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00章 帝王術(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而在封建皇權時代,皇權是統治階層的最高意誌體現,法律白了就是皇權意誌的體現。

皇帝以法律條文的形式告訴百姓,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合法的,而哪些行為是非法的,違法者將受到怎樣的製裁。

孔子的學生曾問他如何治理好一個國家,孔家隻須尊奉五種美德,除掉四種惡政就可以,其中四惡政之首就是不教而誅,平時不給人教育普法,到時卻怪別人做錯而去殺人,這就是虐,其是暴、賊。

法律與道德似乎相同,但法律有強力執行,凡觸犯法律的都不隻是道德遣責,而是有具體的處罰懲戒措施,並有相應的機構來保證其執校

“法的宗旨,就是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國家朝廷和臣子百姓的安全與利益。法律通過明示、指示、評價、裁決、懲治等方式來維護法律,最終體現皇帝和朝廷的意誌。”

······

承乾聽的是懂非懂,這樣對法的解讀,以前從沒有人跟他過,這個角度,把一個極複雜的事情,極簡明的了出來。

讓人有種撥開雲霧見到了群山真麵目的感覺。

雖有些地方還是不太理解,但確實讓承乾茅塞頓開。

“大理寺都是一群玩法的,他們有時就是過於鑽牛角尖了,陷入了一心追求所謂看的見的正義裏去了。”

大理寺都是律法方麵的精通人物,他們喜歡鑽研條文,尋找漏洞,一心奉律法條文為真理。

他們更信奉的是裁判過程的公平,法律程序的正義。

而對於秦琅來,雖然程序正義,有時也很重要,但畢竟這不是真正的正義。律法畢竟是人製訂的,所有的律法都會有漏洞,而律法應當是用來規範行為,懲治壞饒,但有時律法卻反而妨礙了這一點,尤其是一些程序。

所以當程序正義與實質正義相衝突的時候,是選擇程序正義還是實質正義,秦琅認為身為大理寺這樣一群官員來,他們選擇程序正義沒問題,比如他們如果審清楚這個村婦殺人案件,那麼村婦在這個案件裏,殺二十多個禁軍確實犯法,確實當死罪。

但是於最終正義來,這樣的依律裁決明顯是觸犯了最終正義了,有衝突矛盾的地方。那麼做為擁有最終解釋權的監國皇太子,當然應當做出正義裁決,而不是隻顧程序正義。

皇帝不是法律的執行者,相反,法律隻是皇帝意誌的體現,這是本質。

白了,法律隻是為皇帝服務的,大理寺的那群官吏們也隻是為皇帝服務的。

承乾沒想到,神聖的律法,居然是為皇帝服務的。

“法律難道不應當是神聖的,代表道?”

秦琅笑了笑。

“法律是規範活饒而不是死去的人,大唐的律法現用的是武德律,而武德律是繼承的開皇律大業律,雖然各朝律法不盡相當,但本質上來,各朝各代的律法,其實都是由代表了貴族官員士族豪強地主們利益的皇帝,或是皇帝指派的大臣們製訂的。”

“所有的律法的本質,都是為了它所代表的利益階層,所以你看到十惡大罪之中,一日謀反二曰謀大逆三曰謀叛,這頭三條罪可都是觸犯皇權的行為的,明白了嗎?”

若從本源上來,法律的由來,是道德從最初的習慣演化而來,再從道德中逐漸演化成獨立的法律,隨著國家的出現,法律也隨之強化。

道德是法律的基礎和最早來源,根源於風俗和習慣。

“殿下當記住一句話,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最低的底線。而法律,最核心的本質,其實都是統治階級維護自己統治的意誌體現。”

雖然法律也是從道德中來的,但法律絕不等同於道德。

這就好比雖然有的皇帝是得百姓擁護的,但皇帝絕不是百姓們選出來的。

“我聽糊塗了。”承乾道,“剛才我還覺得我已經懂了,可現在又暈了。”

秦琅笑笑,“殿下隻須知道,法律雖是代表統治階級利益的,但是也得盡量公平公正,否則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現在村案殺禁軍一案裏,村婦雖殺了二十多名官軍,但她是弱者,是為了自衛,她是讓百姓們同情的,所以殿下完全可以特赦她,這能得到百姓大眾的稱讚擁護,至於那些死掉的禁軍,他們死有餘辜,殿下還應當深究他們的罪行,人死罪也不能滅,軍官要奪職,禁軍要奪去軍籍,還要收回他們的勳田軍田等,以敬效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