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9章 老故事,新想法 (1)(1 / 3)

第六章 老故事,新想法 (1)

你們都說中國的壞話,無怪我要多說幾句中國的好話。錢穆一開始就說清楚,他要替中國曆史辯護。中國有世界上最寶貴的價值觀,中國有最開放的政治環境,中國的守時講法,中國曆史不是封建社會……這些觀點不僅外國人會質疑,就連我們自己恐怕也不跟盡信。但看完錢穆的話,卻又不得不信。

一 答史學疑惑

假如中國獨立富強了

“假如有一天,中國人又獨立自由了,國勢興隆,幸福康樂,過著舒服痛快的日子,那他們將怎樣打算呢?他們會又想做些什麼呢?”

錢穆先生耳聞目睹了中國上個世紀百年來的遭遇:先是受人壓迫,後又自相鬥爭,可謂內憂外患、痛苦已極。在這種情況下,他發出了上麵的疑問。這個問題似乎就是在問今天的我們,他所說的“獨立自由”、“國勢興隆”,不正是我們的今天嗎?我們有什麼打算,又想做什麼事情?

或許,我們今天想做的事情太多了,不知道錢穆老先生,對今天的中國會不會滿意。在他看來,要知道後來的中國人,也就是我們會做什麼,就要看中國文化本來是在向哪一條路走,也就是我們國家民族文化內在的性格。

中國文化傳統有它的希望和目的,隻是隱藏在五千年的曆史中。這五千年的曆史,猶如一段生命。如果將一個人的生命分段來看,我們可以說他的第一時期是幼年在家期,第二是青年求學期,第三或是從事革命期,諸如此類。通過對他前期的分析,我們就可以知道他曾希望做些什麼,又完成了哪些。錢穆也將中國文化史分成幾期,來看它循著哪一條路走。

錢穆把中國文化從有史起到他生活的民國止,分為三期。秦以前為第一期,秦以後到唐為第二期,唐以下到晚清為第三期,現在則是第四期開始。這樣的分法,也基本符合我們對曆史的把握習慣。

中國文化和歐洲文化比較,好像兩種賽跑。中國是一個人在跑馬拉鬆,而歐洲則像是接力跑,一麵旗從一人手裏傳遞到另一人,不斷替換。從歐洲的曆史來說,那麵旗先由希臘人傳遞給羅馬,再由羅馬人傳給北方民族,現在是在拉丁條頓民族手裏。還有人認為,說不定那麵旗會由斯拉夫民族接去。而且這麵旗,並不是歐洲自己原有的,是從埃及人手裏接來的。

所以中國文化和歐洲文化相比,有兩點不同。第一,從時間上講,中國是由一個人自始至終的跑,而歐洲是多人接力。第二,就空間來說,歐洲文化,從希臘雅典,向四周發散。後來羅馬代興,文化中心便搬到羅馬,由羅馬再向四周發散。因此他們的文化中心,也從一個地方另搬到別一個地方。到近代列強並立,文化中心也就分散在巴黎、倫敦、柏林等地方,再由這幾個中心各自向四周發散。所以西方文化,常有由一個中心向各方發散的形態。而且這些文化中心,又常遷移,就造成了文化中斷的現象,在這裏告了一個段落,然後在別處再來重演。

錢穆的說法是否屬實我們之前已經討論過,但是在中國文化分析上,他的說法比較中肯。他認為中國的文化一擺開就在一個大地麵上。

如當時齊、晉、秦、楚各國,散居四方,而文化水準一般都很高,而且可以說是基本上是一色的。當時的長安,是漢代中央政府所在地,人比較集中,但不是那裏是漢代文化的泉眼,我們很難說某一地點是中國文化的中心。而歐洲文化則由一個中心傳到另一個中心,像希臘傳到羅馬,再傳到東羅馬。因此西方文化可以有幾個中心變換存在,也就有地域性,而中國文化則沒有地域性存在。

把西方文化來和中國文化一比,就可以看清楚我們自己的文化發展,到底是怎樣的脈絡。中國文化的第一個時期,沒有地域性,並且一直延續,薪火相傳,慢慢進入了第二個時期。

錢穆所說的第二時期的最大貢獻,也是一個傳統的政治體係。錢穆專門從漢、唐、宋的政府組織、選舉製度、經濟政策、兵役製度等方麵來討論中國傳統政治的一個大的架構。並認為,漢代的政治政策,是“極敦厚,極篤實”的,它的地方政權建設得最出色,而唐代的中央機構最像模像樣。宋以下,一切政治社會規模,都逃不出漢、唐成規。錢穆並大膽地推斷,今後中國的政治社會,恐怕依然逃不掉漢、唐規模,在政治的一統性、社會的平等性方麵,漢、唐的大規模永遠值得我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