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正文 第二章 常見淡水魚(四)(1 / 3)

血紅龍

原產地及分布:印度尼西亞的加裏曼丹、蘇門答臘、馬來西亞等地

科名:骨舌魚科

選購要點

在選購時,留意尾鰭、背鰭和腹鰭是否均為紅色。胸鰭應該是淡紅色的,身上應該有淡綠色或者粉紅色的光澤,鱗片帶有亮度。觸須和唇不是紅色便是粉紅色。成魚的色彩,隨著魚齡的增加而分段顯現。但是,血紅龍的色彩會比較早地顯現;而辣椒紅龍的則出現較遲。

血紅龍的眼睛一般較小,魚體也較細長;而辣椒紅龍則身體較寬,鰭和眼較大,嘴部突出以及尾呈菱形。一般來說,辣椒紅龍的身價通常會比血紅龍高。

混養指數

能與紅龍魚混養的魚有泰國虎、淡水缸、火箭、金菠蘿、皇冠九間、飛凰等大型慈鯛科及鯰科魚類。但體長不應超過龍魚全長的一半。這些魚屬於中下層水域的魚類,而龍魚屬於上層魚類,因此可以互不幹擾,混養在—起。

飼養適應性指數

飼養不難,適合有一定經驗的觀賞魚愛好者飼養。

繁殖方法

采用半自然生態模擬法,在室外水池中一次混養10—20對成熟紅龍魚(至少50厘米以上)。並且在水池中混植一些半挺水植物供自然配對的紅龍魚在產卵時築巢。保持微水流狀態。日常以冷凍魚餌或魚漿喂食。在水色控製上,盡可能不使水色泛綠,否則寄生蟲與缺氧問題極易困擾此類大型魚。每年自10月底至翌年3月初,是紅龍魚旺盛產卵期,尤以11—12月份為產卵高峰。在溫度24℃左右大量充進新鮮水,可刺激雌魚排卵。

通常在產卵後約14天,趁小魚已經逐漸孵化之初,便從雄魚口中搖出仍帶著卵粒、剛孵化的小龍魚,成功率可以提高到80%以上。一對成熟的紅龍魚,通常一年可以繁殖1—2次,每次產卵50—80粒。雄魚含卵一次一般在30枚左右。紅龍魚幼魚成長1年左右,即可生長至近1000克左右的中等體形。

紅龍魚的色彩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燈光和固定的顏色對龍魚具有誘色的作用。可利用紅光燈和深色背養進行誘色。

水溫比較適宜於紅龍魚紅色的沉積。弱性和穩定pH值也利於紅龍發色。在飼養水中加入當地的原水,並放些幹,可激發紅龍發色。

紅龍魚的發色期很長,如想讓紅龍發紅色又帯綠色,就要有耐心。在養成綠皮紅龍魚的“綠”之前,要經過成長階段的金黃色或橘紅色,等到呈現綠色底時再喂些含蝦紅素(如蝦肉)及胡蘿卜素的食物,就會逐漸變紅。

此外,飼養血龍魚如補充蝦紅素及胡蘿卜素能激發出鱗片中的紅色素。辣椒紅龍在幼魚及亞成龍階段不能使用植物燈及具有發色作用的食物來喂食,為這種養法會使龍魚的底色變深,此時要耐心等待,當綠底色深了以後,再增加一些蝦紅素等增色食物來投喂,自然就會變紅。

過背金龍

原產地及分布:印度尼西亞的加裏曼丹、蘇門答臘、馬來西亞等地

科名:骨舌魚科

形態特征:

金龍魚有兩種,即:過背金龍和紅尾金龍。過背金龍和紅尾金龍非常相似,特別是幼年時,幾乎無法將它們區別開,但隨著不斷地生長,兩者之間的區別就越來越明顯。例如,過背金龍的金色越過第5排鱗片,就有從背部向兩邊彙合的趨勢。而紅尾金龍的金色不會越過第5排;過背金龍後三鰭的基部有許多非常細密的鱗片,且排列整齊。而紅尾金龍的相同部位隻有很少幾片金鱗。

成魚體長160厘米。過背金龍背部和下巴呈金亮色,嘴形比較尖。體長10厘米時,鱗片金黃色中帶有綠色,鱗片的亮度從腹部往背部算起可達到身體的第四排,這時的魚鱗框是粉紅色中帶金黃色。到了成年,就看不到粉紅的魚鱗框了,看到的隻是金黃色的魚鱗框。而且,鱗片的亮度從腹部往背部算起可達到身體的第五排,如果是特別名貴的過背金龍,緊臨頭部背後的背部鱗片也應為金黃色,甚至連腹部的鱗片也為金黃色。但是,背部和背鰭上半部最好為深藍色,這才是特別好的上品過背金龍。過背金龍又分為金底、藍底、野生藍底、紫藍底和綠藍底等多種。

紅尾金龍

成魚體長60—90厘米。頭型比過背金龍尖,下巴呈銀亮色,眼線比較短。其鱗片的亮度到第四排,絕對不會到達第五排(但可能會有噴點)。在10厘米左右時,紅尾金龍的鱗片是黃色中含有粉紅色,鱗框帶些綠,與過背金龍相同。尾鰭鯁骨有6支,帶黑色。15厘米左右時,黑色變淡逐漸轉紅,魚體越大紅色越深,且上半部會呈黑色。20厘米左右時,鱗片差別較大。生活在水體上層。性格比較溫和,喜歡與人親近。屬肉食性。

選購要點

注意看背鰭和尾鰭上端1\/3的部分有無黑色或深褐色;尾鰭其餘2\/3的部分、臀鰭和腹鰭則應該是橙紅色,胸鰭盡可能為半透明的,鱗片應閃閃發光,熒光燈側麵照射,鱗片應發出藍紫色的光。紅尾金龍帶有金色的鱗片隻長到第四排,而過背金龍的卻能夠長至第五排。過背金龍的鱗片無論什麼時候都會比紅尾金龍的閃亮耀眼。

當這兩者並列的時候,過背金龍看起來無疑會比較燦爛耀眼。過背金龍在轉彎的時候,其強烈的底色,不管是藍色、綠色或金色會顯露出來,紅尾金龍的底色也會在轉彎時顯露,但深度遠不及過背金龍。

混養指數

龍魚是上層魚,可與鯰魚等混養;另外,金龍魚還可與火雞、泰國虎等混養。

飼養適應性指數

飼養易,適合有一定經濟條件者飼養。

繁殖方法

選擇用來繁殖的親魚必須具備以下條件:體質健壯、無病、無傷殘,色澤豔麗、晶瑩、品係純正,鱗片光滑整齊,遊姿穩健,各鰭完整無缺陷等。親魚可按一雌一雄的比例,以保證精子數量充足,提高受精率。雄魚最好選6—8歲、體長50—60厘米的。雌魚一般要求7—9歲、體長40—50厘米。龍魚產卵時千萬不要驚動它們,否則雄魚不肯釋放精子,影響魚卵的受精。所以在這一段時間內,特別要給龍魚創造絕對安靜的環境。因為環境變化將導致龍魚受驚,甚至會把所有的卵吃掉。保持水族箱安靜環境的方法是,可用紙遮住一部分陽光,並適當加強照明。產卵時間是白天,一般為10時左右,但到15—16時還有龍魚在產卵。龍魚是口孵魚,魚卵受精後,雄魚即將一粒粒魚卵含入口中,1條雄魚1次能含卵40—50粒。雄魚將魚卵含在口中後,嘴常蠕動,或者搖頭,以便身體平衡。此時雌魚擔任守衛,將胸鰭水平張開,形成一種獨特的防衛姿勢。孵化時水溫維持在26℃—28℃。經過60天左右,魚苗開始在雄魚的口中遊進遊出,長6—8厘米。這種進進出出的行為會從產後60天前後一直持續到90天左右。

將撈的魚蟲立即倒入盛有清水的大魚缸中,接著用大布兜子將魚蟲撈至另一個盛有清水的魚缸內,如此反窗3—4次,待將汙泥濁水—差洗幹淨後,魚蟲的顏色也由剛撈—時的醬紫色變為撈過後的鮮紅色時,即可用來喂。將蟲從一盆撈至另一盆時,剛開始密度大,應用大布兜子,以後魚蟲教量漸少,則改用小布兜子。

鯉科,也稱中國金魚,原產於我國。現在世界各地均有養殖。人工培育的金魚在很長一段時間體色都為全紅色,後來才出現花斑和白色的變異。

形態特征:

金魚是由野生鯽魚培育而來,人工培育的金魚在很長一段時間體色都為全紅色,直到1214年時才出現體色有花斑和白色的變異,但體形仍如野生鯽魚。後來金魚開始進入盆養時代,魚的活動範圍縮小,加上充足的餌料,使魚體逐漸變得短圓。原來主要作劃水運動的堅挺的單尾鰭和胸鰭退化並發展成寬大、柔軟的四開雙尾,其功能變為在靜水中平衡身體。依品種不同,最長可達50厘米。

中國金魚有草種金魚、文種金魚、龍種金魚、蛋種金魚和龍背金魚等五大品係。

草種金魚

草種金魚是最原始的金魚,形狀與鯽魚極為相似,魚頭尖而狹長,體呈紡錘形。體色為紅色,也有的呈銀白花紋圖案。該魚的適應性強,食物廣泛,色澤鮮豔,最適宜飼養。草種金魚分為金鯽魚、草金魚和紅白花草金魚三類。其中金鯽魚是最古老的品種,其尾鰭較短,單葉,呈凹形,全身橙紅色;草種金魚遊動快,性格活潑,魚體健壯,很容易飼養。

文種金魚

文種金魚頭有寬、狹兩種。體形短而圓,頭嘴較尖,腹圓膨大,眼小平直。有些品種頭部有厚實肉瘤,鰓蓋有正常與翻鰓之分,鱗片有正常與珍珠鱗之分。文種金魚體形短,頭嘴尖,腹圓,眼小平直,不凸於眼眶外,有背鰭和四開的大尾鰭,猶如“文”字,故稱“文種魚”。體色多為紅、紅黑、紅白、藍色、紫色及五色花斑等。變異品種有:帽子翻鰓、帽子絨球、帽子球翻鰓、紅龍睛珍珠、五花龍睛珍珠以及紅珍珠翻鰓水泡。

帽子金魚

又叫高頭,體短而圓,頭較寬。頭頂長著厚實的草莓狀肉瘤堆,從肉瘤堆的生長部位和發達程度,可分為獅子頭型和鵝頭型。以體色還可分為紅帽子、紫帽子、藍帽子、黃帽子、紅白花帽子、紫藍花帽子、墨紅花帽子、五花帽子、軟鱗紅白花帽子、紅頭帽子、黃頭帽子和朱砂眼黃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