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七卷草部1(1 / 3)

第七卷草部1

[李時珍說天造地化而生草木,剛與柔相交而成根蔓,柔剛相交而成枝幹。葉和萼屬陽,花和果屬陰。草中有木,木中有草,草木又有五形、五氣、五色、五味、五性、五用。

甘草

【釋名】也稱蜜甘、蜜草、美草、靈通、國老。[弘景說此草最為眾藥之主,經方常用,猶如香中之沉香。國老即帝師,雖非君而為君所宗,是以其能安和草石而解諸毒之故。[權說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

【集解】[別錄說甘草生河西川穀積沙山及上郡。二月、八月除日采根,曬幹,十甘草日成。[弘景說今出於蜀漢中,都從汶山諸地中來。赤皮斷理,看起來堅實者,是抱罕草,最佳。抱罕乃西羌地名。亦有似火炙幹者,理多虛疏。又有如鯉魚腸者,被刀破,不複好。[時珍說今人以大徑寸而結緊斷紋者為佳,謂之粉草。其輕虛細小者,皆不及。

【修治】[敩說須去頭尾尖。每用切長三寸,擘作六七片,盛入瓷器,用酒浸蒸,從巳時至午時,取出曬幹銼細用。一法:每斤用酥七兩塗炙,酥盡為度。又法:先炮,使其內外赤黃。[時珍說炙甘草皆用長流水蘸濕,至熟刮去赤皮,或用漿水炙熟,不能酥炙、酒蒸。補中宜炙用,瀉火宜生用。

【氣味】味甘,性平,無毒。

【主治】五髒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敷金瘡,久服輕身延年。溫中下氣,煩滿短氣,傷髒咳嗽,止渴,通經脈,利血氣,解百藥毒,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種石,一千二百種草。主腹中冷痛,治驚癇,除腹脹滿,補益五髒,養腎氣內傷,令人陰不痿,主婦人血瀝腰痛,凡虛而多熱者加用之。安魂定魄,補五勞七傷,一切虛損,驚悸煩悶健忘,通九竅,利百脈,益精養氣,壯筋骨。生用瀉火熱,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熱,緩正氣,養陰血,補脾胃,潤肺。吐肺痿之膿血,消五發之瘡疽。解小胎毒驚癇,降火止痛。

梢〔主治〕生用治胸中積熱,去莖中痛,加酒煮玄胡索、苦楝子尤妙。

頭〔主治〕生用能行足厥陰、陽明二經汙濁之血,消腫導毒。主癰腫,宜入吐藥。

【發明】[震亨說甘草味甘,大緩諸火,黃中通理,為厚德載物之君子。[時珍說甘草外赤中黃,色兼坤離;味濃氣薄,包容土德。協和群品,有元老之功勞;普治百邪,得王道之造化。輔君力而不告於人,斂神功而不歸於己,可謂藥中良相。然而,中滿、嘔吐、酒客之病,不喜其甘;大戟、芫花、甘遂、海藻,藥性與之相反。這就是迂緩不可以救昏昧,而君子常被小人嫉妒之意嗎?[頌說孫思邈《千金方》說,甘草解百藥毒。如中烏頭、巴豆之毒,甘草入腹即能見效,驗如反掌。大豆汁解百藥毒,多次試之無效,加入甘草為甘豆湯,則效果奇特。

【附方】1.傷寒咽痛(少陰證)。用甘草二兩,蜜水炙過,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兩次。此方名“甘草湯”。2.肺熱喉痛。用炒甘草二兩、桔梗(淘米水浸一夜)一兩,加入阿膠半斤。每服五錢,水煎服。3.肺痿(頭昏眩,吐涎沫,小便頻數,但不咳嗽)。用炙甘草四兩、炮幹薑二兩,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幾次服。此方名“甘草幹薑湯”。4.小兒熱嗽。用甘草二兩,在豬膽汁中浸五天,取出炙後研細,和蜜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十丸,飯後服,薄荷湯送下。此方名“涼膈丸”。5.嬰兒初生便閉。用甘草、枳殼各一錢,水半碗煎服。6.小兒撮口風。用甘草二錢半,煎服,令吐痰涎。再以乳汁點兒口中。7.嬰兒慢肝風(目澀、畏光、腫閉,甚至流血)。用甘草一指長,豬膽汁炙過,研細。以米汁調少許灌下。8.兒童遺尿。用大甘草頭煎湯,每夜臨睡前服之。9.小兒尿中帶血。用甘草一兩二錢,加水六合,煎成二合。一歲兒一天服盡。10.小兒幹瘦。用甘草三兩,炙焦,研細,和蜜成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溫水送下。一天服二次。11.赤白痢。甘草一尺長,炙後劈破,以淡漿水一升半,煎至八合服下。12.舌腫塞口(不治有生命危險)。用甘草煎成濃湯,熱嗽,隨時吐出涎汁。

13.口瘡。用甘草二寸、白礬一塊(如粟米大),同放口中細嚼,汁咽下。14.背疽。用甘草三兩,搗碎,加大麥粉九兩,共研細。滴入好醋少許和開水少許,做成餅子,熱敷疽上。冷了再換。未成膿者可內消,已成膿者早熟破。體虛的人可加服黃芪粥。又方:甘草一兩,微炙,搗碎,浸入一升水中,經過一夜,攪水使起泡,把泡撇掉,隻飲甘草水。15.各種癰疽。用甘草三兩,微炙,切細,浸入一半酒中;另取黑鉛一片,熔汁投酒中,不久取出,反複九次。令病人飲此酒至醉,癰疽自漸愈。又方:甘草二斤,捶碎,水浸一夜,揉取濃汁,慢火熬成膏,收存罐中。每服一二匙。此方名“國老膏”。消腫去毒,功效顯著。16.初起乳癰。用炙甘草二錢,新汲水煎服。外咂乳頭,免致阻塞。17.痘瘡。用炙甘草、栝樓根等分,煎水服。18.陰部垂癰(生於肛門前後,初發如鬆子大,漸如蓮子,漸紅腫如桃子。成膿破口,便難治好)。用甘草一兩、溪水一碗,以小火慢慢蘸水炙之。自早至午,至水盡為度。劈開檢視,甘草中心已有水潤即可。取出細銼,再放入兩碗酒中煎成一碗。溫服。兩劑之後,病熱好轉,但須經二十天,腫痛才會消盡。19.陰部溫癢。用甘草煎湯,一天洗三五次。20.凍瘡發裂。先用甘草湯洗過,然後用黃連、黃芩共研為末,加水銀粉、麻油調敷。21.湯火傷。用甘草煎蜜塗。

黃芪【釋名】也稱黃耆、戴糝、戴椹、芰草、百本、王孫。[時珍說耆,長。黃芪色黃,為百藥之長,故名。

【集解】[頌說今河東、陝西州郡多有生長。根長二三尺。獨莖或成叢生長,枝幹距離地麵二三寸。其葉像羊齒的形狀,又似蒺藜的苗。七月中旬開黃紫色的花。它的果實叫作莢子,黃芪長一寸左右。八月中旬采挖它的根,其皮柔韌折之如綿,叫作綿黃耆。它有幾種,有白水耆、赤水耆、木耆,功用都差不多,木耆短且紋理橫生。現在的人多用苜蓿根來充當黃耆,折皮也似綿,頗能亂真,但苜蓿根堅硬鬆脆,黃耆很柔韌,皮呈微黃褐色,肉為白色。[時珍說黃耆葉似槐葉但稍微要尖小些,又似蒺藜葉但略微要寬大些,為青白色。開黃紫色的花,大小如槐花。結小尖角,長約一寸。根長二三尺,以緊實如箭杆的為好。嫩苗也可以食用。收取它的子,在十月下種,如種菜法也可以。

【氣味】味甘,性微溫,無毒。

【主治】癰疽、爛瘡,排膿止痛,麻風病,內外及混合痔、瘺管,補虛,小兒百病。治婦人子宮邪氣,逐五髒間惡血,補男人虛損,五勞瘦弱,止渴,腹痛泄痢,益氣,利陰氣。治虛喘、腎衰耳聾,療寒熱,治發背。助氣,壯筋骨,長肉補血,破腹內積塊、淋巴結核、大脖子,非行經期間陰道內大量出血,濕熱痢,產前後一切病,月經不調,痰咳,頭痛,熱毒赤目,治虛勞自汗,補肺氣,瀉肺火心火,益胃氣,去肌熱及諸經痛。

【發明】[宗

說防風、黃耆,世間多相須而用。唐許胤宗初做官,任新蔡王外兵參軍時,柳太後受了風邪,不能說話,脈沉且飲食不進。胤宗說:“既然不能服藥,就隻適宜用湯氣蒸熏,藥入皮膚的紋理,一周便可治愈。”於是就熬了幾斛黃耆、防風湯,放在床下,氣如煙霧,當晚柳太後便可以說話了。防風能製黃耆,黃耆得防風的輔佐,它的功效就愈大,這是相畏相使的緣故。人的口與地相通,鼻與天相通。口用來養陰,鼻用來養陽。天主清,故鼻不受有形而受無形;地主濁,故口受有形且兼受無形。柳太後生了病不能說話,若服用有形之湯,功效緩慢作用很小,現在用藥熬湯,湯氣滿室,那麼口鼻都吸收了藥效。如果不是聰明的人知曉這個道理,柳太後便不可能回生。

【附方】1.小便不通。用黃芪二錢,加水兩碗,煎成一碗,溫服。小兒減半。

2.酒疸黃疾(醉後感寒,身上發赤、黑、黃斑)。用黃芪二兩、木蘭一兩,共研細。每服少許。一天服三次,酒送下。3.白濁。用鹽炒黃芪半兩、茯苓一兩,共研細。每服一錢。4.萎黃焦渴(每與癰疽發作,先後伴隨)。用黃芪六兩,一半生焙,一半加鹽水在飯上蒸熟;另用甘草一兩,也是一半生用,一半炙黃。二藥共研細。每服二錢,一天兩次。也可以煎服。此方名“黃芪六一湯”。5.老人便秘。用黃芪、陳皮各半兩,研細。另用大麻子一合,搗爛,加水揉出漿汁,煎至半幹,調入白蜜一匙,再煮過,把黃芪、陳皮末加入調勻服下。兩服可通便。可以常服。

6.血淋。用黃芪、黃連,等分為末,加麵糊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

7.少淋。用黃芪、人參,等分為末。另用蘿卜四五片,加蜜二兩,稍稍炙過後,蘸藥末吃下,以鹽水送服。8.吐血。用黃芪二錢半、紫背浮萍五錢,共研為末。每服一錢,薑蜜水送下。9.咳膿咳血,咽幹(這是虛熱,不可吃涼藥)。用黃芪四兩、甘草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熱水送下。10.肺癰。用黃芪二兩研細,每取二錢煎湯服。一天可服三四次。11.甲疽(趾甲邊紅肉突出成疽)。用黃芪二兩、茹一兩,醋浸一宿,加入豬油五合,微火煎成二合。去渣,取脂塗瘡上。一天三次。12.胎動不安(腹痛,下黃汁)。用黃芪、川芎各一兩,糯米一合,水一升,一起煮到半升。分次服下。13.陰汗濕癢。用黃芪酒炒後研細,切熟豬心蘸著吃,有效。

人參

【釋名】也叫黃參、血參、人銜、鬼蓋、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皺麵還丹。[時珍說人參生長時間長了,根會逐漸長成人形,有神,故稱為神草。

【集解】[別錄說又叫神草、地精。生長在上黨的山穀和遼東等地。在二月、四月、八月上旬挖采它的根,用竹刀刮去泥土,然後曬幹,不能見風。根像人形的有神性。[弘景說上黨在冀州的西南部,現在出產的人參,細長色黃,形狀如防風,大多潤實而甘美。人參的莖直長,其上四五片葉子相對而生,開紫色的花。高麗人作“人參讚”:三椏五葉,背陽向陰。欲來求我,椴樹相尋。椴,音“斷”。椴樹的形狀像梧桐,很大。在樹蔭覆蓋處,人參生長較多。[恭說高麗、百濟、潞州太行、紫團山都出產。[保升說現在沁州、遼州、澤人參州、箕州、平州、易州、檀州、幽州、媯州、並州,都出產人參。大概是因為它們的山脈與太行山綿亙相接的緣故吧。[珣說新羅國雖也常年進貢,但都不及上黨的人參。[頌說春天長苗,多生長在深山背陰,靠近椴樹漆樹下濕潤的地方。初生時較小,大約三四寸長,一椏五葉;四五年後,長成兩椏五葉,沒有花莖;至十年後生三椏;時間更長的便生四椏,每椏各五葉。三月、四月,開的花細小如粟米,花蕊如絲,紫白色。秋後結籽,有的有七八枚,形狀像大豆;生青,成熟以後自然脫落。根像人形的有神性。相傳要想識別上黨參的真假,隻要兩個人一起跑步,一人口含人參,一人空口,路過三五裏後,其中那個不含人參的人必會大喘氣,含了人參的人如果呼吸自如,就證明是真正的上黨參。[宗說上黨參,根頗纖長。根下垂,有的達一尺多長。根有十個分岔的,其價值與白銀相等,比較難得。當地人得到一棵,就地把它放在板上,用新彩絨裝飾它。

[時珍說上黨就是現在的潞州。當地人認為人參會給地方造成危害,就不再去挖取。現在所用的,都是遼參。高麗、百濟、新羅三國,現在都歸屬於朝鮮了。但是人參仍然被運到中國來上市。也可收采種子,在十月下種,如種菜的方法。秋冬挖的人參堅實,春夏挖的便虛軟,這並不是說長出的人參有虛實之分。遼參中連皮的黃潤,顏色如防風;去皮的堅白如粉。假人參都是用沙參、桔梗的根來偽造的。沙參體虛無心而味淡,桔梗體實有心而味苦。人參也像這樣,但味甘微帶苦,自有餘味,俗名叫金井玉闌。其像人形的,叫孩兒參,假贗尤其多。宋蘇頌在《圖經》中所繪的潞州參,三椏五葉,是真人參。滁州參,是沙參的苗葉,沁州、兗州的人參,都是薺

的苗葉。誤用它,不但沒有益處,反而導致乖戾,不可不察。

【氣味】味甘,性微寒,無毒。

【主治】主補五髒,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可輕身延年。療腸胃中冷,心腹鼓痛,腹脅逆滿,霍亂吐逆,調中,止消渴,通血脈,破堅積,令人不忘。治五勞七傷,虛損痰弱,止噦嘔,補五髒六腑,保中守神;消痰,治肺痿、癇疾,體虛,夢多而雜亂。止煩躁,變酸水。消食開胃,調中治氣,殺金石藥毒。治肺脾元氣不足,短氣少氣,補中緩中,瀉心肺脾胃中火邪,止渴生津。治男女一切虛證,發熱自汗,眩暈頭痛,瘧疾,滑瀉久痢,小便頻數淋漓,勞倦內傷,中風中暑,吐血咳血下血,血崩,胎前產後諸病。

【發明】[言聞說人參生用氣涼,熟用氣溫。味甘補陽,微苦補陰。氣主生物,本在天;味主成物,本在地。氣味生成,是陰陽的造化。涼,是秋高清肅之氣,屬天之陰氣,其性降;溫,乃陽春生發之氣,屬天之陽氣,其性升。味甘的,是濕土化成之味,屬地之陽,其性浮;味微苦的,是火土相生之味,屬地之陰,其性沉。人參的氣和味都薄。氣薄的,生用下降熟用上升;味薄的,生用上升熟用下降。例如土壤火旺的病,就適宜用有涼薄之氣的生人參,來瀉火補土,這是純用它的氣。脾虛肺怯的病,則適宜用有甘溫之味的熟參,以補土生金,這是純用它的味。李杲對肝火、腎火傷脾,身熱而煩,氣高而喘,頭痛而渴,脈洪而大的人,用黃檗加人參來治。孫真人治療因受暑熱而傷了元氣,導致大量出汗,手足冰涼而無力的病人,用生脈散來瀉火熱救治肺腎之陰。用人參的味甘氣寒為君藥,來瀉火補元氣;用麥門冬的苦甘氣寒為臣藥,來清肺而滋腎;再配以五味子的酸溫為佐藥,可生腎津而收耗氣這些都是補天元真氣的方法,不是補熱火的。白飛霞說,把人參煉成膏服用,就可以回元氣於虛無之境。凡是病後氣虛和氣虛咳嗽的,都適宜服用。體內有火的,可以和天門冬膏一起服用。

【附方】1.陰虧陽絕之症(昏眩、自汗、痰鳴、脈大)。用人參十兩切細,加水二十碗浸透,以桑柴火緩煎成膏。每服一至三碗。持續服至病愈。此方名“人參膏”。2.胸中痞堅,脅下逆氣搶心。用人參、白術、幹薑、甘草各三兩,加水八升,煎至三升。每服一升,一天服三次。此方名“治中湯”(理中湯)。3.脾胃氣虛,不思飲食。用人參一錢、白術二錢、茯苓一錢、炙甘草五分、薑三片、棗一枚,加水二杯,煎至一杯,飯前溫服。此方名“四君子湯”(各藥分量在此方中不再折扣)。4.開胃化痰。用人參二兩(焙)、半夏五錢(薑汁浸後焙幹),共研為末,和麵揉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薑湯送下。飯後服。一天服三次。藥中加陳皮五錢亦可。5.胃寒氣滿,饑不能食。用人參二錢、生附子半錢、生薑二錢,加水七合煎成二合,調入雞蛋清一個,空腹服下。6.胃虛惡習,或嘔吐有痰。用人參一兩,加水兩碗,煎成一碗,再加竹瀝一杯、薑汁三匙。溫服。此方最宜老人。7.反胃(飲食入口即吐,病人衰弱無力)。用人參三兩,切片,加水一升,煮成四合,熱服。同時用人參汁加雞蛋白、薤白煮粟米粥吃。8.妊婦腹痛吐酸,不能飲食。用人參、炮幹薑,等分為末。加生地黃汁,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送下。9.陽虛氣喘,自汗盜汗,氣短頭暈。用人參五錢、熟附子一兩,分為四帖。每帖以生薑十片,加水兩碗,煎成一碗,溫服。10.喘急欲絕。用人參末煎湯,每服一茶匙。一天服五至六次。11.產後發喘。用人參末一兩;另有蘇木二兩,加水兩碗,煎成一碗後,調參末內服。有特效。12.產後諸虛、發熱、自汗。用人參、當歸,等分為末;另以水三升,加豬腰子一個(切片),糯米半合,蔥白二個,煮米至熟。取汁一碗,將人參、當歸藥末調入煎湯,飯前溫服。

13.產後大便不能,出血很多。用人參、麻子仁、枳殼(麥麩炒過),共研細,加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送下。14.橫生倒產。用人參末、乳香末各一錢,丹砂五分,共研細,加雞蛋白一個,生薑汁三匙,攪勻後冷服。有特效。

15.治聞雷即昏。小孩聞雷即昏倒不知人事,這是氣怯造成的。服人參、當歸、麥冬各二兩,五味子五錢為膏,服完一斤,自此以後聽到雷聲仍神態自若。16.離魂異疾。睡覺時,自覺身外有身,與自身一樣無別,但不說話。甚屬怪誕。人睡覺時魂歸於肝,本證由於肝虛邪氣侵入,造成魂不歸舍的原因,故病名叫離魂。用人參、龍齒各一錢,赤茯苓八分,水一盞,煎至半盞水時,撒上朱砂末一錢,每晚睡時服。十服後,真身氣爽,假身即去。17.怔忡自汗,心氣不足。用人參、當歸各半兩,和閹豬腰子一對(切片)同煎,空腹服。藥渣焙幹為末,以山藥末作糊和藥成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棗湯送下。藥中亦可加乳香二錢。18.肺虛久咳。用人參二兩、鹿角膠(炙過)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三錢。薄荷豉湯(加蔥)送下。19.喘嗽咳血,脈弱無力。用人參末三錢,雞蛋白調勻,清晨服下,服後即去枕仰臥。病不久者,一服可愈。久病者兩服有效。以烏雞蛋的蛋白調藥。效果更佳。20.咳嗽吐血。用人參、黃芪、麵粉各一兩,百合五錢,共研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飯前服,茅根湯送下。又方:人參、乳香、丹砂,等分為末,加烏梅肉和成丸子,如彈子大,每天服一丸,開水送下。21.吐血下血,血如泉湧。用人參五錢(焙)、側柏葉(先蒸後焙)、荊芥穗(燒存性)各五錢,共研為末。每取二錢加入麵粉二錢中,以水調成稀糊吃下。22.鼻血不止。用人參、嫩柳枝,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日服三次。無柳枝可用蓮子心代。23.陰虛尿血。用人參(焙)、黃芪(鹽水炙),等分為末;另用紅皮蘿卜一枚,切成四片蜜炙,炙過再炙,已用盡二兩蜂蜜為止。每服以蘿卜一片蘸藥末吃,鹽開水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