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3章 老故事,新想法 (5)(1 / 3)

第六章 老故事,新想法 (5)

宋太祖時候,他要任命宰相趙普,但是沒有原來的宰相簽名就不行,最後商量了很久,才達成一致。宋代的相權比唐代要降抑。宋代的皇帝在頒布詔敕上,獲得了更大的發言權。但這並不是說宋代皇帝便可獨裁專製。

當時皇帝要立一個後妃,宰相李沆把詔書燒了;皇帝不根據宰相的建議書,由內降出命令,被宰相杜衍退還了。這些故事,在宋代曆史上不在少數。直到蔡京當宰相,他才開始“奉行禦筆”,這是說,宰相不再自己出主意。蔡京是中國史上典型的權臣與奸相,不過縱然如此,皇帝的命令依然須由蔡京蓋上宰相印,才能正式執行。

但宰相也不能是獨裁宰相。

王安石當宰相時,要擢用一新官,負責起草命令的人不同意,把宰相手條退回了,自請辭職。宰相答應他辭職,第二第三個負責人照樣把宰相手條退回。王安石固執己見,繼續把這些負責起草人罷免,前後七八個,沒有人肯為宰相正式起草,終於臨時覓得一個代理官把此手續完成了。這並不是王安石寫不出來,而是中國傳統政治在法理上的職權規定。當時人都反對安石,王安石的新政也多半失敗在他的剛愎自用的姿態上。

明代,明太祖在中國傳統政治史上,做了一件創古未有的大翻案,那就是正式下令廢止宰相,改用內閣大學士。照法理論,內閣大學士的身份決非真宰相,但當時實際情形,內閣大學士卻漸漸變形站到以往傳統宰相的地位上去了。但有人若以大學士身份而真正執行宰相職權,那在明代的政治法理上講是越權的,張居正便吃了這個虧。

近代中國人,一麵高唱要模仿西方法治精神,一麵又崇拜西方的所謂變法事業,於是高捧王安石和張居正,認為他們是中國第一流的大政治家,而把當時反對方麵全罵為黑暗守舊頑固。錢穆認為,這樣的評價不公允,因為王安石和張居正,都是破壞了政府職權劃分的人,說到底,他們沒有建立好、維護好一個可以行之有效的政治體製。

清代政治真是一種君主專製的政治,但中國傳統的政治觀念以及政治習慣,還是在當時龐大的政治組織中存在,使滿清政權,也不能把以往傳統全都推翻。因此還有許多不能由清帝專製來推動行使。滿清尚且不是近代人所說的黑暗萬惡的封建腐朽社會,更何況以前還有著宰相政府的朝代呢。

曆史注腳:

真正的封建社會

在錢穆看來,要說中國曆史上真正的專製政治,除了元,清代是第二個。清代內閣大學士閑置了,把皇帝辦公廳改移到皇宮內部南書房軍機處。皇帝重要命令直接由南書房軍機處發出,可以直接發給中央乃及地方各機關各行政首長。而這在曆代都是不可能的,政事必須要公議才能執行。清代把封駁權取消了,等於皇帝獨大,這才是封建的專製。

王安石的負麵影響

林語堂在寫《蘇東坡傳》的時候,提到了宋朝的禦史台和諫官。雖然他們沒有任何法律保護,但他們自認為應當隨時向皇上直言政策的得失,而一般來說,皇帝也自認為應該接受這種監督和提醒。直到王安石鐵腕變法,禦史台的職員被大量裁減分配,破壞了監督組織的信心,人們反對變法的心聲才日盛起來。也就是這個時候,知識分子又回到不談國事的狀態中去研究學問了。

最懂政治的中國人

中國人的政治才能實應遠超於外國人之上。

這是錢穆先生在總結中國的傳統政治時下的短語。這不是盲目地誇耀,什麼懂政治和懂音樂、懂種田一樣,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這隻是我們的民族性格使然。也可以說,作為一個中國人,想不關心政治都難。

比如說,我們的傳統倫理,不僅要求我們在家孝順父母,更大的倫理,應該是能治國、平天下。中國人的傳統政治,也在這大倫理當中。我們這樣一個大統一的國家,可以直傳四千年直至今天,其中有多少政治思想可以說,有多少農民起義、忠臣殉國的典故可以講。但是在五四運動前後的那個幾十年中,我們今天所最看不起的,便是自己的傳統政治。

我們曆史上沒有專門的純理論的政治書,但是我們有《唐六典》這樣的史書。書中對當時政府各部門、各組織的政權及人事分配,均有詳細規定。這本書成為中國曆史上行政法規的巨典,此後宋、明、清各代,均奉為圭臬。千餘年來,國家推行政務,大體以此書為典範。

中國曆史上關於政治製度方麵有兩大名著,一為《周禮》,另一本即是《唐六典》。但是《周禮》為中國先秦時代人的烏托邦,是一種純理想政府,也可以說是一部理想的憲法。而《唐六典》一書,是對唐玄宗當時的具體事實與現行製度的記載。將政治理想全部製度化,而沒有絲毫理論的痕跡,隻見具體而嚴密的客觀記載。我們讀此書,便可想見中國古代人的政治天才,不落於空談玄想,而能把一切理論化成具體事實而排列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