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243章 秦家入倭(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貞觀二十一年,春。

倭國西海道築前國博多灣畔,新落成的倭國西京太宰府,是倭王西京,由大唐東渡的大德高僧玄奘主持,並得到了大唐皇帝賜予的圖紙,以及許多唐商的支持費時十年建成。

自推古女皇時,倭國開始全麵革新,在大陸派蘇我氏的帶領下,攝政的聖德太子與執政的蘇我馬子達成一致,全麵推行新政。此後雖然倭國內鬥越發激烈,但革新的腳步卻沒停下。

曆經數位皇後,到貞觀十九年,中大兄皇子等發動政變,刺殺了權臣蘇我入鹿之後,蘇我蝦夷自焚,皇極女皇讓位於同母弟輕皇子,稱孝德皇。

孝德皇向皇極皇奉上皇祖母尊的稱號,策劃宮變的中大兄皇子被立為皇太子,實際掌權。

中大兄皇子任命了參與政變的阿倍內麻呂為左大臣,蘇我石川麻為右大臣,中臣鐮足為內臣。

中大兄還親自帶著國書前往洛陽朝見大唐子,請求大唐正式冊封國書。

對於倭國的這場內亂,大唐朝廷對中大兄皇子一番警告後,最後還是頒下了冊封詔書,賜給輕皇子倭國王稱號,並封他為扶桑郡公,加征夷大將軍銜。中大兄皇子留在洛陽隨侍唐太子一年,方才返國。

在洛陽呆了一年的中大兄皇子返回倭國後,對當年聖德太子發起的大政革新,展開了更加全麵的革新。

班田製、租庸調製、郡國裏製等各項製度都加快了推動速度。

大和朝廷,也真正開始了中央集權化。

倭國被劃分為五畿七道,化分成數十國,各令製國下再設郡,郡下再設裏。層層管轄,中央則設有太政官,相當於大唐的政事堂,有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內大臣等諸多內閣成員。

在其下,又分設八省,內務省、式部省、兵部省、治部省等等。

地方上,各國設國司,各郡設郡司,規定各國必須由一位皇子擔任太守等。

另外,也效仿大唐貞觀令,擬定了倭國的《律令》。

政治上,以律令政治為基礎,推行中央集權製度,經濟上,則廢部民製推行均田製,給百姓班田,然後征收租庸調製,提升積極性,也增加了朝廷的稅收。

同時倭國朝廷還在文化、宗教上全麵學習大唐,不僅引入儒學漢文化,也引入了唐朝的科舉製度,上層貴族全麵學習漢文化,連朝廷官府的文字也都采用漢字,另外又全麵崇佛信道,遍地都是佛寺道觀,僧侶道士獲得極大特權。

每年,倭國都要派出數匹遣唐使和赴唐留學生,學習大唐先進的文化和技術。

而另一方麵,倭國也全麵開放貿易,與唐商貿易,甚至與唐商合資開礦建工坊等,也正是在這種全麵崇唐的氛圍中。

倭國大和朝廷的倭王、大臣們好多都去過大唐,見識過兩京繁盛,所以對於狹的飛鳥京早就不滿了,雖然之前已經新建了藤原京,但藤原京也還是格局了。

所以之後又在得到秦家的幫助後,開始營建平城京,平城京開建後,又為了貿易需求,在重要的西海道築前國的博多灣畔,建立了太宰府,號稱大和西京。

平城京對標大唐東京洛陽,而太宰府對標大唐西京長安,基本上,這兩京營建,都是由秦家承包的,從設計圖紙到承建,秦家全包了。秦家當初能夠服倭國接受這兩京建造計劃,最打動他們的就是不需要大和朝廷或倭王出一文錢,秦家幫他們把這兩京建了,甚至表示,征用的民夫,秦家都願意付一部份工錢的。

這對倭王來,簡直難以置信,尤其是看過了秦家提供的那美侖美奐的效果圖後,再沒法拒絕了。

當然,秦家也不是去做善事的,秦家隻是提出了其它合作條件而已。

其中主要的就是取得倭國一些礦山的開采經營權,其二是秦家是先拿錢借給倭王,然後這筆錢再專用於修建京都,借款要還,而且還有利息,隻是相對來,利息不算高。

第三個條件,就是這兩京,秦家早給自己預留了不少地皮,這些就屬於秦家,以後秦家可以開發建築成住宅或商鋪等出售出租。

但對於這些條件,倭王依然感覺太誘人了,畢竟對剛開始中央集權的大和來,平城京和太宰府,雖然不是真的完全仿洛陽長安,但也確實遠超他們以前任何一座京城了,若是靠自己的技術和錢財,隻怕一時根本難以修成。

而如今秦家給出的方案太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