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正文 第96章 中國有幾千萬人的溫飽問題尚未解決(1 / 1)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中國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為世人所矚目。其中最突出的一點是:中國在占世界7%的耕地上,基本解決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吃飯問題。這是一個偉大的奇跡。但是,由於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緊張,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目前還有幾千萬人的溫飽問題尚未解決。

據1994年統計,我國目前有貧困縣812個,大部分貧困戶人均年純收入在200元以下,人均糧食占有量不足200公斤。這些貧困地區多屬偏僻的深山石山區、高寒山區、邊境地區、少數民族地區或地方病高發區。這裏不僅自然資源貧乏,生產生活條件惡劣,遠離城市和交通線,而且人口素質低,經濟基礎薄弱。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一直把加快貧困地區的經濟開發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但是,從總體上說貧困地區的工作在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還有一段適應期。這是因為:第一,國家資金投入十分有限,資金運轉過程中還存在著流失現象。市場經濟的衝擊使許多指令性、計劃性政策很難到位。第二,貧困地區生活條件差、待遇低等現實問題導致人才的稀缺。第三,有些貧困地區政府行為軟化,“等、靠、要”思想沒有從根本上克服。第四,貧困地區開發的產品由於管理、技術低下,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十分脆弱。由於上述種種原因,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存在著幾千萬人的溫飽問題尚未解決並不奇怪。

貧困是全球性現象,在發達國家中也存在,隻是發展中國家的貧困現象更為嚴重一些。中國要解決這剩下的幾千萬人的溫飽問題,一方麵有賴於整個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尤其是農業生產的發展,另一方麵需要在市場經濟規律中尋找脫貧致富的新模式:

第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貧困地區隻有建立一個比較穩固的、健全的基礎設施,才能獲得比較穩定的發展基礎。因此首先要抓好貧困地區的通路、通水、通電工程的建設和農田基本建設,大力發展交通運輸、郵電通訊事業。

第二,繼續采取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為貧困地區的發展保駕護航;大力發展地方銀行,引進和利用外資、社會捐助、股份製等等籌集扶貧開發資金,對資金實行集中管理,使用時要突出重點,提高扶貧效益。

第三,加強對貧困地區的領導,健全扶貧開發機構,搞好扶貧幹部隊伍建設;提高貧困人口素質,抓好人才的培養,其中,要恢複掃盲工作,發展成人教育;發展職業教育,提高農民基本勞動技能和經營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激勵機製,穩定人才,吸引人才;加大宣傳力度,強化科技扶貧意識。

第四,尋找外援、加強橫向聯係與自力更生、苦練“內功”相結合。一方麵,國家要鼓勵、支持到貧困地區興辦開發性企業,組織貧困地區幹群到發達省份參觀、學習,同時確定幫扶對象,簽訂幫扶合同,實行對口支援;另一方麵,貧困地區要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精神,依靠自身努力提高整體“造血”功能。這兩方麵的結合,是治貧的關鍵。

如何實現貧困地區由貧窮到富裕,是全社會共同麵對的重要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出台的以解決溫飽問題為核心的《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為扶貧開發開辟了廣闊的前景。扶貧開發工作做好了,貧困地區群眾能安居樂業,建設一個文明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就大有希望。

(範桂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