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35章 以一稅十(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秦琅打算對鹽業全麵整頓,首先就是把鹽場收歸國有,那些商人想要再生產鹽,先要向朝廷申請承包鹽場,然後還要取得牌照,拿到經營許可證。朝廷對他們的鹽場,按產量征收承包費。

另外就是所有產鹽都隻能售給朝廷。

“朝廷按每鬥鹽十文一斤的基本價格收購鹽,然後加稅一百錢,按鬥鹽一百一十文售給鹽商銷售。”

十文的本,加稅一百。

這個稅率,讓李世民都不由的吸了口氣。

戴胄等不少大臣更是極為反對,認為太過荒唐,這簡直是搶錢。

“一鬥鹽收購價十文,賣給鹽稅一百一十文,那鹽商運銷還要成本,肯定還要漲價,那到百姓手裏,又得多少錢?”

秦琅直言,“商人肯定是要賺錢的,估計他們會賣一百三十四到一百五左右吧。”

“生產出來十文一鬥,百姓買鹽卻鬥鹽一百五十文錢?”

秦琅倒不以為意,“戴公,請你也注意下,朝廷不專賣不課稅可也不管鹽業,導致的情況是鹽市場混亂無序,如今鹽價更是高達百錢,百姓吃的鹽錢,但朝廷一點好處也沒得到,全讓商人們得去了,甚至許多百姓買到的鹽質量很差。”

“而朝廷加以管控,征收稅後,也能用之於民,百姓雖然買鹽的價格高了些,但朝廷能通過各個環節的監管,以控製鹽的品質提升,打擊那些假劣鹽。”

鹽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人頭稅,皇帝重臣們哪個又不會明白呢!

秦琅的地稅,本質就是田畝稅,按田畝征稅,現在來一個鹽稅,實際上就是按人頭再征一遍稅。

順帶著對鹽場主們征收一筆鹽場稅,甚至有可能秦琅還要對鹽商們再征一遍商稅。

百姓要承擔一百多文一鬥的高昂鹽價,可另一麵朝廷一年可能得到上千萬貫的鹽稅。

兩邊一對比,皇帝也不由的動搖了。

鹽價高,可鹽價沒征稅,百姓也是吃上百錢一鬥的鹽了。

秦琅定的這個價,不能喪心病狂,也是根據實情和需要來的,取了一個中間值,畢竟眼下鹽價也是百多錢,但肯定比正常年景要高出不少。

鹽的比重較高,一鬥鹽折算成唐代斤約有二十一斤左右,那麼按一百五一鬥的最終市價,百姓實際的買鹽成本是一斤七文錢左右,朝廷一斤鹽稅折五錢左右。

比豬肉便夷多。

相比起曆史上中唐後的鹽稅鹽價,還有後來宋元明清的鹽稅鹽價,都要低的多。要知道宋代平均鹽稅達到了每斤二十三文左右,到了清滅亡前,鹽稅一年達到三千萬兩白銀之高。

秦琅跟皇帝承諾的是實行鹽專賣製度後,朝廷能夠控製鹽市場,不使其混亂,漲跌無序,更能保證鹽的品質,同時要讓朝廷得到寶貴的鹽稅。

鹽是必須品,征稅也是必須的。

六七文錢一斤的鹽,隻要保證質量不缺斤短兩不摻假,百姓總還是吃的起的。畢竟鹽雖貴,但消耗的量少。

一個成年男子,一年可能要吃六七石糧,但頂多吃十斤鹽。

如果到豐年,正常糧價應當能到二十文左右一鬥,一石米是二百錢,一石米錢可以換三十斤左右的鹽,這個比例相對於宋明清時的鹽價,始終還是要低的多的。

但新增加的這鹽稅,對於大唐朝廷來,卻是巨額的,他可能要遠遠超出朝廷現行的租調正賦收益。

這裏麵朝廷是最大的受益者,那誰是損失方?

自然是鹽場主們,鹽商也會因為受到限製而利潤大削,而所有的鹽場主、鹽商們,在這個時期其實又都是貴族士族豪強們在背後控製的,也就是,秦琅這一刀子,其實砍的就是整個當今利益集團。

鹽專賣後,肯定就會有鐵專賣,酒專賣,茶專賣等專賣,並會有金銀銅鐵等礦稅跟上。

這些產業背後,其實都是同一群人。

為何隋朝會罷鹽鐵,不征礦稅?其實背後正是楊堅篡位之後,極需取得那些貴族士族豪強集團們支持的妥協之物,楊堅不征稅,就等於變相的讓給了他們許多好處,尤其是租庸調的稅製,其實也是全麵向這些貴族官僚豪強們讓利的政策。

在這個妥協之下,楊堅得到的是各方的支持,迅速的篡奪了北周的下,開創穩固了隋帝國,並贏來了開皇盛世。

而如今,秦琅卻提著刀對著這個龐然大物發出了挑戰。

不過,他的背後是當今子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