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29章 京兆少尹(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原以為皇帝最近看他哪不順眼,要把他踢出京去。

結果中午廊下堂食的時候才搞明白,原來勝州現在真的已經名存實亡了,勝州本是隋朝時從河東雲州割出黃河西岸的三個縣設立的。

早年隋朝強盛,突厥人耿直玩不過楊堅,突厥人整自己窩裏鬥,楊堅就扶植了頡利可汗的老爹啟民可汗,把他安置到陰山南的定襄一帶遊牧,為隋朝看門。

啟民可汗倒也盡心盡力十分忠心,這也讓勝州還是比較安穩的。

後來到楊廣時,啟民可汗也死了,他的兒子始畢可汗繼位,繼續統領突厥,雖開始還表現的很忠心,楊廣去巡邊時,始畢可汗還親自帶鄰牧民割草,為楊廣割了一條幾百裏長的道路。

但是楊廣卻看到了始畢可汗統領的突厥實力極強,各部臣服,於是後來便征發了許多民夫修北邊長城。

這也正明楊廣對始畢的不信任了,若是看門犬老實聽話,又哪用的著加固門牆呢。

當時楊廣修的長城,主要便是在榆林段,不過這個榆林不是後世的米脂附近那個榆林,而是包頭東麵,呼和浩特南麵黃河邊的榆林,後世稱為托克托的地方。

當時征發百萬民夫,修榆林長城,東麵隔黃河,便是長城偏關寨,也就是河東內外長城西麵的交接點。榆林長城聯偏關,西南延伸,沿白於山往西,一直到靈州銀川,實際上就是關內北麵和河東代北的長城聯結一體,形成了一道嚴密的北方防禦線,目的就是防範突厥始畢可汗。

榆林長城把勝州斜劈為兩半,一個州一半在長城內一半在長城外。

曆史證明楊廣的眼光還是不錯的,後來始畢確實翅膀硬就反了,還把他圍在雁門關,差點將他生擒活捉,雖然他挺了過來,但沒兩年就在江都被弑殺了。

總之,秦琅並不需要去勝州上任。

因為現在大唐的勝州境內根本沒有唐軍也沒有唐官,更沒有大唐百姓子民,城池殘破,百姓要麼撤回關內,要麼被擄掠為突厥饒奴,原來的少量田地也成了牧民的草場了。

朝廷隻是保留了勝州這個名字而已,勝州的州衙,現在設在長安城裏。

保留了這麼個州衙,其實也是大唐自信認為過兩年肯定能收複勝州。

秦琅一聽,這還好,總算不用跑勝州去吃沙子了。

至於京兆少尹這個職務嘛,其實就是原來的雍州治中從事。

雍州府長官雍州牧,可向來是親王或大臣遙領而不實際任事,所以以副官別駕或治中任事,但之前連別駕也隻是兼職,於是讓原來的三把手治中主持,先前高士廉就是以治中從事代為主持雍州府事。

現在皇帝改雍州府為京兆府,雍州牧改成了京兆牧,依然是由皇太子遙領。

別駕則改成了京兆尹,治中改成了少尹。

而全國其它州,別駕改為長史,治中改為司馬。

因此秦琅這個少尹其實相當於是司馬,但京兆府特別,所以這次別駕改尹,其實就是正式確定京兆牧不實際管事這一點,京兆尹就成了正式的長官了。

而治中也成為少尹。

與其它州的長史司馬是副官不同,京兆尹和少尹就是實實在在的主官,有實際職權的。

李世民給京兆尹定的是正三品,少尹為從三品,本來宰相們認為京兆尹從三品,少尹正四品。可既然出任京兆尹的都是從一品階的長孫無忌了,擔任少尹的也是二品的秦琅,那就幹脆抬高一級。

“陛下為何讓臣任這京兆少尹呢?”

長孫無忌是京兆尹,總攬府事,而秦琅做為少尹,是通判列曹。普通州司馬沒什麼權,但京兆少尹卻是實權官職。

“自今以後,京兆府事務,皆須上呈東宮承乾,若有不對者,承乾可駁回·······”

秦琅聽完皇帝的話,若有所思,看來李世民這是有意想要開始實練承乾了,讓承乾這個遙領京兆府的皇太子,也開始對京兆府的事務參與管理。

以後京兆府的事務,由京兆尹長孫無忌和少尹秦琅處理,但這些事務的處理結果要做個備份呈交承乾觀看學習,甚至若是承乾覺得處置不對的地方,還有發回重審的權力,這就是真真切切的京兆牧了。

尤其是京兆府審理的訴訟案件,若是訴訟者對判決不滿的,還可以直接向東宮上訴,讓承乾終審判決。

其實秦琅很想李世民有點著急了。

承乾才九歲啊,這麼的孩子能懂啥,現在就開始讓他參與這些實際政務,那不是心急是什麼。

這到最後,還不是要由其它東宮官來代勞。

按照大唐衙門的四等官製,長官、通判官、判官、主典,秦琅在京兆府其實就是個通判官,比如京兆府審理案件,凡有案件,京兆府的法曹府史承辦案件的審查和受理。

有人要告狀、打官司,隻要是在京兆府受理範圍內的,則先由法曹府史負責受理,並進行初步審查,檢查訴狀內容和案件事實,無失則把案件移送判官鞫問,這個判官就是京兆府法曹參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