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正文 第99章 如何使兩代人更好地溝通理解(1 / 1)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在家庭裏女兒與母親意見相左,父親與兒子互不理解,在社會上老一輩與青年一代常有不同的價值判斷,這在當今時代已是普遍現象。這種現象,在西方有的學者稱之為“代溝”,在我們看來,可以稱為“代際差異”,主要表現為兩代人之間在觀念形態和行為方式上的差異。

兩代人的差異是人類世代交替中的客觀現象。與其他任何事物一樣,代際差異都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古代社會代際差異就存在著,如我國自古就有“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說法。唐代劉希夷寫過一首詩,叫《代悲白頭翁》,說:“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反映出後輩與前輩有所不同,這種不同包含著後生的見識、膽略、技能等各方麵,與前輩都會有差異。後浪聽以要推前浪,也反映了後輩與前輩有不同的地方,這種“不同”就包含著思想觀念、心理行為的不同或差異。社會在發展變比,而發展變化的現實又總要反映到人類世代關係中來。在封建社會,生產力低下,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社會發展緩慢,代際差異隻在一定範圍內存在,隻有量的變化。一旦社會形態發生根本性轉變,如從封建社會轉變為資本主義社會,或者當社會生產力有了重大突破,如工業由簡單手工操作到使用機器的社會化大生產,這時兩代人的價值觀念、心理和行為就會有較大差別,就會出現傳統觀念和現代觀念、傳統行為方式和現代行為方式的差異和衝突,世代之間的差異就會由量變產生一個新的飛躍,發生質變,並在質變的基礎上產生新的暈變。如西方工業化社會的出現,中國新文化運動,都使得傳統社會的價值觀念被動搖和打破,兩代人的思想、信念、心理和行為方麵的差異,在新質的基礎上,又產生著新的量變。

為什麼在人類社會中會有世代之間的差異?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社會處於不停的運動變化之中,人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這種現象必然反映到世代關係中來。新的一代來到世上,在對前輩傳統文化的學習繼承中,總會有自己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文化教育的發達,生產力的發展,環境的變遷,每一代人的社會活動,或多或少會有變化,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繼承,也就會有不同,以至產生代際差異。從青年的思想特點看,青年人思想活躍,好奇心強,有創造熱情,敢想敢做。因而,在青年中常常萌發一些新的思想觀念,新的審美觀念,以及新的人生價值觀念,與前輩發生差異。從青年的需求看,由於青年在就業、婚戀、文化教育等方麵有著自己的特殊利益,而這些特殊利益的滿足,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標準。因此,在新的一代中,往往會形成與父輩不同的價值取向,產生新的追求,這也是產生兩代人差異的一個原因。

代際差異有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之分。當代際之間的差異反映為新舊兩種思想、觀念的矛盾和衝突時,這種差異有助於促使社會陳舊事物的衰退,促使新生事物的發展,就可以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一個因素。如果兩代人因缺乏必要的溝通和理解,以至產生誤會,互相指責、埋怨,使之產生內耗,甚至造成對立,則隻能對社會起消極作用,無助於社會的進步。

在兩代人的關係中,雖然存在著差異,但大量的、主要的是兩代人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協同,團結合作。這是因為兩代人的相互銜接是社會得以延續發展的前提,兩代人的團結協作是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的重要保證,兩代人的相互協調是社會穩定的重要條件。

兩代人的協同合作對現代化的進程是有現實意義的。如何使兩代人協同合作,就有一個兩代人相互溝通和理解的問題。對於這一點,有一個長輩正確對待青年人的問題,也有一個青年人正確對待長輩的問題。從長輩來說,往往具有豐富的社會經驗,是社會的中堅力量,對於青年一代自然負有教以傳統、授以知識、示以榜樣的義務。此外還有扶持愛護青年一代的責任,要善於發現和肯定青年中的新生事物,采納青年中積極的思想和合理的建議。從青年一代來說,青年人精力旺盛,勇於創新,是社會的新生力量。但青年人閱曆比較淺,缺乏社會生活經驗,因此青年人要尊重長輩,向長輩學習,繼承長輩的優良傳統。總之,兩代人之間要相互溝通理解,就要彼此尊重對方的思想感情和行為習慣,相互學習。對於非原則性問題,不必互相幹涉,可以求同存異,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

(樊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