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3章 老故事,新想法 (5)(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隻由《周禮》而演進到《唐六典》,這一步驟,也可認為是中國政治曆史上極大的進步。製度的背後,都應有理論和思想。一切製度,決不會憑空無端地產生。若我們忽略了中國以往現實的政治製度,而來空談中國人以往的政治思想,決無是處。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傳統的中國人注重政治,並不在於寫了多少的政治理想。上層的官員都不愛寫理論書,下層的平民就更不在這上麵花心思了。我們關注政治的方式,來自於一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態度。

中國人政治意識之強,不僅表現在對社會體製的探討,各階層的人士學而優則仕,走上從政的道路這種觀點上,還在於國家意識形態滲透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使廣大民眾潛移默化地接受政治教化。

生活是實實在在的,一飲一食,一衣一帽,莫不有具體生動的樣式和內容,在中國的衣食住行、節日喜慶、休閑娛樂、日用器物,背後都有一套政治的理想和主張。

東漢的班固在《白虎通義》中提出衣服的概念,認為是聖人製作衣服,不僅是為了防寒蔽體,更重要的是“表德勸善,別尊卑也。”一身衣衫從質料、色彩、款式、花紋無不被曆代禮製所規範,賦以涵義,成為倫理政治的圖解和符號。皇親貴戚、官員士大夫、農民工商,穿靴戴帽都有明文規定,在戲曲舞台上演員的著裝有個不成文的規則“寧穿破,不穿錯”,這種思想,也是政治嗅覺使然。

從理發梳頭到國家大事,聯係它們的就是一種政治頭腦。政治對我們來說,絕對不是小事。

再比如說故宮建築群,其中就有很大的政治學問。以宮城、內城、外城組成的三重城,居京都的中央地帶,三大殿如土形,喻以君臨天下,左祖右社;東西兩側建築物對稱分布,由近及遠形成中間高兩邊低的格局。城市居民的房屋都是圍繞紫禁城中軸線建築,其高度和規模按等級循序遞減。這種左右對稱、高低有序的組合,實際上是政治格局的延伸。平民百姓家居的四合院也是如此,那種東西南北四向所構成的封閉院落,以廳堂為中心,正房、偏房,主次分明,上下嚴整,這種布局體現的是家長製中尊卑有別,貴賤分明的人際關係。所以這四合院從形式到內容,也是封建家庭倫理的展示。

一部《紅樓夢》,人人讀出各自的道理,有人將它闡釋為世家大族由盛而衰的百科全書,也屬微型的政治小說。日常的生活,總是被賦予了太多的教化意義,而政治意義,更是其中之首。對於一個國土麵積如此廣大的統一國家來說,如果政教做的不到位,便很難維持一個持續的大一統的局麵。

曆史注腳:

頭發政治

明代男子常見的發型是將頭發盤在頭頂,蒙上巾帕,稱之為“一統天下”;清代男子與此相反,在頭上剃去四周的頭發,留下中間,梳成一條辮子,垂於腦後,寓意“削平四周,留守中原”。趙武靈王因為推行胡服騎射,而遭遇殺身之禍;明清易代之際,“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鬥爭演變成一場民族矛盾。

過於敏感的政治頭腦

美國拍了動畫片《功夫熊貓》,有人就用常見的“政治頭腦”去解讀這部作品的寓意。認為主角熊貓是在暗喻中國無疑。片中的熊貓人高馬大憨態可掬,是一隻鴨子的兒子,仔細想想,這隻熊貓就像現在的中國,幅員遼闊(龐大身軀),有著光榮的傳統和曆史(功夫大師的美夢),精神空虛(傳統和信仰的迷失),碌碌無為(隻能做世界工廠,提供廉價勞動力。)……這種分析方式,隻可做為大家娛樂的話題,不能當真,不然就該說我們的政治頭腦衝淡了我們的幽默細胞了。

科考,大國的選舉方式

為慶祝18世紀的到來,“太陽王”路易十四在法國凡爾賽宮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舞會。當上流社會的顯貴命婦們到場後,隨著一陣音樂響起,隻見國王竟身著中國式服裝,坐在一頂中國式八抬大轎裏出場,全場頓時發出一片驚歎聲。這場由奧爾良公爵策劃的“中國式”舞會,其實隻是當時18世紀流行歐洲的“中國熱”的一個片段。

在略微了解了中國的思想之後,啟蒙思想家狄德羅說,和孔子相比,荷馬簡直就是一個糊塗蛋。“中國熱”不僅是中國的絲綢、瓷器大壽貴族的擁戴,中國的文化和製度也受到西方的好評。在官僚製度方麵,歐洲當時實行的是貴族世襲製,到18世紀,中國以科舉為特色的文官製度為平民進入政壇提供了理想的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