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章 前言(1 / 1)

前言

曆史又火了。萬曆年間的舊事有了新說法,曾經老朽的四書五經上開出了新花樣,“國學”成了一個時髦詞彙。隻可惜,在這樣一片熱鬧繁華的景象中,少了錢穆先生對曆史所懷有的那一片溫情和敬意,多了西方人看曆史時的“客觀”和“冷靜”。

但西方的曆史怎能和我們自己的曆史相提並論。

西方人的曆史裏,希臘亡了羅馬興起,羅馬亡了北方民族興起,種族在更換,地域在變化,古代的羅馬人不懂希臘,今天的歐洲人又不懂羅馬。直到現代的英美國家興起,他們才開始好奇曆史,但終如秦越之人相視,飲飽肥瘠不相關。西方人對父母長輩直呼其名,對曆史,自然有一種置身事外的本能。曆史之於他們,與生物、化學等等一樣,甚至還沒有它們耀眼。

但中國人讀中國史,卻一直附隨著一番對於自己民族生命的甚深情感。曆史積累越深,民族情感越厚。三千年前周公作《西周書》,兩千五百年前孔子作《春秋》,為此下的中國人共同推崇,《西周書》與《春秋》,成為中國史書的經典之作。一部《春秋》之後,多少人用一生去解讀孔子的用心。

中國曆史源遠流長、積厚流光。中國人尊重曆史,勝過企懸將來。有過去,才有將來,如同隻問耕耘,不問收獲;前人種樹,後人乘蔭。但是在我們這一代,曆史遭遇了“滑鐵盧”。

胡適讚歎著西方的強盛,批評中國傳統的惰性實在太可怕了,我們應該“全盤西化”;魯迅亮出匕首和投槍,向吃人的封建社會呐喊,他告誡青年要“多讀外國書,少讀書甚至不讀中國書”。此後,線裝書應該被扔進茅廁,文言文要從地球上消失,我們要趕超英美……人人唯恐避舊思想、舊文化之不及。

但錢穆說:“你們大家盡在那裏講中國的壞處,我不得不來多講一些中國的好處。”

“我們的箭頭刀鋒盡向著自己,對自己總是敵意多,善意少,攻擊勝過了引發。”

“我們今天說中國古代,都隻是一個封建社會,一套專製政治,全要不得,一口氣罵倒了,沒有了。但不是沒有了中國古代,卻是沒有了我們各自的聰明和知識。”

曆史如同水流。溝澮之水,易滿也易涸;但長江大河蜿蜒千裏,永不枯竭。如果沒有上流的浩大,何來下遊的深廣?中國以農立國,深識水性。遠古有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秦代有李冰造都江堰,迄今兩千年規模不變。人性猶如水性,治人猶如治水,善防善導,才能融彙團結成一個大民族。

梁啟超也曾不遺餘力地介紹大量西方學說。但是遊曆歐洲之後,他才發現一切沒有想象中的美好,轉而主張光大傳統文化,用東方的“固有文明”來“拯救世界”。

對待曆史,曾經有人心灰意冷、有人決絕放手、有人始亂終棄,唯有錢穆,他帶著誠懇的心讀曆史,並在曆史中找到了中國人的信心和傲骨。

現在是一個需要中國爆發的時代,但是在爆發之前,讓我們靜下心來,聽一聽錢穆說史,重新認識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