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正文 第四章 常見熱帶魚(二)(3 / 3)

紅玫瑰魚喜在水下活動,性情活潑而溫和,宜在水族箱中成群飼養。它喜歡弱酸性軟水,在24℃~28℃的水溫條件下生長良好。能吃多種餌料,尤喜食水蚤、孑孓等動物性餌料,很容易飼養。

紅玫瑰魚雄魚體色豔麗而成玫瑰紫色,雌魚則是杏紅色,人工繁殖較簡單,選擇長40厘米的水族箱,注入幹淨的老水並兌入1\/3的蒸餾水,種幾束水草或放幾束棕皮,保持水溫26℃,傍晚時分放入一對事先選好的親魚,在昏暗的環境中,親魚很快就追逐產卵,通常產卵200粒左右。親魚繁殖活動結束後撈出,讓受精卵在繁殖箱中孵化,由於卵極小,孵出的魚也很小,孵化期約一天,孵出後一天,仔魚開始遊動覓食。

親魚性成熟年齡為5~6個月。一般選擇體長4厘米左右的作親魚。雌雄區別明顯,雄魚婚姻色豔麗,雌魚色澤較淡,腹部顯著膨大。雌雄親魚配比以1:2為宜。

繁殖期間,要求氫離子濃度100~158.5納摩爾\/升(pH6.8~7),硬度7~9°DH,水溫27℃,水底鋪金魚藻水草附卵,產卵箱口加蓋。

繁殖時,在30厘米×30厘米×25厘米的水族箱中鋪一張龍網板,上麵再鋪一層頭發絲草,放入親魚一對,雄魚追逐雌魚,在水草叢中身體相互纏繞產卵,雌魚產卵幾十粒到百餘粒,見產卵較多時,即可撈出親魚。

血豔紅

血豔紅屬慈鯛科,原產非洲馬拉維湖。

該魚體長10~15厘米,橢圓形。頭部和鰓蓋淡藍色有藍色花紋,全身鱗片鮮紅色,鱗片邊緣白色,體表散發著粒粒紅寶石般的光澤,腹鰭、臀鰭有黑色和紅色花紋,背鰭有白色花邊。每天人工照明8~10小時即可,照明強度要求適中,照明規律應早開晚關。最好每天有2~3小時的陽光照射,但不要在強烈陽光下暴曬太長時間。水質為弱堿性硬水,水溫24℃~26℃。餌料有魚蟲、水蚯蚓、拉瑪紅、魚彩慈鯛顆粒餌料等。魚體強健,是比較容易飼養的魚類。在魚小的時候可與其他小型魚一起飼養,成魚應單獨飼養或與體型相當的魚混養。繁殖水溫為27℃~29℃,雄魚體色紅豔,背鰭、臀鰭末梢尖長,雌魚色淡,口孵卵生,雌魚每次產卵50~100粒,受精卵由雌魚含在口中孵化。

斑馬魚

斑馬魚原產於印度和孟加拉國的沿海各地淡水水域。

該魚體形細長,隻有5厘米左右,背部橄欖綠色,臀鰭較大,胸鰭、腹鰭較小,尾鰭叉形。體側有8條左右藍色相間的條紋,很明顯,如斑馬的黑白條紋。口部有短須一對,斑馬魚性情溫和,活潑好動,喜集群遊泳,對水質和餌料都不苛求,隻要水溫不低於20℃,有水蚤或幹餌料等供給,就可生長得很好,因此很適合初學養魚經驗不多的人飼養。這種魚價格也很低。

斑馬魚的雄魚相對瘦小,體色偏黃;而雌魚較肥大,體色偏藍。斑馬魚人工繁殖很容易。在產卵箱底部放些碎石,並放入柔軟細長的水草,親魚可一雌一雄,也可一雌兩雄,放入產卵箱,將水溫提高到25℃~26℃,不久親魚開始追逐,產卵於水草上,也有的卵子會沉入水底碎石隙中。斑馬魚一次產卵少則幾百粒,多則近千粒。

親魚產卵活動結束後要及時撈出,以防它吞食卵子。受精卵1~2天可孵出仔魚。開始仔魚很小,近似透明,不易看到,多停留在水草或水族箱邊緣附近,待體內卵黃吸收完後,才四處遊泳。此時可喂洄水或煮熟研碎的蛋黃,隨著魚體長大,逐步改投小水蚤、水蚤等。

地圖魚

地圖魚別名豬仔魚、尾星魚、花豬魚、奧斯卡魚,慈鯛科大型魚類。原產南美的亞馬遜河。

該魚體長可達35厘米,是一種大型熱帶魚。性情凶猛,隻能單獨飼養。該魚身體寬大粗壯,體形橢圓側扁,頭大,口寬。背鰭甚長,後緣舌形,延伸至尾柄後方;臀鰭亦長,自生殖孔後延伸至尾柄,端部尖;腹鰭胸位,長尖形;胸鰭長圓形,尾鰭擴張,後緣外凸成弧形。體色基調灰黑色,並有金黃和橙色的不規則斑塊,形似地圖;尾柄處有一個鑲金邊的黑色眼狀斑。體長25~30厘米兩性外觀區別很小,雄魚頭背較高,背鰭和臀鰭末端較尖;雌魚整體感覺更圓,繁育期的體色不如雄魚鮮豔。

當飽食後或處在擁擠的不良環境時,它便懶洋洋地側臥在水底,但遊速很快,反應敏捷,捕食靈活,深受人們的喜愛。地圖魚的體色很雜,最早的品種體色灰黑,體側有許多不規則的金黃色斑塊,並雜有一些紅色條紋,形似地圖,但經過人們不斷培育,現已出現了多種色彩的地圖魚,並根據其體色取不同的名稱,如“紅板圖”、“紅花圖”、“黃花圖”、“黃板圖”、“紅眼玉豬”。

地圖魚呈橢圓形,頭大,嘴大。按體色有紅花地圖和白地圖之分。紅花地圖體色主基調黑褐色,體表有不規則的橙黃色斑塊和紅色條紋,尾柄有橙紅色邊緣的圓斑點;白地圖體色主基調淡黃色,體表有醒目的紅色斑塊和條紋。地圖魚每天都需要接受適當的光照。在一天中,至少要接受2小時的光照,這樣才能保證地圖魚的正常生活,使地圖魚的體色更加豔麗。同時,通過光照,來轉化水質,使飼養水不易腐敗。

地圖魚生活的水溫為20℃~28℃,最適合水溫為24℃~26℃,水溫低於18℃,地圖魚就會死亡,高於30℃,地圖魚也生活不好甚至死亡。

地圖魚性凶猛好鬥,喜歡追逐、吞食小魚,也會翻開水底沙石,尋找躲藏其中的小活餌,是有名的破壞分子,不適合飼養在群落型的水族箱中,但可以在很大的水族箱中跟身體較寬的中型以上熱帶魚共養。這種魚分布廣泛的實際情況表明它們能夠在不同的水質環境中生存。地圖魚耗氧量較大,一般在水族箱飼養中,以稀放為宜。在120厘米×50厘米×50厘米的水族箱中,地圖魚體長在6厘米時,可放養40條左右;體長在10厘米時,可放養20條左右;體長在18厘米時,可放養4~6條;體長在25厘米以上時,隻可放養2條。地圖魚對水質要求雖不十分嚴格,但水質新鮮,可以大大促進魚的生長速度。每天晚上,水族箱換水量達1\/2~3\/4,一個月後,體長2厘米的地圖魚可達7厘米左右。

每次換入新水,都能刺激魚體新陳代謝,增強食欲,所以生長速度加快。一般在飼養過程中,每天換水量達1\/2,每周徹底換水一次,換水的同時,把地圖魚浸洗在0.5%的小蘇達水溶液中10分鍾,以促進代謝,增強食欲,加快生長速度。如蚯蚓、小魚、小蝦、泥鰍等鮮活餌料,顆粒餌料。

經常換水和配備很好的過濾器成為飼養這種大型熱帶魚的必要條件。

地圖魚幼魚經過12~18個月,就進入了性成熟期。地圖魚的人工繁殖不難,但雌雄魚區別不大。雌雄鑒別特征是:雄魚頭部厚而發達,背鰭、臀鰭尖而長,身體上的斑紋色彩較雌魚豔麗而多;雌魚總體較雄魚粗壯。在一般情況下,如多條地圖魚飼養在一起,即使不需要特殊照顧,經過自然配對後,它們會尋找一處光滑的表麵,輪番啃食幹淨後開始產卵,數量根據種魚的大小從800~2000不等。

產卵後,它們會和其他的慈鯛科魚一樣細心照料著魚卵,受精卵經1~2天可孵出小魚,再經1~2天,仔魚開始遊動覓食,其間,雄魚有守候卵和仔魚的習性,防止其他魚類危害,甚至雌魚也不讓靠近。現在,一般都不用雄魚守候,而是在親魚產完卵後即將卵子附著物提出,放入一淺水箱內,並在水中放入微量的土黴素或慶大黴素,人工增氧孵化。當仔魚孵出1周後,可投喂洄水、小水蚤,生長很快。

地圖魚在原產地為食用魚,它壽命較長,可達10歲以上,性成熟也晚,一般需要一年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