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章(1 / 1)

唐朝生存手冊之醫療篇

唐代算得上是醫學發展比較快的時期,出了好幾本對後代很有影響的醫書、藥書,有名醫。不過整體上來說,醫療水平還是不高的。

首先,這個時代醫巫似乎還有點不分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裏很鄭重其事的記載了一些比如孕婦左臂上綁個紅袋子裝上弓弦,或是床底下偷偷放個斧頭,滿百天肚子裏的女娃就會變兒子的「驗方」——而且信誓旦旦的說,是做過動物實驗(母雞孵蛋)的。

孫思邈本身就是煉丹的大家,這時候的人依然相信丹藥才是最好的藥,唐代皇帝裏一大半都吃過這玩意兒。隻是,考慮到孫思邈活了一百多歲,還有唐代最愛煉丹的唐玄宗也活得蠻長的,這裏麵到底有什麼名堂就不知道了——如果煉丹的人都吃死了,煉丹也不會流行到明朝那麼遠了吧。

唐代民間藥店很多,藥材業蠻發達的,已經很多「進口藥」,有的藥商還以會開方子聞名,可見後世醫生坐堂,前店後廠的藥店模式大概已經有了雛形。

民間的醫生當然也多,還有外國大夫——不過從留下的記錄來看,這些外國大夫技術好像不怎麼樣,一個給唐太宗煉丹製藥,結果唐太宗很快就死了,還有一個給鑑真治眼睛,結果把鑑真治瞎了。所以,在唐代,請外國大夫,很危險。

唐代官方醫療機構最大的是太醫署,不過這地方功能比較齊備,相當於最大的醫學院+醫院+藥材基地。裏麵的醫生分四科:醫、針、按摩和禁咒(果然是醫巫不分家啊)。專門負責上課的醫師叫做「博士」,正八品。然後還有藥師、藥童啥的,除了開藥,還要種藥。

不過唐代最高級別的官方醫療機構呢,並不是太醫署,而是是專門給皇帝看病的尚藥局,分科啥的跟太醫署一樣,但同等職位級別要高,比如太醫署的老大「太醫令」是七品的,尚藥局的老大「奉禦」就是五品,奉禦是兩人,此時給皇帝看病的醫生,叫「侍禦醫」,四人,從六品。司醫,是他們的助手,五人,正八品。人家唐代的公務員製度還是挺嚴格的。但唐高宗時出現了例外,而且該禦醫直接開了唐代官員「員外同正」的先例——此話俺們慢慢再表。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官方醫療機構是藥藏局,給太子看病的,相當於規模略小點的尚藥局。

唐代有女醫,專門為**服務,從官戶婢裏選撥,教育由太醫署負責,主要學習安胎、外傷、針灸、按摩、禁咒等科目,基本是由博士「口授」(可見她們多數不識字),學期為五年製。住的地方則在尚藥局旁邊,封閉式管理,由專人看守。

另外,唐代的藥物學、食療養生觀念都有所發展,但是,跟後來還是有一定距離的,可能與當時食物藥物種類本身就還不夠豐富有關;例如在當時的《食療本草》裏,沒有「桂圓」這一條(有「荔枝」),對「麝香」的記載也沒有導致流產和不孕的說明(反而在「梨」裏鄭重說明產婦不能吃)。總之,後世裏我們認為的一些常識,在那時很可能還隻是少數人知道的「秘方」。

唐代人的平均壽命不算長,不會超過29歲,嬰兒成活率不會高於50%,即使不考慮嬰兒夭折導致的平均壽命降低,唐朝生活富裕的成年人平均死亡年齡為59歲。對於天花、鼠疫、肺結核之類的病基本還沒啥辦法……所以,生活高風險,穿越須謹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