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三卷鱗部(1 / 3)

第十三卷鱗部

[李時珍說鱗蟲有水、陸二類,類雖然不同,卻同有鱗甲。龍蛇是靈物,魚是水屬,種族雖有差別,但變化相通。鱗屬都卵生,而蝮蛇胎產;水族都不瞑,而河豚目眨。藍蛇的尾,能解其頭毒;鯊魚的皮,還能消積。如果不是知道的人,難道還能察覺到它的利弊嗎?

穿山甲

【釋名】也稱龍鯉、鯪鯉、石鯪魚。[時珍說形似鯉,穴陵而居,故曰鯪鯉,俗稱為穿山甲。

【集解】[弘景說形似鼉而短小,又似鯉而有四足,黑色,能陸生能水生。[時珍說鯪鯉形如鼉而小,背如鯉而闊,首如鼠而無牙,腹無鱗而有毛,長舌尖喙,尾與身等長。

【氣味】味鹹,性微寒,有毒。

【主治】五邪,驚啼悲傷,燒灰,酒服方寸匕。療蟻瘺。小兒驚邪,婦人鬼魅悲泣,疥癬痔漏。療瘡癩,及諸疰疾。燒灰敷惡瘡。又治山嵐瘴瘧。除痰瘧寒熱,風痹強直疼痛,通經脈,下乳汁,消癰腫,排膿血,通竅殺蟲。

【發明】[時珍說穿山甲入厥陰、陽明經。古方少用,近世風瘧、瘡科、通經、下乳,用為要藥。因為此物穴山而居,寓水而食,出陰入陽,能竄經絡,達於病灶。

【附方】1.中風癱瘓,手足不舉。用穿山甲(左癱用右甲,右癱用左甲)炮熟、大川烏頭炮熟、紅海蛤如棋子大者各二兩,共研為末。每用半兩,同蔥白搗汁,和成厚餅,徑約半寸,隨病的腳心,捆好,靜坐泡腳於熱水中,等身麻汗出,急去藥,手足漸能上舉。半月後再照此治療一次,可以除根。治療期間注意飲食,避風,保養身體。2.熱瘧。用穿山甲一兩、幹棗十個,同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二錢,於發病之日,黎明時,水送服。3.下痢裏急。用穿山甲、蛤粉等分,同炒過,研為末。每服一錢,空心服,溫酒送下。4.腸痔、氣痔,出膿血。用穿山甲(燒存性)一兩、肉豆蔻三枚,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病重者加蝟皮灰一兩5.婦女陰腫、硬如卵塊。取穿山甲五錢,以沙炒焦黃,研為末。每服二錢,酒送下。6.乳汁不通、乳癰。用穿山甲炮過,研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二次。外以油梳梳乳,即通。此方名“湧泉散”。7.腫毒初起。用穿山甲插入穀芒熱灰中,炮焦為末,取二兩,加麝香少許。每服二錢半,溫酒送下。8.便毒便癰。用穿山甲半兩、豬苓二錢,都經醋炙過,研為末,酒送服二錢,外用穿山甲末,和麻油、輕粉塗患處。僅以末塗亦可。9.瘰鬁潰爛。用穿山甲二十一片,燒過,研末敷塗。又方:用穿山甲(土炒)、斑蝥、熟艾,等分為末,敷患處;另用烏桕葉巾上。灸四壯,甚效。10.聤耳出膿。用穿山甲燒存性,加麝香少許,吹入耳內,三日後,水幹即愈。11.耳鳴耳聾(突然耳聾,腎虛,耳內如有風水鍾鼓聲)。用穿山甲一大片,以蛤粉炒赤。加蠍梢七個、麝香少許,共研為末,另以麻油化蠟,調末作成梃子。棉裹塞耳內。12.火眼赤痛。用穿山甲一片為末,鋪白紙上卷成撚子,燒煙熏眼。

蜥蜴(石龍子)

【釋名】也稱山龍子、泉龍、石蜴、石龍子、豬婆蛇、守宮。

【集解】[弘景說蜥蜴有四類:形大純黃者為蛇醫母,亦名蛇舅母,不入藥用;似蛇醫而形小尾長,見人不動者,為龍子;形小而有五色,尾青碧可愛者,為蜥蜴,並不螫人;一種緣籬壁,形小色黑者,為蜓,有

人說螫人必死,但未聞有誰中毒過。[時珍說大抵是水、旱二種,有山石、草澤、屋壁三類之異。蜥蜴,生於山石間,與石龍、山龍之名相合,自與草澤之蛇師、屋壁之

蜓不同。生於山石間者為石龍,即蜥蜴,俗呼豬婆蛇;似蛇有四足,頭扁尾長,形細,長七八寸,大者一二尺,有細鱗金碧色;五色全者為雄,入藥極佳。生於草澤間者曰蛇醫,又名蛇師、蛇舅母、水蜥蜴、蠑螈,俗稱豬婆蛇;蛇有傷,則銜草以敷,又能入水與魚合,故得諸名;狀同石龍而頭大尾短,形粗,色青黃,也有白斑者,不入藥用。生屋壁間者曰守宮;似蛇醫而短小,灰褐色,並不螫人。

【氣味】味鹹,性寒,有小毒。

【主治】主癃邪結氣,利小便水道,破石淋下血。消水飲陰潰,滑竅破血。

【附方】1.小兒陰腫。用蜥蜴一枚,燒成灰,酒送服。2.諸瘺不愈。用蜥蜴(炙)三個、地膽(炒)三十枚、斑蝥(炒)四十個。共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二丸,開水送下。3.藥物流產。用蜥蜴肝、蛇蛻皮等分,苦酒均勻,擦妊婦臍上及左右,令溫暖,能使生胎產下。

壁虎

【釋名】也稱壁宮、守宮、蠍虎。[弘景說守宮喜攀緣籬壁間。以朱砂飼養,滿三斤殺,幹末塗於女人身,有交接事便脫。狀如赤痣,故名守宮。

【集解】[時珍說守宮,處處人家牆壁都有。狀如蛇醫,灰黑色,扁首長頸,細鱗四足,長者六七寸。

【氣味】味鹹,性寒,有小毒。

【主治】中風癱瘓,手足不舉,或曆節風痛,驚癇,小兒疳痢,血積成痞,癘風瘰鬁,療蠍螫。

【附方】1.久年驚癇。用守宮一個,剪去四足,連血研爛,加珍珠、麝香、龍腦香各二分,研勻,以薄荷湯調服。先令病人吐過,或趕下痰涎,然後服藥,效果最好。2.小兒撮口。朱砂末裝小瓶中,捕守宮一個關瓶內吃砂末,一個多月後,守宮顯紅色,取出陰幹為末。每服三四分,薄荷湯送下。3.癱瘓疼痛。用守宮一個(炙黃),陳皮五分,罌粟殼一錢,甘草、乳香、沒藥各二錢半,共研為末。每取三錢,水煎服。4.關節風痛。用守宮三個(生研)、蠐螬三個(紙包煨研)、蚯蚓五條(生研)、草烏頭三枚(生研)、木香五錢、乳香末二錢半、麝香一錢、龍腦五分。各藥合研成膏,加酒糊搗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日服三十丸,乳香酒空心服,直至病愈。此方名“壁虎丸”。5.破傷中風(筋急口噤,身如角弓反張)。用守宮(炙幹,去足)七個、天南星(酒浸三日,曬幹)一兩、膩粉半錢,共研為末,以薄麵糊調成丸子,如綠豆大。每取七丸,以酒送下,不久,汗出。再服藥一次,出汗一次即愈,或在本方中加白附子一兩,蜜調成丸子亦可。此方名“守宮丸”。

6.鬁風成癩。用守宮一個(焙幹)、大蠶沙五升(水淘過,炒幹),共研為末,拌小麥麵四升,拌成條子,曬幹,研為末。每服一二合,柏葉湯送下,一天服三次,直至病愈。7.瘰鬁初起。用守宮一個,焙幹,研為末,每日取半分,酒送服。8.血積成塊。用守宮一個,包在鴨蛋大的一團白麵中,研爛作餅,烙熟吃下,當有血塊排出。如法治三五次,病愈。9.小兒疳疾。用守宮一個(微炙),蝸牛殼、蘭香根、靛花、雄黃、麝香各一分,龍腦半分,共研為末,加米醋煮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十丸,芝麻湯送下,一天服二次,直至病愈。10.反胃隔氣。用守宮七個(砂鍋炒焦),木香、人參、朱砂各一錢半、乳香一錢,共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木香湯送下,早晚各服一次。11.癰瘡疼痛。用守宮焙幹,研為末,調油敷塗。

蛇蛻

【釋名】也稱蛇皮、蛇殼、龍退、龍子衣、龍子皮、弓皮、蛇符、蛇筋。

【修治】[說勿用青、黃、蒼色者,隻用白色如銀者。先於地下掘坑,深一尺二寸,安蛻於中,一宿取出,醋浸炙幹用。

【氣味】味鹹、甘,性平,無毒。

【主治】小兒百二十種驚癇蛇癇,癲疾,弄舌搖頭,寒熱腸痔,蠱毒。大人五邪,言語僻越,止嘔逆,明目。燒之療諸惡瘡。主喉痹,百鬼魅。炙用辟惡,止小兒驚悸客忤。煎汁敷鬁瘍,白癜風。催生。安胎。止瘧。燒末服,治婦人吹奶,大人喉風,退目翳,消木舌。敷小兒重舌重齶,唇緊解顱,麵瘡月食,天泡瘡,大人疔腫,漏瘡腫毒。煮湯,洗諸惡蟲傷。

【發明】[宗

說蛇蛻,從口退出,眼睛亦退。今眼藥及雲翳膜多用,即取此義。[時珍說入藥有四義:一能辟惡,取其變化之性靈,治邪僻、鬼魅、蠱瘧諸疾;二能去風,取其屬巽之性竄,治驚癇、喉舌諸疾;三能殺蟲,故治惡瘡、痔漏、疥癬諸疾,用其毒;四有蛻義,故治翳膜、胎產、皮膚諸疾,會意其類。

【附方】1.喉痹腫痛。用蛇蛻燒研為末,乳汁送服一錢。2.纏喉風疾,呼吸困難。用蛇蛻(炙)、當歸,等分為末。溫酒送服一錢,得吐即為有效。又方:用蛇蛻揉碎燒出煙,由竹筒吸放喉內。又方:用蛇蛻裹白梅一枚噙咽。3.小兒重舌。用蛇蛻研末,調醋敷塗。4.小兒口緊(不能開合、不能飲食)。用蛇蛻燒灰敷口內(先將口洗淨)。5.小兒頭麵生瘡。用蛇蛻燒灰,調豬油敷塗。6.小兒吐血。用蛇蛻燒灰,乳汁調服半錢。7.目生翳膜。用蛇蛻一條,洗淨,曬幹的細,和白麵做成餅,炙成焦黑色,研為末。每服一錢,飯後服,溫水送下,一天服二次。8.小便不通。用全蛇蛻一條,燒存性,研為末,溫酒送服。9.石癰無膿,堅硬如石。用蛇蛻貼癰上,過夜即變軟易治。10.腫毒無頭。用蛇蛻燒灰,調豬油塗搽。11.惡瘡似癩,年久不愈。用全蛇蛻一條燒灰,調豬油搽瘡。另燒蛇蛻一條,溫酒送服。12.白癜風。用蛇蛻燒灰,調醋塗搽。

蚺蛇

【釋名】也稱南蛇、埋頭蛇。

【集解】[恭說形狀像鱧,頭像鼉,尾巴呈圓柱形,身上無鱗,生命力強。人們捕捉到後,切肉作膾,視為珍味。[時珍說劉恂《嶺表錄異》載,大的蚺蛇長達五六丈,圍長有四五尺;小的也可達三四丈。身上有斑紋,如舊的絲織品。它常在春夏的山林中伺機捕食野鹿,羸瘦的蛇將鹿消化後才變得肥壯。有的說它一年才吃一隻鹿。《海槎錄》載,蚺蛇吞食野鹿及山馬時,總是先從後腳開始,噴出毒氣,則角自然脫落。當地人捕蚺蛇時,先用葛藤塞入蛇洞中,將蛇麻木,然後挖開洞穴捕捉,肉極腴美,皮可製鼓,及裝飾刀劍樂器。範成大《虞衡誌》說,村寨的兵丁捕蛇時,頭上插滿花,蛇就會盯著花不動,於是乘機靠近斬斷其頭,待它翻騰時猛力一擲即死,然後將它抬回食用。《山海經》載,巴蛇能吃象,三年後才吐出象牙。君子吃了這種蛇,無心腹之患疾。《酉陽雜俎》載,蚺蛇生長在嶺南,長約十丈。它常吞食鹿,吞完後,就纏繞在樹上,腹中的鹿骨穿鱗而出。休養時,它的肉非常肥美。如果將女人的衣服投在蛇身上,它就會盤曲不起。段成式說,蚺蛇的膽上旬靠近頭部,中旬靠近心,下旬靠近尾巴。《嶺表錄異》載,雷州有一養蛇為生的人家,每年五月五日取出蛇膽後,曬幹,作為土特產進獻給官員。他們將蛇盤曲在墊有軟草的籃中,取膽時將它放在地上,用棍棒抽打十幾下,翻轉蛇腹,按定,剖開腹部約一分寸,然後取出肝膽。它的膽如鴨蛋大,取大膽後,將肝重新放入蛇腹用線縫合,再抬出去放生。有人說:被取過膽的蛇,以後被捕捉時,就露出腹部被剖開過的創麵,以表明沒有膽了。也有人說取膽後的蛇隻能存活三年。

膽〔氣味〕味甘、苦,性寒,有小毒。〔主治〕主眼睛腫痛、心腹隱痛,下部暗瘡。治小兒八種癲癇、疳疾。將膽水灌入小兒鼻中,可除腦熱,治疳瘡;灌下部,治小兒疳痢;和入麝香,可敷齒疳宣露。還能治大風,明目去翳膜。〔發明〕[慎微說顧含的養嫂雙目失明,須用蚺蛇膽醫治,但顧客無從得到。有一個書童送一隻小盒給他,顧客一看是蚺蛇膽。書童則化作青鳥飛去。顧客於是拿去給養嫂治病,養嫂的眼睛便複明了。

肉〔氣味〕味甘,性溫,有小毒。〔主治〕治流行病,喉中有毒,吞吐不出。除疳瘡及瘟疫瘴氣,手足風痛。可殺三蟲,去死肌、皮膚風毒、鬁風、疥癬、惡瘡。〔發明〕[時珍說柳宗元《捕蛇者說》載,永州的郊野產異蛇,質地黑而有白色的花紋,草木觸後盡死,人不能抵禦,然而一旦得此蛇,將它風幹作為藥餌,可治大風、瘺癘,去死肌,殺三蟲。

【附方】1.小兒疳痢(枯瘦喜睡,坐則閉目,飲食無味)。用蚺蛇膽如豆大兩片,煮通草汁研化,隨意飲服。2.痔瘡腫痛。用蚺蛇膽研細,調香油塗搽,立效。3.諸種癱瘓,筋攣骨痛,癘風疥癬等。用蚺蛇肉一斤、羌活一兩、糯米二鬥,加曲釀酒,每隨量溫飲數杯。忌風及房事。4.狂犬咬傷。用蛇肉研末,水送服五分,一天服三次。若無蚺蛇,用它的代亦可。

鱗蛇

【集解】[時珍說《方輿勝覽》載,鱗蛇生長在安南、雲南的邊遠地帶,是巨蟒。長達一丈多,有四隻腳,鱗有黃、黑兩種顏色,能食麋鹿。春、冬兩季生活在山中,夏、秋則生活在水中,能傷人。當地人將其捕捉而食,取膽治病。

【氣味】味苦,性寒,有小毒。

【主治】解藥毒,治惡瘡及牙齒疼痛。

白花蛇

【釋名】又叫蘄蛇。

【集解】[誌說原長在南方和四川各山。[頌說現蘄州及鄧州都產。身上的花紋呈方形,勝似白花。它喜歡咬人的腳。貴州人一旦腳被蘄蛇咬了,立即將此腳鋸掉,接上木腳。此蛇進入屋中發出爛瓜氣味,必須迅速將它驅逐。[時珍說湖北、四川都有花蛇,現在隻以蘄州的揚名。而蘄州的不多了,市井所販賣的及官府捕捉的都來自江南興國州等地的山中。這種蛇龍頭虎口,黑質白花,脅部有二十四個方形紋,腹部有念珠斑,有四根長牙,尾巴上有一串指甲,長一二分,腸形如連著的珠子。蘄蛇常在石南藤上吃花葉,人們便趁機尋獲。先撒一把沙土,蛇就盤曲不動。再用叉來獲捉,然後將蛇用繩子掛起來,剖開腹部取出內髒等物,蛇卻反尾洗滌其腹部,大概是想保護傷口吧。接著用竹片撐開,捆好,炕幹。生長在蘄州的蛇,即使幹枯了,眼睛仍然像活的一樣,其他地方的就不是這種情形。故《爾雅翼》載,蛇一死眼睛便閉,惟有出自蘄州的白花蛇死不瞑目,目開如生。生長在舒、蘄邊界的,死後則一隻眼開,一隻眼閉,所以人們以此來辨認和檢驗。

【修治】[頌說蘄蛇的頭尾各一尺,有劇毒,不能食用,隻能取蛇的中段,用酒浸過,去皮、骨,烤過後收藏才不會蛀蟲。它的骨刺必須拋得遠遠的,因為它的毒與活蛇的毒相等。[時珍說黔蛇又長又大,所以頭尾可各去一尺。蘄蛇則隻需去頭尾各三寸。也有單用頭尾的。一條大蛇,隻可得淨肉四兩。留久了會蛀蟲,但將肉密封貯,即使十年也不會變壞。《聖濟總錄》中說,凡用白花蛇,春秋二季用酒浸三夜,夏天浸一夜,冬天則浸五夜,然後取出用炭火焙幹,如此三次;再用瓶裝好,埋在地下一夜,消除火氣,除去皮、骨,肉用。

【氣味】味甘、鹹,性溫,有毒。

【主治】治中風及肢體麻木不仁、筋脈拘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骨節疼痛、腳軟不能長久站立。瘙癢及疥癬。又能治肺風鼻塞、癮疹、身上白癜風、癘瘍斑點;破傷風、小兒風熱及急慢驚風抽搐。

【發明】[時珍說風善行數變,蛇亦善行數蛻,又食石南藤,所以能透骨搜風,截驚定搐,為風痹驚搐、癩癬惡瘡之要藥。取其內走髒腑,外徹皮膚,無所不到。

【附方】1.風癱、癘風、疥癬。用白花蛇肉四兩(酒炙),天麻七錢半,薄荷、荊芥各二錢半,共研為末,加好酒二升、蜜四兩,熬成膏。每服一碗,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服後須在暖處出汗,十日後可見效。此方名“祛風膏”。除本方外,還有“世傳白花蛇酒”、“瑞竹白花蛇酒”、“瀕湖白花蛇酒”等,亦治各種風疾。2.癘風,手腳麻木,眉毛脫落,皮膚瘙癢及一切風病。用白花蛇、烏梢蛇、土蝮蛇各一條,酒泡過,取肉曬幹,加苦參頭末四兩,共研為末,再加皂角一斤(切小,酒浸,去酒),一起在水中揉出濃汁,熬膏調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吸聖散煎湯送下。一天服三次,服後吃點稀飯壓住。三日一浴,取汗,避風。此方名“三蛇愈風丹”。3.九漏瘰鬁,麵腋癢痛難忍,憎寒發熱。用白花蛇在酒中泡過後取肉二兩,炒幹;生犀角一兩二錢五分,研細;黑牽牛五錢,半生半炒;青皮五錢,各藥共研為末,每取二錢,加膩粉五分,黎明時以糯米湯調服。瀉下惡物。

即為有效。十日一服,可絕病根。忌發物,此方名“三因白花蛇散”。4.痘瘡黑陷。用白花蛇連骨炙。勿令炙焦,取三錢,加大丁香七枚,共研為末。每服五分,水和淡酒送下,有特效。不久,身上發熱。瘡出紅活。此方名“托痘花蛇散”。

烏蛇

【釋名】又叫烏梢蛇、黑花蛇。

【集解】[誌說生長在商洛山。背部有三條棱線,色黑如漆。性情溫和,不亂咬物。江東有黑梢蛇,能纏物至死,也是這一類的。[頌說蘄州、黃州的山中有此蛇,它不吞食有生命的東西,也不傷人。喜歡在蘆葦叢中呼吸南風和花香。平常很難捕捉到,隻是偶爾在蘆枝上捕獲。它的身體烏黑發亮,頭部圓,尾巴尖,眼有赤光,即使已死,其眼睛也同生前一樣。體重七錢至一兩的為上品,十兩至一鎰的為中等,粗大的藥效大減。做假藥的人將別的蛇熏黑,也能亂真,隻是蛇眼沒有光澤而已。[宗說烏蛇的脊背很高,人稱劍脊烏梢,它的尾巴細長,能穿一百文小銅錢的為佳。[時珍說烏蛇有兩種,一種劍脊細尾的,為上品;一種長、大、無劍脊且尾巴較粗的,叫風梢蛇,它也能治療風邪,但藥力不及。

肉〔氣味〕味甘,性平,無毒。〔主治〕治頑痹諸風、皮膚不仁、風癮瘙癢、疥癬、皮膚生癩、眉毛胡須脫落。功效與白花蛇相同,而性善無毒。

膏〔主治〕治耳聾,用棉花裹豆粒大的膏塞進耳朵,有神效。

膽〔主治〕治大風癘疾、木舌脹塞。

皮〔主治〕治風毒氣、膽生翳、唇緊唇瘡。

卵〔主治〕治大風癩疾。

【附方】1.大麻風。用烏蛇三條蒸熟,取肉焙幹,研末,加蒸餅做成丸子,如米粒大。以此喂烏雞,待食盡即殺雞烹熟。取雞肉焙幹,研為末。每服一錢,酒送下。或加蒸餅製丸服亦可。吃過三五隻烏雞,即愈。又方:捕大烏蛇一條,打死,待爛後,加水二碗浸泡七天,去掉皮、骨,倒入糙米一升浸泡一天。取米曬幹,喂白雞一隻(令雞先餓一日)。等到羽毛脫落,即殺雞煮吃,適量飲酒,雞吃盡後,再用熱水一盆,洗浴大半天,其病自愈。2.紫白癜風。用烏蛇肉(酒炙)六兩,枳殼(麩炒)、羌活、牛膝、天麻各二兩,熟地黃四兩、白蒺藜(炒)、五加皮、防風、桂心各二兩,各銼成細片,裝袋中,用酒二鬥浸泡,密封七天。每次溫服一小盞。忌雞、鵝、魚肉及發物。3.嬰兒撮口,不能吸乳。用烏蛇(酒浸過,去皮、骨,炙幹)半兩、麝香一分,共研為末。每用半分,以荊芥湯灌下。4.破傷中風(項強,身直)。用白花蛇、烏蛇,各取後端二寸,酒洗潤,刮出肉,加全蜈蚣一條,共炙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此方名“定命散”。5.木舌脹塞。用蛇膽一枚,焙幹,研為末,敷舌上。有涎即去。

金蛇

【釋名】也稱金星地鱔。

【集解】[頌說生長在賓州、澄州。大如中指,長一尺左右,常攀樹飲露水,身體呈金黃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色白的叫銀蛇。都能解毒。

【氣味】味鹹,性平,無毒。

【主治】主解中金藥毒,令人肉作雞腳炙裂,夜晚如銀色,到次日早晨變為金色的,就是中金藥毒。可取蛇四寸灸黃,煮汁常飲,直到毒消為止。

水蛇

【釋名】又叫公蠣蛇。

【集解】[時珍說生活在水中,到處都有。體大如鱔,黃黑色,有花紋,咬人但毒性不大。能變成黑魚的,就是此蛇。

肉〔氣味〕味甘、鹹,性寒,無毒。〔主治〕治消渴、煩熱、毒痢。

皮〔主治〕燒成灰用油調,敷小兒骨疽膿血不止;又治手指天蛇毒瘡。

【附方】1.消渴煩熱。用活水蛇一條,削去皮,炙黃為末,蝸牛五十個,水浸五日,取涎汁加的肉末、天花粉末,一起煎稠,再加麝香一分,和粟飯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十丸,薑湯送下。2.小兒骨瘡。用《海上方》的治法:“小兒骨痛不堪言,出血流膿實可憐。尋取水蛇皮一個,燒灰油抹敷瘡邊。”3.手指天蛇毒瘡。用水蛇一條,截去頭尾,取中間如手指長一段,刮去骨肉,以蛇皮包手指上幾天後即愈。

黃頷蛇

【釋名】俗名黃喉蛇。

【集解】[時珍說多生活在人們的房室裏,以吞食老鼠及小雞為生。身上的花紋黃黑相間,喉嚨下呈黃色,大的近丈長。毒性不大,乞丐多喂養它來玩耍,死後即食。

肉〔氣味〕味甘,性溫,有小毒。〔主治〕治風癩頑癬惡瘡。須釀酒服用,也可做羹。

蛇頭〔主治〕燒灰,治久瘧,將其研末入丸散中。

蝮蛇

【釋名】又叫反鼻蛇。

【集解】[弘景說黃黑色如土,白斑,黃頷尖口的,毒最烈。[藏器說眾蛇之中,隻有它是胎生的,著足斷足,著手斷手,一會兒全身就開始糜爛。七八月毒盛時,齧樹以泄其毒,樹一會兒就死亡;又吐涎沫在草木上,著人成瘡身腫,稱為蛇漠瘡,最不容易醫治。

肉〔氣味〕味甘,性溫,有毒。〔主治〕釀作酒,可治療癩疾諸瘺,心腹痛,且可下氣結,除蠱毒。

膽〔氣味〕味苦,性微寒,有毒。〔主治〕治療各種漏瘡,研成末塗抹患處。

皮〔主治〕燒成灰,治療疔腫、惡瘡、骨疽。

蛻〔主治〕主身癢、疥癬。

骨〔主治〕主赤痢。燒成灰,飲用三錢。

鯉魚

【釋名】[時珍說鱗有十字紋理,故名鯉。死後鱗不反白。

【集解】[頌說鯉魚處處都有出產。有從頭至尾的脅鱗一道,無論鯉魚魚的大小皆有三十六鱗,每鱗上有小黑點。諸魚中唯此魚最佳,是上等食品。[弘景說鯉魚是最佳的魚種之一,形態可愛,變化頗多,甚至可以超越江湖,所以仙人琴高常乘坐它遠行。但山澗水中的鯉魚,不可食。

肉〔氣味〕味甘,性平,無毒。[宗說鯉為至陰之物,有三十六鱗,陰極則陽複,故《素問》《脈訣》均述熱則生風,食鯉魚過多時能動風熱。已患風熱症的患者食後,貽害無窮。[時珍說按丹溪朱氏所言,諸魚在水,一刻不停地遊動,故皆能動風動火,不單獨指鯉魚。

[詵說鯉脊上兩筋及黑血有毒,山澗溪水中的鯉魚腦中有毒,不可以食。凡燒烤鯉魚,不可讓煙入眼,否則損害視力。流行病後,痢疾腹瀉後,皆不可食,服天門冬、朱砂者不可食。也不能與狗肉及葵菜同食。〔主治〕煮食,可治咳逆上氣、黃疸、口渴,通利小便。消除下肢水腫及胎氣不安。溫補,去冷氣、胸悶腹脹、上腹積聚不適等症。燒研成末,能發汗,治咳嗽氣喘,催乳汁和消腫。用米飲調服,治大人小兒的嚴重腹瀉。

膽〔氣味〕味苦,性寒,無毒。〔主治〕主目熱紅痛等症狀,還可治青光眼,有明目作用。久服使人強悍健壯,益誌氣。點眼,可除紅腫疼痛,視物不清。滴耳,治聾病。

腦髓〔主治〕治各種抽搐症狀。煮粥食,治突然耳聾。和膽等分,點眼,可治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