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節 祖國統一大業的曆史任務——台灣問題(1 / 3)

(一)“一國兩製”構想促進了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一國兩製”偉大構想的指引下,祖國大陸采取了一係列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的政策和措施,特別是“一國兩製”構想在香港、澳門的成功實踐,使海峽兩岸形勢發展出現了令人鼓舞的深刻變化。

1995年1月30日,江澤民發表了《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完成而繼續奮鬥》的重要講話,就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提出了八項主張,闡明了祖國大陸解決台灣問題的政策和誠意,是現階段解決台灣問題的綱領性文件。

台灣當局自20世紀80年代末後,也相應調整了對大陸的政策,采取了開放島內民眾赴大陸探親,放寬兩岸民間交流,擴大間接貿易,簡化兩岸同胞通話、通郵、通彙手續等鬆動措施。

二十多年來,在“和平統一、一國兩製”基本方針指引下,經過海峽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兩岸在各個方麵的交流與合作蓬勃發展。

海峽兩岸人員來往和各項交流進一步擴大。二十多年來,兩岸交流發展迅速,交往的層次不斷提高,交往的形式日趨多樣,交流的領域日益廣泛,交往的內容十分豐富,特別是來大陸探親、旅遊、考察、交流、經商的台胞逐年增加。從1987年到2006年,累計有42407678人次台灣同胞來大陸,僅2006年就有4413238人次。自1990年台灣當局允許大陸居民赴台以來,累計也有1407849人次赴台。這種日益頻繁的交流密切了兩岸同胞的骨肉情意,加深了台灣同胞對祖國的熱愛,成為實現國家統一的巨大動力。

“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二十多年來,兩岸交流的成效是十分明顯的,它增強了兩岸同胞的民族感情,逐漸消除了兩岸同胞因幾十年的隔絕在思想上產生的誤解和隔閡,加深了台灣同胞對祖國的熱愛。台灣青少年乒乓球隊來北京參加乒乓球夏令營後,一名隊員在台灣報紙上發表了感人至深的文章——《北京訓練記》,深情地說:“雖然隻有20天時間,但我們彼此都有著深厚的情誼,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輕輕地向北京說再見,不知何時淚已悄悄地滑落”、“我相信,這20天的行程,在我的一生中將會留下永恒的記憶”。

兩岸經貿關係不斷深入發展。祖國大陸先後製定了一係列促進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的政策法規。兩岸經濟合作的規模、領域不斷擴大和深入。兩岸間接貿易額從1978年的0.5億美元增加為2006年的1078.4億美元,台灣累計從祖國大陸獲得的貿易順差達3987.6億美元,袓國大陸成為台灣第一大出口市場。

自1989年以來,台商累計投資祖國大陸項目71847個,投資金額439.1億美元。而1995年以來,大陸赴台從事經貿項目數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到2006年年底,累計達到19066個。這種日益密切的經貿關係將兩岸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兩岸經濟成為亞太地區最活躍的經濟發展帶之一。

兩岸爭取國家統一的互動關係增強。1990年11月和1991年12月,台灣和大陸先後成立了“海峽交流基金會”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首任會長分別為辜振甫和汪道涵,負責協調處理兩岸交流的具體事務,發揮溝通橋梁作用。“兩會”成立後,從1992年3月到1995年6月,進行了各種層級的17次商談。1992年年底,海基會和海協會達成“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的“九二共識”。“九二共識”確立後,1993年4月和1998年10月,“兩會”先後舉行了兩次“汪辜會談”,對發展兩岸關係、促進各項往來與交流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九二共識”。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大陸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簡稱“海協會”)和台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簡稱“海基會”)在香港舉行的商談中,就海峽兩岸事務性(公證書使用)商談中如何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進行了討論。海協會的基本態度是,海峽兩岸交往中的具體問題是中國的內部事務,應本著一個中國原則協商解決。在事務性商談中,隻要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基本態度,可以不討論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表述的方式可以充分協商。海基會代表提出了表述方案: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還建議“用各自口頭聲明的方式表述一個中國原則”。1992年11月16日,海協會正式致函台灣海基會表示同意海基會的表述方案,並函告了海協會擬作的口頭表述要點: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12月3日,海基會回函海協會,對達成共識未表示異議。自此,人們把此次商談中所達成的以口頭方式表達的“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稱為“九二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