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正文 第1章 聽天由命,隨波逐流——老實人的人生觀(1 / 3)

老實人相信命運天注定

有個人一直不太得意,他特地去請教一個有名的算命師。

算命師左算右算,最後告訴他:“你40歲以前一定是既落魄又貧窮,生活很不如意,對不對?”

這個人聽了大為驚訝,覺得算命師簡直是神仙:“大師,您可真厲害!我一直都不順利,命運很坎坷,再過幾天我就40歲了。那您看我40歲以後呢?”他充滿了期待,等著算命師的回答。

“40歲以後?40歲以後你依然貧窮。”算命師說。

此人疑惑地問算命師,“為什麼呢?”

“因為你已經習慣了。”算命師答道。

《懺悔錄》中有句名言:“上帝造了我,然後把模子打碎了。”老實人不明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有的人腰纏萬貫,有的人窮困潦倒;有的人名聞天下,有的人卻默默無聞、平凡一生。是什麼決定了這一切呢?難道是冥冥之中命運作出的安排嗎?老實人陷入沉思之中。

有位年輕人屢受挫折,於是他找到一位年老的智者,向他請教。

年輕人問智者:“這世上到底有沒有命運這回事?”

智者回答:“當然有。”

年輕人又問:“既然凡事都已命中注定,那麼努力奮鬥還有什麼用?豈不是一點兒意義都沒有?”

智者笑而不答,他輕輕抓起年輕人的左手,指出他手掌中的生命線與事業線。然後他讓年輕人舉起左手並且握成拳頭。

這時,智者問他:“年輕人,你的命運線在哪裏?”

年輕人答:“在我的手上。”

智者又問了他一次:“你的命運線到底在哪裏?”

年輕人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命運一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後來每當遇到挫折時,年輕人就會暗自握緊拳頭,並對自己說:“命運就在我自己的手中。”幾十年後,這位曾經屢受挫折的年輕人,終於實現了他自己的理想。

阿明是個健康的孩子,有一次爬樹摔了下來,從此就拄上了單拐。阿明拄著拐杖勉強念到初中,就輟學回家了。家徒四壁的他迷上了畫畫,並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兩年後,阿明的畫被選進了鄉文化站的櫥窗裏。一種成就感激勵著他,他期待著有一天祖輩賦予的宿命能有一個改觀,自己的悲慘命運能夠有所改善。可是,造化弄人。有一天,他來到縣文化館的門前,裏麵正在舉行一個職工書畫展。他一幅不落地看完了那些字畫,走出大門時,阿明拄著拐杖說了一句話:“還畫個什麼勁?再畫,咱也是鄉下的一個殘疾窮小子——野畫畫的,永遠趕不上人家。”

阿明就以這句話為他幾年的努力、夢想和追求畫上了句號,他一下喪失了所有的堅強和信心,從此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人的超越,最主要是對自己的超越。隻有超越自我,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才能成為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

可老實人偏偏相信冥冥之中有個東西在主宰自己的命運,認為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上天安排好的,是上天注定。於是放棄抗爭放棄努力,讓很多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從身邊白白地溜走。不做主觀努力,隻知一味地等待。看到一隻兔子撞死在樹樁上,就一輩子守在樹樁旁,從未想過還可以離開樹樁到其他地方抓兔子。

時至今天,很多人一旦在前進的道路上碰到挫折,麵臨逆境,總是抱怨自己的命運,嗟歎自己的命運如此多舛,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把命運的改變希冀於上帝的垂青。

假如你背對著整個世界,整個世界也會背對著你。聰明人知道命運是不可改變的,可改變的隻是對命運的態度。因此,他們能夠以恰當的態度對待命運,命運也就不會變得那麼可怕了。

美國作家喬治·巴伯在《讓你生活得更好》一書中寫道:“100個29歲的人中,有66個人將活到65歲。這66個人中,隻有1個人能成為大富翁,有4個人將相當富有,有5個人在65歲時還在靠工作謀生,其餘56個人的吃飯問題還要依靠家庭、養老金、社區或社會福利來解決。”

不可思議嗎?但確實如此!這些數字來自於一家最大的保險公司的記錄,這樣的統計數據必然是真實可靠的。保險公司每年數百萬美金的命運就押在這些數據的準確與否之上。

從現在起10年、20年或30年之後,你會成為這100個人當中的哪一種呢?屈指可數的幸運者之一?除非好運降臨到你頭上,否則總是困難重重。

有一種辦法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一種完全與人類最高的渴望統一的辦法。那就是在你樹立起自己的目標後,堅信自己可以達到,在你年輕的時候,讓自信在心中紮根。

很多老實人都對自己的境遇不滿,他們無法找到獲取力量的源泉。其實,左右境遇的力量就在每一個人的體內。在每個老實人身體中都沉睡著一個巨人等著召喚,它就是自信力。對它來說沒有不可能的事情。老實人唯一要做的便是喚醒它,而它會除去老實人身上那些無形的鎖鏈,並告訴老實人如何使夢想成真。一旦老實人知曉了這個秘密,一切有關向上、成功和健康的願望都會成為現實。

“我是命運的主人”。隻有當老實人了解了這一點,才會取得人生全部的成功。其實命運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你創造著自己的命運。從現在起的半年或一年之後你將怎樣取決於你今天的所思所想,那麼你現在就必須作出選擇。

有一些老實人相信:一個人一生的事,在呱呱墜地的時候就已經由上天決定好了,跟個人的努力完全無關。在這些人眼裏,富翁是天生的,一生下來他便是個富翁;領袖人物是天生的,他們降生時一定帶點兒什麼征兆;中等人是天生的,他們隻落得一生溫飽;強盜歹徒是天生的,他們是魔鬼的工具;一生受苦的人也是天生的,他們是命運的奴隸。這種宿命論使這些人不再去做事,像一條懶蟲似的生活著,等待著好運或是厄運降臨在他們的身上。

老實人常缺乏主見

有的人在交談時,往往習慣說“是的,我同意……”,“我也這麼認為”。交談中,大家想要聽的是你個人的看法,而不隻是要你隨聲附和地回答“是的”。要讓自己成為獨特的人,就要與一般人有所區別,要表現出自己獨特的看法。

有一天,愛迪生在路上碰到一個朋友,看見他手指關節腫了。

愛迪生問朋友:“為什麼會腫呢?”

“我也不知道。”朋友說。

“你為什麼不知道?醫生知道嗎?”

“每個醫生說的都不同,不過醫生大多說是痛風症。”

“什麼是痛風症?”

“他們告訴我說,這是尿酸積淤在骨節裏。”

“既然如此,他們為什麼不從你骨節中取出尿酸呢?”

“他們不知道如何取法。”

這時的情形好像一塊紅布在一隻鬥牛麵前搖晃一樣。

“為什麼他們不知道如何取出尿酸呢?”愛迪生有點生氣地問。

“因為他們說尿酸是不能溶解的。”

“我不相信。”愛迪生回答說。

愛迪生回到實驗室裏,立刻開始試驗,想確認尿酸到底是否能溶解。他排好一列試管,每隻管內灌入四分之一不同的化學液體,每種液體中都放入數顆尿酸結晶。兩天之後,他看到有兩種液體中的尿酸結晶已經溶化。於是,愛迪生便有了新發現問世,這個發現也很快傳播了出去。現在,這兩種液體中的一種已在醫治痛風症中得到普遍應用。

魏將樂羊奉文侯之命攻打中山國,而他的兒子就在中山國。中山君就拿他的兒子做人質,想逼迫樂羊退兵,樂羊沒有聽從他的話。結果,中山君殺了他的兒子並做成肉湯給樂羊送去。樂羊在軍帳下將肉湯一飲而盡,然後,率兵攻打,一鼓作氣就滅了中山國。文侯接到捷報時,對大臣堵師說:“樂羊為了本王,竟忍痛吃了他兒子的肉,這是多麼忠心啊!”堵師回答說:“連兒子的肉都敢吃,這樣的人將來還會在乎誰的性命呢?”

樂羊凱旋歸來,文侯對他大加犒賞,但從此對他起了戒心。

人有觀點,所以存在。

每個人講話都有其獨特的方式,無論是講話的語言還是手勢,都具有個人色彩。如美國人最擅長以誇張的動作,表現自己內心感受的極限;歐洲人和東方人則比較含蓄、內斂,不輕易把內心的感受一五一十地表現於外。但所有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隨聲附和,隻不過有的輕、有的重、有的隱、有的顯而已。隨聲附和在多數情況下表達著一種善意的成全。但這種沒有獨自思想的附和,並不能表現出你的獨立人格與個人意見,反而更容易讓人覺得虛假。

在問題麵前,重在保持一種質疑的態度,保持自己的主見。聰明人未必能解決每一個問題,但他們不會因為別人說不能解決,便以為真的不能解決,而是積極地用事實去證明能夠解決。

在與人談話中,必須有自己的觀點,不要人雲亦雲。同時,不要拘泥於說話的技巧,而要學會變通。說話有觀點,其本質就是要有主見。

不要總是從常理出發,如果總是從常理出發,人們就很容易猜測到你的心思,你所說的每一句話也就在別人的意料之中。說話時,必須有自己的觀點。哪怕遭到很多人反對,有些時候也是必須堅持到底的。

漢光武帝統治時期,大將高峻憑借人強馬壯占據高平。劉秀派寇恂率軍討伐高平。臨行前,寇恂請示光武帝:“是要討伐他,還是招降他?”劉秀道:“能招降最好,不然就剿滅他的全軍。”

高峻得知寇恂領命來鎮壓自己,便派軍師皇甫文出城拜見寇恂,試探朝廷的口風。同時,讓守城的士兵高度戒備,不允許任何人隨意出入。

皇甫文來到寇恂軍帳後,一副趾高氣昂的樣子。寇恂見其態度傲慢,不禁暗暗生氣,問道:“見了本將軍,為何不跪?”

皇甫文拍手大笑:“跪你?就是劉秀在此,我也不跪,何況是你一個武夫!”

寇恂拍案大怒:“你們這群亂臣賊黨,不為江山社稷立功,反而危害人民,抵觸朝廷,罪大惡極。本應斬首示眾,誅滅九族,念當今皇上仁慈,隻要你們肯投降,朝廷定會從寬處理!”

皇甫文還沒聽完,便已笑得蹲在地上。眾武官皆被皇甫文的這種行為激怒,都大聲嗬斥道:“這成何體統,像你們這種人,即使朝廷招降了你們又有什麼用?”

皇甫文聽到這裏,立即止住了笑,站了起來,用手指著寇恂嘲諷道:“你不敢攻城吧?劉秀小兒沒給你命令,你這小官豈敢亂來?”

寇恂冷冷一笑,對皇甫文說道:“本將軍攻不攻城,我想你是看不到了!”

皇甫文驚了一下,故作鎮定地問道:“你說什麼?”

“來人啊!”寇恂一聲大喊,“把這個狗頭軍師給我拖出去斬了!”眾武官們忙攔阻道:“將軍,兩兵交戰,不斬來使!”

皇甫文連聲道:“是啊,是啊!將軍難道沒聽說過嗎?”

寇恂沒有聽取眾人的勸告,命令兩個武士把渾身顫抖的皇甫文拖了出去,並告訴皇甫文的副使道:“回去告訴你的上司,皇甫文已被我斬了。若投降就趕快投降,若不降就等著我的軍隊攻城!”

副使忙跑回去告訴高峻,高峻害怕了,當日就大開城門,投降了寇恂。眾將領向寇恂賀喜,順便問他:“當日來時,高峻嚴守城池,一點也不像投降的樣子。為何殺了皇甫文,他就這麼快投降了呢?”寇恂解釋道:“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他讓皇甫文來營中見我,言辭態度傲慢,是想試試朝廷到底是招降還是剿滅。如果不殺皇甫文,高峻一定以為朝廷是來招降他們,這樣他們就有恃無恐。殺了皇甫文,他才知道我們的決心,所以才這麼快就投降了。”由於沒有費一兵一卒,寇恂便招降了高峻,光武帝知道後甚是高興,賜寇恂黃金萬兩,並加官晉爵。

在這個故事中,“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是常理,大家都認為應該這樣做。但是,寇恂並沒有遵循。他根據頑敵會因此變得更加頑固不化的判斷,毅然堅持自己的觀點,最後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老實人常附和迎合別人

適當提出不同意見,話語才有意義。如果一味地迎合別人,不但沒有實質意義,而且容易失去很多機會。

齊國人孫武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軍事家,兵學的鼻祖。他因內亂逃到吳國,把自己著的兵法敬獻給吳王闔閭。闔閭說:“您寫的兵法十三篇,我都細細讀過了,您能當場演習一下陣法嗎?”孫武回答說:“可以。”吳王又問:“可以用婦女進行試練嗎?”孫武又答道:“可以。”於是,吳王派出宮中美女一百八十人,讓孫武演練陣法。

孫武把她們分成兩隊,叫吳王最寵愛的兩個妃子擔任隊長,每人各拿一把戟。孫武發令問道:“你們知道你們的心、左右手和背的部位嗎?”她們都回答說:“知道。”孫武說:“演習陣法時,我擊鼓發令,讓向前,你們就看著心所對的方向;讓向左,就看著左手所對的方向;讓向右,就看著右手所對的方向;讓向後,就轉向後背的方向。”她們都齊聲說:“是。”規定宣布後,便陳設斧鉞,並反複宣布軍法。

然後,孫武開始擊鼓發令向右,宮女們卻嬉笑不止。孫武說:“規定不明確,口令不熟悉,這是主將的責任。”於是,他又重新申明號令,並擊鼓發令向左。宮女們仍然嬉笑不止。孫武說:“規定不明確,口令不熟悉,這是主將的責任。現在,既然已經明確了,你們仍然不服從命令,那就是隊長和士兵的過錯了。”說罷,就要斬左右隊長。

吳王站在觀操台上,看見孫武要殺他的兩個愛妃,大為吃驚,急忙派人向孫武傳令:“我已經知道將軍善於用兵了。我沒有這兩個愛妃,連吃飯也沒有味道,希望不要殺掉她們。”孫武回答說:“臣既然已經受命為將,將在軍中,君主的命令可以不接受。”說完就殺了兩個隊長示眾,並用一名宮女擔任隊長。重新擊鼓發令,宮女們按鼓聲向左向右,向前向後,跪下起立,一舉一動完全符合要求,沒有一個人敢發出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