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正文 第2章 第一張底牌:“猛”一點——敢闖敢幹、敢做敢當才是真男兒(2)(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大發明家愛迪生有一個合夥人潘茲,在進入愛迪生研究所之前,他還是一個雄心勃勃卻生活拮據的青年人,但他相信自己的才華,他有一種渴望成功的強烈的欲望。他的最大的願望就是和大發明家愛迪生一起幹一番事業。

潘茲剛剛搭乘貨運列車來到愛迪生所在的城市時,衣衫襤褸,“就像一個流浪者”,但他心裏卻懷著一種非常強烈的“像夢又像希望的異乎尋常的東西”,這東西在他的心裏熊熊燃燒著,占據了他的全部生命,促使他去行動,去叩響愛迪生研究所的大門。

在為愛迪生研究所工作的最初五年裏,在任何人的眼裏,他隻不過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小的齒輪”,而他自己卻從來沒有忘記過他要成為愛迪生的合夥人的願望。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製定了細致的計劃,“切斷了一切退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獻出了自己的全部能量。

潘茲終於成功了。他的雄心壯誌得到了最好的回報。

從朦朦朧朧的夢想,到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做什麼的那種清晰而又強烈的夢想,是一個心理上的飛躍;從夢想到產生欲望,並且真正確立起自己的目標,這又是一個飛躍。

一個男人要實現自己的雄心,把雄心變為自己的有的放矢的行動,確實要走過一段相當漫長的道路。關鍵在於,他能不能使這種越來越強烈的雄心,在內心深處轉化成一種自我激勵的驅動力。

雄心越大,成就越大,男人的差別也越大。期望享受工作樂趣的人事業有成,而總擔心會遭遇挫敗的人則難成大器。

人不可能表現出超越自己期許的水準,這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我們自認不能表現得比現在更好,或做得更多,那麼我們的成就僅止於此。

許多男人喜歡貶低自己,怨天尤人,把自己的失敗歸咎於天生條件不足、運氣欠佳、父母貧賤等。

抱怨自己沒有機會、遭人排擠或黴運當頭,都於事無補。失敗的原因與命運和風水無關,而是在於男人對自己不存厚望。

真正成功的男人熱切盼望並期待成功,縱使命運坎坷也不稍改其誌。近代畫家馬蒂斯晚年纏綿病榻,目不能視,卻完成了幾幅生平最佳的作品。名列全世界十大長跑名將之一的卡塔拉諾曾有暴飲暴食的惡習,又有嚴重的煙癮,後來也都一一戒除。不論出身高低、有無殘疾,他們都盡力而為。他們想要有所成就,他們期望高人一等。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在很小的時候就想著:“我將來一定要成為有錢的人,讓母親能穿著絹絲製成的衣服,讓她坐一坐自家用的豪華馬車……”

卡內基1835年出生在蘇格蘭的一個小鎮上,他的父親是一位能幹的織布工人。但是當卡耐基12歲的時候,他父親所織出來的布卻無法暢銷,始終賣不出去,那是因為產業革命開始的緣故,最直接的打擊是蒸汽機的發展和擴展。由於機器織布的成本比較便宜,所以自然而然也就比較暢銷;卡內基的父親卻無法趕上時代的步伐。

但是,卡內基的母親個性好勝而又勇敢。她首先提議說:“我們不要再發牢騷了,幹脆到美國去找出路吧!我們就移民到美國的匹茲堡吧,或許還能闖出一番天地來。”

當然,到達匹茲堡的初期,一家人仍是過著很窮困的生活,因此13歲的卡內基便一直要找工作;也就是說,他從13歲開始,就開始闖蕩社會了。

然而從這時開始,他的活躍力也開始了,雖然說是活躍,並不是指有很輝煌或是天才型的表現,隻不過是一個貧窮人家的少年,為了幫助家計,認真地去工作而已。這種情形大概和我們在孩提時代,跟著別人一家一家地去認識路、做送報童是一樣的。

然而,一般送報紙的勇敢少年和卡內基到底有什麼地方不同呢?答案便在於“後者仍然繼續求上進”這一點上吧!或許是由於各國民族性的不同,每人的想法也不盡相同。一般的少年報童一旦找到工作的機會後,就會想到要在那裏繼續求生存而做各種努力;不斷轉行的人,不能說是勇敢的少年,多為意誌不堅定的少年。但是,當一旦決心要在組織中求發展的人,有時就不被允許有太大的願望;在這些人的眼中,隻有股長、主任、科長……這種一路延展下去的順序,才是公認的成功之路。

但是,卡內基是不同的。首先他到一家紡織廠做一名卷絲的工作人員,同時又掌握機會,再去當那個工廠的火夫,然後再找機會成為辦事員。兩年後,他就離開了那家工廠,去擔任薪水更高的電報傳達員。

後來,他又不斷地往前衝刺,在20歲的時候,已經成為向阿達木斯運輸公司投資5000美元的股東了。之後,他也一直像這樣,掌握了最有利的時機,終於成為一個鋼鐵大王。

所以那些成大事的男人,他們的目標必定高遠。

比如說你想爬山,你給自己定的目標是1000米,那麼最後你最多也就爬到1000米。但是假如你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征服喜馬拉雅山,即使你這輩子達不到這個目標,但是你給自己定了高標準,爬不到頂峰,也能爬5000米。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三個工人在工地幹活,他們的工作是一樣的,砌牆。有個過路人問其中一個工人:“師傅,您在幹嘛?”“砌牆。”他又問另一個工人:“您呢,你在幹什麼?”“掙錢唄,吃飯養家。”他又問第三個工人:“您幹的是什麼活兒?”“我嘛,我在建造世界上最美麗的房子。”那個工人認真地回答道。後來,前兩個工人仍然在工地上砌牆,第三個工人成為著名的建築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