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六章(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掉發的另一種罪魁禍首歸咎於染發劑。很多女性朋友總是喜歡把頭發顏色染成各種各樣的顏色。其實,染發對身體的危害很大。市麵上的染發劑都含有幾十種化學成分。科學家對百餘種染發劑進行檢測,將近90%的染發劑含硝基苯、苯胺等有毒的化學物質,容易被皮膚吸收,對人體產生危害。如果長期使用染發劑,隻要1%被皮膚吸收進入人體,就會蓄積中毒,其中化學物質與某些細胞結合,細胞核內脫氧核糖核酸受損,引起細胞突變,而誘發皮膚癌、膀胱癌、白血病等,因此,我們要警惕\"病從發入\",做到少染發,多護發。

一個鼻子就能問診

鼻子是人體呼吸道的大門。當人們呼吸時,鼻毛像個忠實的衛士,對空氣進行仔細過濾,把灰塵擋在外麵,保證肺部和氣管的清潔。鼻腔內分泌許多黏液,能粘住溜進鼻孔內的灰塵和細菌。鼻子的功能不可小覷,更重要的是通過觀察分析我們的鼻型可以了解我們的性格和健康體征。

鼻子是全身所有器官在胚胎時期最早成型的部位,所以有\"鼻祖\"這樣的稱呼,但是鼻子的發育卻是最遲,人大約到了30歲前後,鼻子的發育才算完成。

由於鼻子位於臉部正中央,目標顯著,因此當我們看剪影時,之所以能確信影子是自己所認識的人,主要即是靠鼻子的形狀。老警察透過臉部眼、鼻形狀的印象,能輕易認出犯罪嫌疑人,這也就是為什麼搶劫、暴動時,人們往往會將鼻子包住的原因。這也說明了,鼻子對認識人的特征,確實能提供重要的信息。

自古以來,鼻子就作為美的象征而為大家所重視,隻是其評價標準因時代民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在曆史上,最為傳奇的要算是高鼻子的\"埃及豔後\"克莉奧帕特拉,她傾國傾城的絕代風華,曾經使得羅馬兩位叱吒風雲的統帥愷撒和安東尼墜入情網而不能自拔,也因此奠定了後人認為高鼻子是美貌的觀念。

其實包括猴子在內的脊椎動物中,人的鼻子算是最高的,這是因為原始人自從獲得火種進食熟食以來,人類的咀嚼器官與上顎部即逐漸退化。然而,人類呼吸係統的鼻腔並沒有退化,也因此不論是高溫多濕的熱帶雨林或幹燥的撒哈拉沙漠,當空氣進入鼻腔時,在生理上都能充分地發揮加溫及加濕功能,而生存下來。

自亞裏士多德以來,人們都相信鼻子可代表人的性格。據洛伊希斯在《人體美學》一書所說,細而尖的鼻子,表示易怒、脾氣不好;長而薄的鼻子表示輕浮;小鼻表示性情溫順,但心情易浮動;鼻子寬大,表粗野、卑賤;鼻頭寬大者,表動作遲鈍且說話笨拙;獅子鼻的人,表示易相信人,容易上當;蒜頭鼻的人較貪婪,鷹鉤鼻的人絕不吃虧。

鼻子的起點位於印堂之下,兩眼之間,稱山根的部位是疾厄宮,又稱健康宮,是觀察一個人健康、遺傳、體質、抵抗力的部位,所以山根應以寬廣和豐滿適中為佳,一般以能嵌進一隻眼睛為標準,太寬或太窄都不妥。杜雷巴在其所著《疾病與人》一書中,即將各種狀症與麵貌的關係做了介紹,特別是兩眼間的距離長短,更是疾病的關鍵所在,簡略如下:

腎髒型:此型的人臉孔狹長,兩眼及瞳孔的距離特別大,據統計這類臉型的人,易患腎髒病,又因腎髒萎縮或動脈硬化,會造成血管狹窄,引起\"腎性高血壓\"。由於對腦部影響頗大,所以這型病人,常為失眠、頭暈、健忘等症狀所苦。

膽囊型:此型的人,臉龐大且呈圓形,瞳孔間隔較小為其特征,一般患者體格肥胖,經常紅光滿麵,當臉色帶有黑色則易患膽結石;若呈蒼白,則表示腎髒係統有障礙。

結核型:此型的人,臉孔狹長,下鄂瘦削,兩眼距離較小,這類臉型的患者,易受結核菌侵犯,呼吸道較弱,所以易患肺結核。由於肺結核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此這型的病人,要盡量避免體力消耗過多和過分勞累。

貧血型:此型的人,臉部下方寬大,下巴呈銳角。兩眼瞳孔間隔非常大,由於貧血臉色蒼白,身體有些部位還會長出斑點。

按傳統說法,鼻子山根或年壽出現暗色時,即是胃腸或脊髓疾病的特征,其中年壽有斑點,大半以痔瘡或便秘居多;山根特別高時,其足踝常有疼痛感;若於山根浮現青筋,表示腸部靜脈擴張,有消化障礙之虞。此外,幼兒衣服包得過暖或泡熱水時間過長時,也常在山根出現發青,必須留意。

鼻部運動與形態的改變,在臨床上也具有重要的意義,以鼻翼煽動為例,常為呼吸不利的表現,所以當呼吸時看到鼻孔擴張和縮小,或鼻翼煽動,就要防範小兒哮喘、心力衰竭、重症肺炎及大葉性肺炎等疾病的發生。

鼻子的特殊形態改變,主要是鼻中隔塌陷所造成的鞍鼻,除了可見於鼻麵部外傷,鼻骨骨折導致的畸形,大部分則以先天或後天梅毒最為普遍。

據醫學研究,如果一個人天生鼻子即有彎曲形狀,表示他可能從父母身上遺傳了疾病;如果鼻子呈現異常的硬,提示他體內膽固醇太高,心髒脂肪積累過多,有動脈硬化的跡象;如果鼻尖發腫,則表示心髒也正在擴大;如果是鼻子發生腫塊,應警惕胰髒和腎髒可能出了問題;而當鼻子上出現黑頭麵瘡,就代表攝食的乳類和油性食物太多。

研究發現,鼻子的形態和癌症也具有密切的關聯。例如:鼻子扁平的人,易患腦癌和淋巴腺癌;鼻子尖挺的人,易患肝癌和乳癌;鼻子大而肥的人,最易患胰腺癌和結腸癌;至於鉤鼻的人,則易患肺癌和喉癌。

當然,由於不同的人種、基因、生理等因素,上麵所述的分類也並非絕對,但是,如果能夠多留意一些,多了解一些,並加以防範,對我們自身將大有裨益。

鼻出血,搞清原因再問藥

兒童流鼻血,往往被大人認為是上火了。中醫認為流鼻血是由於人的氣血上逆所致。鼻屬肺竅,鼻子出現病症,一般來說,與肺和肝等部位出現異常有著很大的關係。當人的氣血上升,特別是肺氣較熱時,人就會流鼻血,此時人的眼底也會帶血或出血。上火和流鼻血的原因是一樣的,都是氣血上逆,但上火並不是導致鼻子出血的原因。

鼻子出血,問題可大可小。引起鼻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如外傷、鼻腫瘤、鼻部炎症、鼻中隔彎曲及某些全身性疾病,使血管損傷,都會引起鼻出血。一般人對出血無論量的多少,都會有恐懼感,甚至看到出血就聯想到癌症,這是許多人常犯的錯誤觀念。鼻部或鼻咽部的腫瘤,大多要到腫瘤潰爛才會出血,初期很少出血,就算是鼻咽癌,也隻占鼻出血病人中的5.6%。門診時,一些已證實為鼻咽癌的病人,經詢問病史後,大約也隻有1\/3發生鼻出血的症狀。由此可見,鼻出血次數多少,並不代表嚴重性,隻不過是黏膜受損的訊息,沒必要大驚小怪。

\"鼻出血之一\"--年幼出鼻血

年幼患者,如在夜間自然出血,到了第二天起床時才發現枕巾上的血漬,都可算是良性出血,主要是因鼻黏膜較脆弱或幹燥,自行裂傷而出血,發生部位多見於鼻中隔前部血管密集處;其他如打噴嚏時,因孩童嘴巴未能及時張開,造成氣流往鼻孔噴出,就會破壞血管導致出血;再者,幼兒常有挖鼻孔的壞習慣,當脆弱的鼻黏膜被小指甲弄傷,自然也會出血。

\"鼻出血之二\"--代償性月經

在青春期,女性的月經未能在預定日期來臨,可引發鼻出血,叫做\"代償性月經\",起因於女性月經來潮,子宮黏膜排出產生流血,此時身體的凝血功能相對變差,故易引發鼻出血。到了更年期,女性因荷爾蒙分泌不平衡,也是鼻出血的多發時期。

\"鼻出血之三\"--症狀性鼻出血

如果是青年期大量鼻出血,首先要考慮鼻咽纖維瘤的可能;中年以上,更不能排除惡性腫瘤,當知鼻咽癌是中國人的\"特產\"癌症,所以要提高警覺,切莫掉以輕心,特別是在清晨擤涕中帶血絲者,更須注意。最後談老年人的鼻出血,大多與動脈硬化及高血壓有關,血壓遽升時引發的鼻出血,盡管在某種程度上可減少顱內出血的機會,但從謹慎的角度來看,則是中風的重要警訊。此外,服降血壓藥劑,由於會促使血管末梢擴張,引起鼻充血、鼻塞、打噴嚏,也會造成鼻出血。

雖然自發性鼻出血是由於鼻黏膜小血管磨損的關係,但症狀性鼻出血則是各種疾病的警訊。

因此,當症狀性出血時,就要考慮到全身疾病。如血液病是占較多的一種,約8%左右,主要原因是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欠缺,血液成分改變所致,常見於血友病、白血病、紫斑症、嚴重貧血、血小板減少症以及帕金森征等,以上病症不僅會鼻出血,甚至可能在全身各部造成出血。

循環係統的疾病,依發生順序各為高血壓、心髒病、動脈硬化、狹心症、風濕性心髒病等,易使血管破裂,雖不是鼻出血的直接原因,但確常造成鼻出血。

肝硬化、肝功能不佳及腎髒病並發尿毒症導致的鼻出血,近年已逐漸受到重視,而在呼吸係統方麵,如氣喘、肺氣腫、支氣管擴張等,也都是鼻出血的相關因素。

傳染性疾病,如流行感冒、麻疹、傷寒、肺炎等,伴高熱時,因鼻黏膜小血管有腫脹現象,也常見鼻出血。

很多人流鼻血時,習慣將頭向後仰,鼻孔朝上,認為這樣做可以有效止血。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我們是看不到血往外流了,但它還是繼續在向內流。而鼻血內流會使鼻腔內已經流出的血液因姿勢及重力的關係向後流到咽喉部,咽喉部的血液會被吞咽入食道及胃腸,刺激胃腸黏膜產生不適感或嘔吐,更有甚者,還易吸嗆入氣管及肺內,堵住呼吸氣流造成危險。

鼻出血正確的止血法,是保持坐立或半坐臥姿勢,把頭低下保持鎮靜,再以手捏緊鼻子,由於鼻子的血管富有彈性,出血時附近組織會分泌含有凝血因子的組織液,形成凝塊,所以采用此種止血法,自然就可將鼻血止住。

【自助健康小貼士】止鼻血之食療方法

若接連多次流鼻血,要注意加強營養,特別是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K,必要時可進行簡單的食療:

1.將一兩絲瓜葉搗碎,以水衝服,可止血解毒。

2.將一錢八分的梔子,各六錢的玉米鬢、香蕉皮,水煎後放冷引用,有平肝利膽、利尿泄摯,解毒之功效。

3.將兩斤鮮藕,生馬蹄、鮮生地、鮮梨、生甘蔗各一斤,榨汁,每天服3~4次,每次一小杯。有清心潤肺、消炎止渴的功效。

內髒有恙,鼻子變色

鼻子不僅像身體的空氣濾清器,可清除空氣中大部分的塵垢,它還具有三機一體的功能(冷、暖氣機及除濕機),可調節吸入空氣的溫度與濕度,即使吸入的空氣溫度隻有零度,相對濕度20%,在進入咽部前,鼻腔就會將其調節為與體溫一樣的37℃,相對濕度接近100%,由此可知鼻子的重要性。當然,通過觀察鼻子的顏色,也可以發現體內不同的疾病。

健康人的鼻子顏色與麵部顏色相近,當體內有疾病時,鼻子往往會出現顏色改變,而且隨著疾病種類的不同顏色各異。

\"鼻頭變色之一\"--紅鼻頭

紅鼻頭的人一開始表現為暫時性紅斑,尤其在進食刺激性食物後或情緒激動時紅斑更為明顯,日久紅斑持續不退,毛細血管呈樹枝狀擴張。因為飲酒過度會引起鼻子發紅,故稱此病為酒糟鼻,其實真正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不過大多數學者認為,是細菌及毛囊蟲的感染所致,並受辛辣食物、長期飲酒、外界刺激、情緒激動、緊張分泌障礙,以及胃腸道功能失調等因素所影響。近年還有學者提出新的觀點,認為本病與一種叫蟎蟲感染或過敏有關。

排除上列的原因,鼻頭發紅與心血管疾病有密切關聯,當高血壓或肝功能異常時,就常會出現紅鼻頭;而在鼻梁部出現紅色斑塊,且高出皮膚表麵向兩側麵頰擴散,則是係統性紅斑狼瘡的征兆;至於有些人於鼻尖、鼻翼部發紅,常伴有小丘疹或小膿瘡者,大半是尋常性的痤瘡。此外,若是鼻孔外緣發紅,則可能患有腸道疾病或是充血性炎症;反之,若為鼻孔內緣發紅,且鼻中隔潰瘍時,常見於梅毒所致,必須加以區別。

\"鼻頭變色之二\"--其他顏色的鼻頭

鼻頭除了呈現紅色以外,臨床中還會遇到其他的顏色。當鼻子出現蒼白,則提示有貧血的現象,而鼻子皮色呈黑且昏暗時,大半為病情嚴重、衰竭病症的警訊;如果鼻子常有藍色或棕色時,就要當心胰腺及脾藏的毛病,若是鼻子常呈現黑色,很可能即是罹患胃疾;還有些人鼻子上有黑褐色斑塊,須先排除日曬所造成,臨床上如黑熱病或肝髒功能障礙等,都會隨之出現黑褐色的色素沉著,若發現自己有上列現象時,應警覺內髒疾病的可能性,盡早就醫,及時治療。

神秘的人中樞紐

曆代醫家認為,人中是一個重要的急救穴位,手指掐或針刺該穴位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急救方法,可以用於治療中暑、昏迷、暈厥、全身麻醉過程中出現的呼吸停止、低血壓、休克、一氧化碳中毒等。那麼,到底什麼是人中,人們又是如何通過它進行急救呢?

針灸學中,把位於鼻子之下、上嘴唇溝的上三分之一與下三分之一交界處稱為人中,是急救昏厥要穴。主治癲、狂、癇、中風昏迷、小兒驚風、麵腫、腰背強痛等症。

從醫學的角度來看,人中如果彎曲歪斜,此人脊椎大多也會彎曲,容易有腰酸背痛之疾;如果呈現暗綠色,可見於嚴重膽囊炎、膽絞痛患者;如果發青且帶黑色,則表示腸胃出了問題:如果蒼白,冷汗津津,則多見於支氣管擴張、肺結核咯血患者;如果灰暗無光澤,女性則要警惕子宮頸炎、卵巢囊腫或子宮肌瘤的可能,男性則要防範前列腺炎或睾丸炎的發生;如果人中突然冒出紅黑點時,則有可能患宮頸癌,尤其是更年期以後婦女,務必定期去醫院做官頸抹片檢查。

有文獻曾經報道,人中與生殖器官的關係密切。婦女人中短促,子宮頸短;人中細長者,子宮體較窄長,不易受孕;人中漫平的人,子宮發育緩慢,為幼稚型子宮,常見性欲低下,性冷感,且易發生月經過多的現象,在男性則以隱睾症患者最為普遍。

在中醫針灸的運用中,人中穴是陽明經與督脈之彙,為著名的急救要穴,對於突然暈倒、不省人事、神誌不清、牙關緊閉、哭笑異常等病症,都可取用本穴以醒腦開竅。其操作方法非常簡單,隻要以指甲掐住人中穴,不久就會蘇醒。若遇四肢冰冷、呼吸微弱、血壓下降、脈搏沉細以及休克時,也可利用本穴來治療。

據動物實驗證明,刺激或以針刺人中穴可暫時使呼吸增強,甚至可延長人工氣胸動物的死亡時間。人中還對血壓具有強壓效應,若能反複刺激本穴,即可急救昏迷患者;這表示由於加壓作用,其效應不僅能使大腦的血流獲得改善,還可借由刺激人中穴所傳達的興奮,透過腦幹網狀結構的上行激動係統,進而使得大腦的活動加強。由此可見,刺激人中穴確實具有預防和治療休克的作用。

人中除了主治休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治療閃腰,因而在古籍《玉龍歌》說到:\"強痛脊背瀉人中,挫閃腰酸亦可攻\"。這是指閃挫所導致的背脊強痛、腰酸,都可采用人中治療,就連脖子僵硬不能自由回轉的落枕,也常采用此治療方法。

為什麼刺激人中會起到一定的急救作用呢?

首先,刺激人中具有升高血壓的作用。血壓是主要生命指征之一,任何原因造成的血壓過低都會危及生命,在危急情況下,提高血壓可以保證各髒器的血液供應,維持生命活動。研究表明,節律性刺激、邊續弱刺激或邊續強刺激人中易能引起動脈血壓升高。

其次,刺激人中對呼吸活動也有影響,邊續弱刺激可引起持續性吸氣興奮,邊續強刺激可引起持續性吸氣抑製,適當的節律性刺激則有利於節律性呼吸活動的進行。

雖然刺激人中對血壓和呼吸這兩個重要的生命指征都有影響,但對呼吸的影響並非都有利。例如,邊續刺激引起的吸氣興奮和吸氣抑製導致呼吸活動暫停,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應注意不同的刺激手法對呼吸活動有不同的影響,在充分發揮升高血壓作用的同時,要注意避免對呼吸活動的不利影響。研究表明,適當的節律性刺激最為合適,可用拇指尖掐或針刺人中穴,每分鍾掐壓或撚針20~40次,每次持續0.5~1秒。

此外,掐人中或針刺人中隻是一種簡便的應急急救措施,還應及時與醫院聯係,進一步搶救,以免延誤病情。

口唇形狀反映你的病狀

我們每個人的嘴唇都不一樣,有的偏薄,有的偏厚,有的十分性感,有的略顯嫵媚......無論如何,擁有健康的雙唇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一張幹燥脫皮或嘴角發炎潰爛的唇,不但會破壞臉部整體的美感,還是疾病的征兆。

正常人的嘴唇紅潤,幹濕適度,潤滑有光,如果身體有問題,嘴唇會及時出現反應。

\"口唇異相之一\"--口唇幹燥

常舐嘴唇的人,易造成口唇發幹,甚至唇裂,應盡量避免;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如大量飲酒、習慣蒙頭睡覺、氣候幹燥,以及水分、水果、蔬菜攝取不足等,都是常見口唇幹燥的要因。

在疾病方麵,除了唇炎外,其他像慢性胃炎、缺乏維生素B或肺炎、傷寒等發燒性疾病,也都會造成口唇幹燥。

對付嘴唇幹裂,潤唇膏是很多人的\"隨身武器\",但是,用潤唇膏一天最好不要超過3次,因為潤唇膏過頻使用,就好像給嘴唇穿上了一件\"隔離衣\",會阻礙其正常代謝,容易引起嘴唇表皮細胞剝脫,使口唇黏膜更感幹燥、不適,同時口唇黏膜抵禦外界環境的能力也會下降,還易引起口唇炎及各種口唇疾病。

使用潤唇膏有時隻是\"治標不治本\"。嘴唇出現幹裂、脫皮等症狀時,日常生活中可多吃些含有維生素B2的蔬果,例如橘子、胡蘿卜等黃顏色的蔬果。還有山楂、蘿卜等促進腸胃消化的食物。

\"口唇異相之二\"--唇角糜爛

口角嘴唇出現糜爛,並伴有水腫、脫屑、皸裂等現象,這是口角炎,俗稱爛嘴角,這是口角部位皮膚及黏膜的炎症。口角處還可發現輻射狀的皺紋,這時需要多補充含維生素B2的食物,如牛奶、瘦肉、綠色蔬菜等。

如若初生兒嘴唇潰爛則要懷疑是否得了遺傳性梅毒;而在幼兒時期,如發現口角抽動,多由熱病所引起,常見於小兒慢性驚風,當出現類似現象,即為驚風之先兆,父母須多留意。

\"口唇異相之三\"--口唇歪斜

口唇歪斜,常為腦溢血、腦梗塞的警訊,要防範中風,臨床上並伴有劇烈難忍的頭痛、眼斜視和眼球運動異常等症狀。腦溢血是腦血管破裂所引起的腦實質出血及腦梗塞,可作為由腦血管障礙造成之意識喪失及運動麻痹的症狀顯示,其中又可分為腦栓塞、腦出血及腦軟化症,絕大多數是因高血壓伴發腦血管病變在血壓驟升時所引發,病危重或處理不及時,可致死亡,須格外謹慎。

嘴唇顏色異常是疾病的警示燈

嘴唇有美容作用,尤其是嘴巴周圍一圈發紅的區域,俗稱唇紅,由於唇紅部的血管較接近黏膜表麵,毛細血管豐富,所以唇色呈現紅潤。很多女性常將口紅搽於唇上,不但可掩飾長相的缺陷,還能夠美化臉部,給人感覺更加健康、美麗。

生活中,留心觀察嘴唇各種顏色變化,能早期發現疾病的信息。當口唇顏色異常時,往往即是身體的疾病在向你發出警報,不可忽視。

\"唇語之一\"--唇色蒼白

生活中我們常可看到一些體虛、貧血或失血過多的病人,會唇色蒼白,這是唇部血液供應不足所致。若為上唇部蒼白者,多見於大腸病,臨床伴有腹脹、腹痛、腹瀉、脹氣、不寒而栗、冷熱交加等症狀出現。反之,下唇蒼白者,則以胃病居多,常伴有胃痛、上吐下瀉,胃部發冷等症狀。

\"唇語之二\"--唇色深紅

唇色深紅者,醫學上稱為發紺,表示血中含氧和血紅蛋白不足,這是肺炎、肺心病伴心力衰竭及哮喘發作的表現。至於血液循環不良而造成的口唇青紫,則普遍發生於血管性疾病患者,如中風、肺心症、血管栓塞等危急病症。上唇顏色焦枯發焦或黯紅,為大腸病變,並伴有肩膀不鬆爽,口臭口疹、喉嚨不暢、耳鼻不通等症狀。下唇絳紅色,為胃熱,並見胃痛、肢體重滯、噎呃、腹脹等症。唇內紅赤或紫絳,為肝火旺,脾氣急躁,脅下脹痛,吃食不下。

當發生一氧化碳中毒時,唇色則會呈現像白雪公主般特有的櫻紅色,嚴重者還會出現神誌模糊、步態不穩、昏迷、暈倒、呼吸和心率加速,甚至因呼吸循環抑製而死亡。因此當發現有上述現象時,首先須迅速將中毒者搬到室外空氣流通處,並送醫急救。

\"唇語之三\"--唇色發黑

唇色發黑而濁,除原本膚色較黑造成外,大多都是消化係統有問題,黯黑而濁的人,會有腹瀉、腹脹痛、食欲不振、便秘等症;若唇上出現黑色斑塊,口唇邊黑色素沉澱者,則是腎髒機能不全所引起的愛迪生氏病,患者易出現疲倦、厭食、惡心、嘔吐等症狀,須多注意。

\"唇語之四\"--唇色發黃

唇內如果呈現黃色,則應該有肝炎跡象,如果黯濁,肝膽一定不佳。

因此,生活中需要經常留意我們的嘴唇,辨別不同的唇色,能為我們早日發現疾病,提供良好的線索。

口腔色斑要引起頭號警惕

口腔是食物進入人體的第一道關卡,也是疾病進入的門戶,常言道\"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很多疾病也可以從口腔的顏色變化診斷出來。

正常口腔黏膜呈粉紅色,當顏色異常時,像出現血點或淤斑,大多是缺乏維生素C所致,若出現白斑、紅斑或黑斑時,原因較為複雜,必須提防癌變的可能。

\"口腔色斑之一\"--白斑

白斑是表皮細胞分化不良的病變,除了與癌症無關的角化性白色病變,如咬合傷口引起的頰側白色橫紋、口含阿司匹林引起的白色潰爛、皮膚病引起的牛皮癬和扁平苔蘚,以及非角化性口內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鵝口瘡等情形外,當黏膜部出現有白色斑塊或點狀時,特別是合並潰瘍者,必須做切片檢查,並繼續追蹤。

臨床上對於白斑的真正原因雖不明確,但以吸煙者比率最高,其他如飲酒,內分泌異常,嗜食檳榔,辛辣,維生素A、B缺乏,以及不良的假牙修複等情形都會增加。白斑約有1%~5%可發展成癌,又以疣狀(乳頭狀)的白斑癌變率最高,男性多於女性,任何年齡皆可發生,但以60~70歲最多。

\"口腔色斑之一\"--紅斑

紅斑,是一種口腔黏膜的紅色病變,其發生率較白斑低,多發於口底、舌腹及舌緣處,除了一類夾雜在白斑間的紅斑,呈不規則突起,常伴輕微疼痛外,其餘紅斑在臨床上均無明顯疼痛,與灼傷、擦傷等黏膜性炎症不同,須加以鑒別。

紅斑的癌變率甚高,為白斑的17倍,要提高警覺,在治療方麵與原位癌或侵犯性鱗狀細胞癌相同。

\"口腔色斑之一\"--黑斑

黑斑,是一種口腔黏膜上的色素沉著,呈黑色或棕色斑,形狀不規則,邊界清楚,在惡變轉為黑色素瘤時,黑斑會增大,邊界模糊,色素加深,有時甚至發生出血及衛星結節等。臨床上亦無自覺症狀,多見於顎麵、齒槽脊及頰黏膜等部。

在口腔中的痣和惡性黑色素癌都較少見,但一旦發生則死亡率極高。因此,在口腔中任何部分發現有黑色病灶,就應立刻想到有此可能,而盡速予以切除。

棕色或黑色的色素沉著,亦可能因體內疾病所引發,必須與黑色素癌區分鑒別,不可混淆。

口腔癌是一種可怕的疾病,泛指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最常見的臨床症狀是久潰不愈(存在兩星期或更久的不明原因潰瘍)、疼痛及周圍硬結,有時會淋巴腺腫大、變硬,若發現有上述現象,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大部分口腔癌,若能例行口腔檢查,即可早期發現癌病變(癌前期),當發現表皮細胞分化不良造成顏色變化時,隻要能掌握早期治療,治愈率甚高。

效率又高又精準的看舌診病

舌是人體暴露在外部的惟一內髒組織,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舌的變化迅速明顯,猶如內髒的一麵鏡子,因此舌診常作為醫師診斷疾病、觀察病情、決定治療、評估預後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