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正文 第24章 曆史需要細看 (6)(3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蘇軾泄題

宋代的監考製度已經比前期嚴格了,但文人之間相互照顧還是有的。傳說元祐中,蘇軾主持禮部考試,在舉行考試之前,托人將一篇文章送往李廌家。而李廌恰好有事外出,他的仆人將蘇軾的文章放在桌子。送書信的人離開不久,章惇兩個兒子——章持、章援來李家拜訪,看見放在桌上的文章,喜出望外,拿回去認真揣摩。李廌回家之後,不見蘇軾的文章,心中悵惋不已。考試時,試題果然與蘇軾所寫的文章十分類似。章持、章援模仿蘇軾的文章揮筆而就。而李廌則表現不佳。

四 近代史上的退步之朝

皇權膨脹的副作用——太監

西方在近代史階段走上了一條發展工業的道理,成為世界的中心;而一直為文明大國的中國,此時也進入了明朝,從1368年至1683年,三百多年的時間裏,中國卻慢慢落後於西方,特別是在政治製度方麵,比之唐宋更是大大退步了。

錢穆最反感別人說中國傳統政治是專製獨裁的,但他卻說:“這一說法,用來講明清兩代是可以的。”漢、唐、宋諸代,相權還在製約著皇權,隻是比重有所不同。但是到了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宰相正式從中國政治製度中消失了,此後清朝也沒有宰相,明代宰相的廢止,就是政治的一大退步。

據正史記載,明代開國之初有宰相胡惟庸,胡惟庸因自恃與朱元璋一起南征北討多年,在位居宰相之後,驕橫跋扈,結黨營私,並且派人暗中招兵買馬,準備謀反。後來被明太祖發現,將胡惟庸處死。胡惟庸死後,他生前誣陷忠良、貪贓枉法的諸多罪行都被揭發。明太祖大為震怒,從此廢止宰相,不再設立,並告誡子孫永遠不準再立宰相。

三省之中,明太祖廢去中書門下兩省,隻剩尚書省,但沒有設尚書令和左右仆射,由六部分頭負責,就叫做“六部尚書”,等於升本司為部長,六部首長,各不相屬,這些尚書都是最高官階的二品大員。

此外有一個都察院,前身是禦史台,專掌全國各事的彈劾糾察。還有一個管理章奏的通政司,一個主平反的大理院,這三個部門加上六部,合稱“九卿”。刑部尚書、都察院、大理院合稱“三法司”,朝廷一切重大司法案件,由三法司會審。這九卿互不相幹,都直接隸屬於皇帝。

經過這樣的改變,一切大權就集中到皇帝。皇帝一個人當然管不了這麼多事,就有了秘書處,稱為內閣。皇帝的秘書就是內閣大學士,這些人的辦公地點都在內廷,所以這些人又稱為“內閣學士”或“內閣大學士”。內閣學士官階五品,在朝廷上地位不高。上朝排隊,大學士的朝位在尚書的下麵。

這些內閣大學士,在太祖時,主要是皇帝的顧問,幫忙執筆傳旨,沒有什麼決定權。

北京故宮主體建於明成祖永樂年間,體現著當時皇帝的辦事規模。前麵三大殿是朝會之所,後麵如乾清宮等,由皇帝住宿。他天天要到前麵來辦公,距離相當遠。加上北京多風幹燥,秋冬春三季都相當寒冷。而皇帝上朝一般都要在日出前,天不亮就朝會,皇帝須黎明即起,等到太陽出來便散會。

一般官人多半住宮外,上朝路遠,騎一匹馬,帶一個仆人,掌一盞燈籠,四更五更就要去。到了紫禁城,仍準騎馬的隻有少數幾個人,多數要下馬走進朝房,靜候皇帝上朝。那時也沒有暖氣,有些木炭火,擺在空空的屋子裏麵,沒有什麼取暖效果,上朝的條件很艱苦。

明製一天要早朝、午朝、晚朝三次,有時候還要專門到禦門陽台上,讓老百姓也可以見麵說話。明太祖是開國皇帝,以前在皇覺寺做過和尚,粗活兒累活兒都幹過,這樣上朝自然不在話下,他的兒子明成祖朱棣也還是親手打天下,搬到北京以後凡事親曆親為。但再往後的皇帝,長在深宮,就趕不上老祖宗有精神有活力了,天天出來上朝見群臣,都是一個很難的任務。今天的事情推明日,群臣們的問話也無辭可答,後來皇帝就隻有偷懶,把政權交付內閣,閣權慢慢地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