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938章 貞觀四貴(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身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東西也不同,甚至關注點也不同。

通俗點說,屁股決定腦袋。

秦瓊離開中樞數年,一直在鬆州封地鎮守,忙著發展封地的同時,也牢記著屏藩衛疆的職責,因此他眼睛看到的都是他麵前的那一片地方,關注的也都是事關西南的邊疆安全問題。

吐蕃有威脅,秦瓊不能坐視。

但到了李世民這裏,他坐在長安城,心中卻是整個大唐,而不隻是西南一隅。對秦瓊來說,吐蕃是目前對西南威脅最大的一個存在,可對於整個大唐來說,吐蕃還排不上號。

大唐萬裏疆土,億萬臣民,皇帝的任何一個決策,都影響巨大,所以李世民考慮事情,必須得從全局出發。

大唐實力是強盛的,兵力也是強盛的,但邊疆萬裏,就算百萬兵,其實也並不顯多。

一個蘿卜一個坑。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事關戰爭,就不得不慎重。

“你年紀也大了,身體也不好,不如就不要再回鬆州了,就留在京師療養身體,有空也進宮來陪朕喝茶聊天,若是精力好,還可以到羽林宮給那些年輕小夥子上講講兵法戰例。等過幾年,讓你家小子們去封地經營便是。”

秦瓊卻沒答應。

他也有他的顧慮,尤其是他自知自己打仗是把好手,能衝敢打,但其實就算論統兵指揮,他也並沒自負的認為就是軍中第一,不說當今聖上那才是戰無不勝,就是那位以腿疾致仕的李藥師,那才是大家。

其餘如柴紹、劉弘基那都是軍中老帥,資曆高,能力強。

而李績、蘇定方、程名振、李道宗這幾個將軍,年紀比他輕的多,但也都是帥才。

論勇,尉遲恭、程咬金、牛進達、郭孝恪、吳黑闥等更不用提,仍是正值當打之年,身體還強壯如牛。

他能坐到太保這個三師之位,並不是因為他多能打,而隻是各種因緣巧合罷了,他有自知之明。

所以身居高位後,越發的沒飄,反而是主動的離開中樞。

他還有另一層顧慮,便是兒子秦琅。秦琅在朝中也是一個特例,憑玄武門從龍之功,得皇帝賞識,被皇帝用的順心應手,哪裏需要放哪裏,卻偏偏也本事過硬,從沒辦砸過差事。

為了不影響兒子的前程,秦瓊主動退出中樞,也是給兒子讓位,不可能真正父子同朝為相。

總得有一個人退出。

皇帝讓他留在長安,他想想還是沒應下,自己在京就算如李靖一樣不問政事,但終究頂著個太保之銜,尤其是他於軍中資曆威望都高,所以還是覺得呆在鬆州更好些。

“你若真要走,那也得等三郎大婚之後吧。”

因太上皇駕崩,長樂要為太上皇守孝一年,實際是九個月,因此原本定在九月重陽的婚期,改到了明年的正月。

“好。”秦瓊終於點頭。

李世民一聲歎息,做為多年的老夥計,秦瓊心裏在想著什麼,他其實都能猜的一清二楚,雖然覺得秦瓊沒必要如此避嫌,可當了皇帝,終究不比從前了。

·······

二月,長安滿城素縞。

李世民把國喪辦的極為隆重,以示孝道。

秦琅趕在月末抵達長安,太上皇的靈柩依然停靈大明宮,停靈二十七天,然後出殯。

李淵還算是較好的,畢竟李世民奪位後為示孝道,早早就開始幫李淵皇陵,大修幾年,主體早已完工,所以隻要按規矩停靈二十七天,便可移到獻陵安葬。

而有一些皇帝駕崩之後,因為皇陵沒營建,或是沒建好,就得一直等到建好才下葬。

一些皇帝甚至可能要臨時停放幾個月,幾年甚至是十幾二十年的都有,比如康熙祖母孝莊皇太後死後,便停放了三十七年才下葬。

曆史上的李淵駕崩在六月,也是直到十月才趕修好皇陵主體,將其下葬。

一路快馬加鞭,幾乎全程水路,總算趕在下葬前進京。

路上早就是全程素縞孝服,秦琅做為臣子本來倒也用不著一直披麻戴孝,但他是李淵的孫女婿,雖公主還未過門,可也依然是晚輩家人,一樣得服一年。

抵京後,與妾侍兒女們都來不及怎麼說話,便被宮裏來人接走了。

在皇城中書門下,受李世民召見,一番奏對,麵奏了些嶺南的情況,然後李世民給秦琅交待了些任務,主要還是讓他幫忙操辦國喪葬禮。

“知道你路上辛苦,可眼下國喪重要,不能有半點差錯,你就再辛苦一下。”李世民牽著秦琅的手,“回來了記得去拜見你阿爺,如今他越發的老了,莫待子欲養而親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