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五章(1 / 2)

繩子還在一米一米的向下放著,簡援朝的心也隨之不斷的下沉。 四周一片漆黑,空氣中充滿著青苔的氣味。借著手電微弱的光亮向下看去,隻見下麵仍然被一團黑幕所籠罩著,什麼都看不見。

繩子已經放下了將近30米了,很明顯現在已經是在原來的水位以下了。四周的井壁光潔明亮,摸上去滑不溜手,看來想要靠人力爬上來那是不可能的,想到這,簡援朝不禁又緊了緊綁在腰際的繩子。

下麵仍是深不見底,突然,簡援朝感到下麵有一股“嗖嗖”的涼風吹來,他不由得緊了緊衣領,:“該死,現在已經是夏天了,這井裏怎麼會還這麼冷呀?”他在心裏暗暗的咒罵道,同時他又強烈地感覺到好象有什麼地方不太對勁,可一時間又說不上來。

風還是不斷的從井底徐徐吹來,雖然風力不算太大,但在這封閉的井中,由於空氣的對流,還是會不時發出“嗡嗡”的響聲,在這有如死一般寂靜的環境中聽來,分外的刺耳。就好象一隻怪獸不滿有人闖入它的領地,正瘋狂的咆哮著。

突然,簡援朝渾身劇烈的顫動起來,因為他忽然想到了是哪裏讓他覺得不對勁了,:“封閉的;井底;風?天啊!這怎麼可能?難道,難道………”在這一刻,他感到自己頓時渾身冰涼,四肢僵硬,有如身在冰窖中一樣。因為他忽然想到,他現在是身處封閉的古井中,那井底怎麼會有風吹上來呢?除非,除非……!”他實在不敢想下去了,多年來所接受的無產階級教育,讓他不能相信鬼神之類的說法。

他緊了緊繩子,定了定神,十年前的那一幕,不知為什麼又突然浮現在他的腦海中,想想這十年來他的遭遇,再想想可能就在井底的那件東西,他不禁又回複了信心。“為了我自己,為了我的家人,也為了東來這苦命的孩子,無論下麵有什麼妖魔鬼怪,我都一定要下去看一看。”想到這,他又使勁的拉了一下繩子,示意在上麵的韓東來繼續放繩子。

50米、80米、已經快接近100米了,突然,手電光向下照射時,出現了些許的反光。簡援朝迅速示意韓東來快些向下放繩子,在又下降了將近20米後,簡援朝終於看清了井底的情況。原來,這口井並沒有連通地下水,在井底鋪設著一塊巨大的青石板,由於長時間經受水流的衝刷,石板顯得格外明亮,剛才的些許反光就是由它發出來的,這顯然是由人工建造的。可既然這口井並沒有連通地下河,那這許多的井水又是從哪兒來的,又流到哪兒去了呢?井底吹來的微風又是從哪裏吹來的呢?想到這,他舉起了手電又仔細的向下探看起來。現在離井底隻有很短的距離了,所以看得也比剛才清楚了一些。忽然,他發現在石板邊的井壁上有著一個圓形的大洞,剛才可能由於光線太暗所以他並沒有發現。難道說,井水就是從這個洞口流出的?還有在這青石板下到底是不是就是那消失的第四層呢?想到這些疑問,他恨不得立刻就能下到井底,去探看個究竟。

可就在這時,下降的繩鎖突然停止了。

*******************************************************

“摩尼教?”梅玲吃驚的問道。

“是的,摩尼教。你一定看過金庸的《倚天屠龍記》吧。那裏麵提道的明教,就是摩尼教傳入中國後的名稱。摩尼教(Manichaeism)是三世紀在巴比倫興起的一個世界性宗教。其主要吸收猶太教-基督教等教義而形成自己的信仰,同時也采納了不少瑣羅亞斯德教(襖教)的成分,傳播到東方來以後,又染上了一些佛教色彩。它的主要教義是二宗三際論,二宗指明暗,也即善惡。三際指初際、中際、後際,初際階段,明暗是分開的。中際階段,黑暗侵入光明,光明與黑暗鬥爭,兩者混合。後際階段,明暗重新分開。通俗的講就是未有天地之時,隻有善惡二宗。善宗即光明王國,最高神被稱為偉大之父(漢文摩尼經稱大慈父、明尊),惡宗被稱為黑暗之王(魔王),住在黑暗王國裏。後來黑暗之王上窺光明王國,光明一度被黑暗所吞並,但最後明尊召喚出各路神仙,最終打敗了魔王,世間又恢複了光明。它有自己獨立的戒律和寺院體製。摩尼教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內(從三世紀到十五世紀),從北非到中國的福建,在整個歐亞舊大陸上廣泛傳播,文獻使用過敘利亞文、中古波斯文、帕提亞文、粟特文、漢文、回鶻文、希臘文、拉丁文、科普特文等十餘種文字,與其他主要宗教發生了深入的思想對話。其創始人摩尼誕生於巴比倫(Babylonia)北部的瑪第奴(Mardinu)。母親滿豔(Maryam)與波斯的安息(Arsacids)王室有親戚關係。父親跋帝(Patek)原住哈馬丹(Hamadan)曾參加猶太派基督徒派別厄勒克塞(Elchasaites)派,這個教派以禁欲和實行煩瑣的浸禮儀式為特點。摩尼從四歲起就被他父親帶到這個教派中生活。摩尼自稱從小受到天使啟示,他二十四歲時(240年4月19日)受到神我(Syzygos)一次最重要的啟示,涉及以後摩尼教的主要基本教義。他遂與厄勒克塞派決裂,如果沒有他父親的保護,可能被殺。摩尼離開這個教派,來到泰錫封(Ctesiphon),隻有兩個追隨者,後來他父親也皈依了他的宗教。摩尼及其少數信徒曾在波斯北部傳教,後來取海路前往印度,使杜蘭(Turan,在今俾路支地區)國王皈依摩尼教。從印度回來後,摩尼贏得了波斯薩珊王朝國王沙卜爾(Shapur)的兄弟、呼羅珊(Khurasan)總督卑路斯(Peroz)的友誼,通過他得以晉見沙卜爾。摩尼用中古波斯文寫了《沙卜拉幹》(Sabuhragan)一書,概述摩尼教的教義,題獻給沙卜爾。沙卜爾給了摩尼書麵文件,準許他和他的信徒在帝國範圍內任何地方旅行和傳教。摩尼派使徒阿馱(Adda)、承法教道者帕提格(Pattig)等向羅馬帝國境內傳教,派末冒(Mar Ammo)等向東方傳教。摩尼教在不長時間內已經發展成一個世界性宗教。瓦赫蘭(Bahram)一世(273-276年)繼位後,受瑣羅亞斯德教主(襖教也稱拜火教)科德(Kirdir)的影響,改變了對摩尼教寬容的政策。摩尼想去東方的貴霜(Kushan)地區,未被準許。他收到瓦赫蘭一世的傳喚,要他前往貝拉斐(Bet Laphat)朝廷。摩尼已經意識到凶多吉少,但是對信徒的關懷一如既往,在途中還訪問了故鄉高凱(Gaukhai)的摩尼教社團。他於274年1月抵達朝廷,晉見瓦赫蘭一世時,受到國王的指責,摩尼進行了抗辯,被投入監獄,後終被訂死在使字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