,子女常常容易表現得謙虛、有禮貌,待人親切而誠懇,最終形成獨立、直爽、積極、協作、社會適應性強等積極的性格特征。可見,父母的教養態度如何,是影響人們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社會環境塑造性格。人都是社會的人、文化的人。人一旦離開了社會,就隻能保持動物性而失去人性。20世紀50年代前,人們發現了30多個在狼群、熊群中長大的孩子。他們被帶到人間後,不能言語,仿照著動物的習性生活,有的至死也未能恢複人性。可見,廣義上的社會性是人的性格形成的基礎。從狹義的範圍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又有具體的文化特征,如不同的語言、不同的道德理想、不同的價值觀念、不同的生活方式,這些都會在人的性格上打下不同的烙印。中國人含蓄、內傾的偏多,沉靜,三思而後行,善於節製;而西方人直率、外傾的偏多,好動,情緒波動強烈,容易受衝動的支配。這種情況與中國曆來倡導禮儀、節製、忍讓、和諧,而西方人主張競爭、冒險、強調個人願望的滿足有一定的關係。不同的國家也各自有自己民族的性格特征,比如俄羅斯的堅忍與淡淡的憂鬱情調;英國人的紳士風度、聰明、保守;法蘭西的浪漫、激情澎湃;美國人的求實、幽默;德國人的嚴謹、深沉;等等。這種特征可能未必體現在民族的每一個成員身上,但它的影響卻是潛移默化、具有持久滲透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