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13章 孤親守長安(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曹國公便是並州都督李世績,坐鎮太原。

他現在代北搞堅壁清野,就是要不給突厥人可乘之機。

清空代北,然後堅守雁門關、樓煩關一線,以並州太原為支撐,打一場防禦戰。

李世民聽了臉上並沒有什麼高興之色。

“堅壁清野,如此一來,一萬餘戶近十萬人口被迫背井離鄉,如此大規模的遷徏避難,百姓要吃多少苦。我擔心餓不死突厥人,倒會餓死無數背井離鄉的代北百姓。”

劉仁軌忙道,“請殿下放心,曹國公早有準備,代北五州百姓南撤,著並州等五州各對口安置一州百姓,原代北各州縣官吏,依然要繼續統領民政,治理刑獄。並州等對口諸州,也會安排南撤百姓墾荒屯田等,並會拔給糧食以維持生活,絕不是不管不顧。”

“南遷百姓一路上的牲畜死傷,也會由並州大都督府照件賠償。”

新任民部尚書裴世矩皺眉道,“現在這季節,百姓墾荒屯田也來不及了,起碼損失一季收獲,官倉存糧也支撐不了多久。”

裴世矩原本是隋朝是楊廣的心腹重臣,曾被稱為五貴,此時已經是七十多歲年紀了,不過這人擅長外交,本事還是很強的。如今取代鄭善果主持民部,他對於錢糧這塊自然比較關注。

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則直言,“南遷雖苦,可總比將他們遺棄在代北,被突厥人擄掠強,暫時苦一點,等我們打敗了突厥,到時他們就又可以重返故地家鄉,恢複生產了。”

裴世矩卻並沒有給長孫無忌這位太子第一心腹麵子,直言道,“我還是覺得李世績在並州的這防突備戰有些消極。這方麵還不如那位十六歲的翼國公,他在幽州可沒有搞什麼堅壁清野,移民南遷。”

“幽州這次本就不是突厥進攻方向!再了,幽州有長城護衛!”長孫無忌反駁。

“幽州都督府六州,可不全在長城之內,北燕州不就跟雲朔諸州一樣都是在內長城外,外長城內嗎?可你有聽到北燕州堅壁清野移民南遷了嗎?沒有,我民部接到的報告,是秦都督不但沒有向朝廷要半點錢糧支持,甚至還主動想辦法在北燕州等長城腳下開辟邊市,征收課稅,甚至還讓商人運糧到邊鎮換鹽茶引文,秦都督的幽州都督府下沒撤一個百姓,反而還清理整頓邊鎮,征召團練,使的現在幽州都督府有邊兵土團五萬鎮守邊境,甚至剛還接到報告,秦都督,不現在又是秦司丞了,他回長安時還帶回來幾千匹馬,數千兩金銀等回朝,以助朝廷。”

這番話一出,大家都有些啞口無方,雖然也有不少人覺得並州和幽州的情況根本不能相提並論,但起碼表麵上聽起來,幽州這邊做的確實比並州那邊好。

並州大都督府,隻是把代州都督府下的幾州關外百姓通通一撤了之,而人家卻反而還能增置兵馬,反哺朝廷。

李世民聽了不由的莞爾,他揮了揮手,“秦琅在幽州確實做的出人意料,但並州這邊情況確實比幽州麵臨壓力更大,堅壁清野的策略還是值得肯定的。”

大司馬杜如晦這時也出聲道,“此番突厥來犯,朝廷多番商議戰策,最終定下的決策不過是緊守邊隘,縱敵深入,堅壁清野,以待敵怠十六字而已。秦琅在幽州是緊守邊隘,李世績在河東是堅壁清野,李靖在靈州是縱敵深入,秦瓊在涼州是以待敵怠,都做的很好,並沒有對錯之分。”

做為兵部尚書,杜如晦眼下壓力很大,“據各方奏報的敵情,如今估算,此次除了梁師都的八萬人馬外,突厥頡利可汗當會有二十萬騎南下。如此兵力,比武德八年那一次規模更大,眼下朝廷實在難以正麵擊潰敵人。”

李世民點頭,“克明你給大家介紹一下朝廷的部署計劃!”

“兵部的計劃是兩部份,一是據關城險要固守,讓牛進達蘇烈守幽州,令李世績張公謹守雁門太原,令李靖秦瓊守靈武,緊守關隘,不得輕易出戰。另組建幾支機動軍團,以隨時支援策應,以霍國公柴紹所部,蔣國公屈突通所部,燕王李藝所部分別策應三個方向。”

“為保萬一,應敕命張公謹移師太行一線,隨時策應支援幽州。另遣任國公劉弘基獨領一軍出秦、隴,策應秦叔寶的蘭州、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