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正文 第95章 如何在“公費醫療”中既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又杜絕浪費現象(1 / 1)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我國的“公費醫療”製度是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對工作人員實行“供給製”、“包幹製”的條件下製定的。1951年,當時的國家政務院還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決定對鐵路、郵電、航運及工礦企業等單位的工人和職員實行公費醫療保險製度。職工的醫療費用全部由企業和國家承擔。這體現了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但它也是一種與供給製分配方式相適應的醫療保障措施。隨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逐步向前發展,這種醫療保障措施開始出現了與社會主義時期的經濟環境不協調的問題。首先是因為目前我國的社會主義尚處於初級階段,國家所能提供給公費醫療的資金很有限,難以完全承擔越來越昂貴的醫療開支;其次,人們在醫療保健方麵的要求是無限的。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的需要已由醫治疾病求生存向著生存、享受、智力和體力全麵發展的方麵轉化,對醫療保健的環境和條件有了更高的需求。這就要求更大的資金投入;再則,由於“公費醫療”是完全由國家包下來的按需分配方式,這不但不能控製醫療保健要求的無限性,反而刺激了這種要求,從而造成了衛生資源的極大浪費。有限的國家財政補貼,遠不足於自身的消耗,醫療眼務的價值得不到應有的體現,資源的浪費得不到控製。

誠然,醫療衛生事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有一定的福利性。但是要超越社會曆史發展階段,超越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們的思想水平是不行的。針對“公費醫療”製度暴露出的與我國現階段國情不相適應的諸多弊病,近年來衛生部門進行了各種有益的改革嚐試。主要內容包括:1.“公費醫療”經費部分或全部包幹給享受單位;2.經費由醫院代管;3.醫藥費用與個人不同程度掛鉤。在采取包幹辦法中,有的地方規定,醫院將按商定的“公費醫療”預算標準,撥給合同單位包幹使用,除對重病人全年費用按每人計算開支在500元以上的部分可據實報銷外,一般超支不補,結餘留歸單位使用。與個人掛鉤的辦法是,在病人門診時,自付部分藥費(如20%或10%不等)。通過各種不同的形式,把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的利益結合起來,既改變了吃大鍋飯的狀況,又對克服浪費現象起了明顯作用,真正體現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

1989年3月,國務院決定在吉林省四平等一些城市進行醫療保險製度的改革,強調改革必須以保障醫療、克服浪費為目的,核心是要積極穩妥地推進各種醫療保險製度的實行。通過建立“公費醫療”基金,在增加工資、改變工資結構的基礎上,實行公民的醫療投保,從而既減輕國家和企業的負擔,又能使更多的人享受到全麵優質的醫療服務,充分體現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

(李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