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序章“戰國四君子”及其他(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序章“戰國四君子”及其他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是日本戰國(1467~1603年)末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江戶幕府的開創者,江戶幕府第一代將軍。日本天文十一年(1543年)出生於名古屋附近的岡崎城,父親為岡崎城主鬆平廣忠。德川家康一生三易其名:初名竹千代,後改為元信,又改為元康,最後定名為家康。家康本姓鬆平,德川這個姓是1566年奉敕所改。

日本戰國時期,大名之間為了擴張勢力,戰亂不息。一般來說,年俸十萬石以上則可以稱為大名。大名之間相互吞噬,地處大名領土之間的弱小藩國,為了自己的安全,不得不看大名的眼色行事,處境堪憐。德川家康的父親鬆平廣忠,身處武力雄厚的織田信秀和勢力廣泛的今川義元之間,既不能態度鮮明地傾向於某一方,也無法始終如一地保持絕對中立。

1547年,鬆平廣忠與織田信秀開戰。為了得到今川義元的援助,他迫不得已將六歲的家康送給今川氏做人質,不想在半路上遭今川義元的對手——織田信秀劫持,淪為織田家的人質。不久鬆平廣忠被家臣殺害,今川家派人接管了岡崎城。1549年,德川家康又淪為今川氏的人質,在今川府上結婚生子,直到12年後,織田信秀的兒子織田信長與今川義元交戰,今川義元陣亡,從此今川氏一蹶不振,德川家康才趁機擺脫今川氏的控製,回到了岡崎城。

1562年,20歲的德川家康與28歲的織田信長結盟,立誓要相互幫助,永不背棄。這一聯盟終信長之世,牢固未變。

1568年,織田信長上洛,開始了統一全國的進程。同樣懷有統一天下之誌的武田信玄,也集結了三萬多兵力,意圖進軍京都。在三河國慘淡經營、已擁有相當實力的德川家康,為了配合織田信長的行動,也開始隨著東進。他與織田信長聯軍共同阻擊武田信玄的部隊,但在素來以用兵聞名的武田信玄麵前,德川、織田聯軍在兵力上、謀略上都力不從心,最終在這次“三方原合戰”中失敗。德川家康雖然打了敗仗,德川軍的勇猛頑強卻贏得了武田信玄的欽佩,德川家康也被稱為“海道一雄”。

1582年,事業如日中天的織田信長遭遇家臣作亂,信長在本能寺切腹自殺。在這場動亂中,深受織田信長器重的家臣豐臣秀吉崛起,他以織田信長的繼承者自居,逐漸擴張自己的勢力。而在爭奪織田家勢力中失勢的德川家康,除了繼續鞏固自己已有的勢力之外,也與豐臣秀吉正麵發生了戰爭。

為了籠絡德川的勢力,豐臣秀吉將妹妹嫁給德川家康,又將自己的母親作為人質,以求德川家康與其會晤。最終,德川家康接受了豐臣秀吉的安排,兩大家族逐漸轉變成一種主仆關係。

1590年8月1日,德川家康遷往江戶,開始發展江戶的經濟和政治。他在江戶創建了新的幕府體製,對大名的控製和劃分更加嚴格,江戶幕府時代由此展開。

1605年,德川家康將將軍一職讓給兒子德川秀忠,退居駿府城,但仍掌管軍政實權,人稱“大禦所”。10年之後,德川家康發動了人生中的最後一場決定性的戰爭——大阪(今大阪)之役,豐臣秀吉之子豐臣秀賴和母親澱君被逼自盡,固若金湯的大阪城一片焦土。德川家康實現了真正的天下大一統。一年之後,德川家康病逝,終年73歲。

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1534年出生於日本的尾張國(如今的愛知縣西部),父親是日本戰國時期著名的大名織田信秀。織田信長從小就很粗野,被眾人視為一個沒有頭腦的傻瓜。織田信秀死後,今川義元對新的繼承者織田信長極為蔑視,結果在桶狹之戰中遭到織田信長的重創,陣亡於此戰。

此後,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結成聯盟,勢力急速擴張。

1565年,第十三代將軍足利義輝被三好氏殺害,足利義輝的弟弟足利義昭在幕僚幫助下逃出京都,投奔至越前國的朝倉義景。但是足利義昭發現朝倉義景有討好三好氏的跡象,轉而開始接近織田信長,這是織田信長軍政生涯中的一個重大契機。

織田信長承諾為足利義昭討伐三好氏,並趁機上洛。為實現這個誌向,織田信長與甲斐大名、戰國名將武田信玄聯姻,將養女雪姬嫁給信玄的四男武田勝賴。然而雪姬生下一子後就過世了,織田信長遂讓嫡男織田信忠與武田信玄的六女鬆姬結婚。和親策略被織田信長廣為運用,以鉸接和鞏固領地周圍的各種勢力。

此後,織田信長就以“天下布武”為稱號,擁立足利義昭為第十五代將軍,開始了上洛之行。南近江戰國大名六角義賢、六角義治父子最先對抗織田信長上洛,結果被信長一舉殲滅,六角氏滅亡。此舉震動了京都的三好義繼、鬆永久秀等人,他們懾於信長的實力,不戰而服。其他隸屬於三好氏的人眾也土崩瓦解。半個月時間裏,織田信長摧枯拉朽般消滅了三好氏在京都的政權,足利義昭成為第十五代將軍,織田氏勢力控製京畿,建立了織田氏政權,織田信長圓滿實現了戰國武將們夢寐以求的上洛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