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正文 第31章 儲蓄理財六大“破財”行為應該規避(1 / 1)

現在不少人還是習慣於把多餘的錢存在銀行裏,但在儲蓄的過程中,由於有些行為不當,會使自己的利息受損甚至使存款“消失”。為了防患於未然,儲蓄理財六種“破財”行為應該規避。

“破財”行為一:種類期限不注意。

在銀行存款,不同的儲種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存期會獲得不同的利息。活期存款靈活方便,適應性強;定期存款期限越長,利率越高,計劃性較強;零存整取儲蓄存款,積累性較強。如果不注意合理選擇儲種,就會使利息受損。不少人認為,現在存款利率很低,存定期存款和存活期存款都得不到多少利息。這種認識其實是很片麵的,雖說現在存款利率不算高,但定期存款的利息明顯要高於活期存款。在選擇存款種類、期限時應根據自己的消費水平和用款情況來確定,能夠存三個月定期存款的絕不存活期存款,能夠存半年定期存款的絕不存三個月。

“破財”行為二:密碼選擇“特殊”數。

現在,為存款加注密碼已成為普通人防範存款被他人冒領的一種手段,但在實際中,不少人在為存款加密時未能很好地選擇密碼,有的人喜歡用自己的生日作為密碼,但這樣做不會有很高的保密性,生日通過身份證、戶口簿、履曆表等很容易被他人知曉;有的人喜歡選擇一些吉祥數字,如666、888、999等,這些數字也容易被破譯。選擇密碼一定要注重保密性,最好選擇不容易被他人知曉的數字,千萬不要把自己家中的電話號碼或身份證號碼、工作證號碼等作為預留的密碼。

“破財”行為三:大額現金一張單。

調查發現,不少人喜歡把到期日相差時間很近的幾張定期存單到期後轉存,合並成一張大額存單,雖說這樣便於保管,但這樣做有所不妥,有時也會讓自己無形中損失“利息”。

我國新的《儲蓄管理條例》除規定定期存款逾期支取、逾期部分按當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利率計算利息之外,還規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不管存了多長時間也全部按當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計息。如果定期存單未到期,一旦需要使用少量現金,也得動用“大”存單,就會有很大的損失。雖說目前銀行可以辦理部分提前支取,其餘存款還可以按原利率計息,但隻允許辦理一次。正確的方法是,假如有10000元存儲,可分開4張存單,分別按金額大小排列,如4000元、3000元、2000元、1000元各一張,這樣一旦遇到急用錢時,利息損失才會減小到最低。

“破財”行為四:不該取時提前取。

不少人在急需用錢時,由於手頭沒有備用資金,又不好意思向別人開口,往往提前支取剛存了不久或已經存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定期存款,使定期存款的利息全部按活期儲蓄利率計算,這麼做會造成不必要的“利息”損失。

現在銀行都開展了定期存單小額抵押貸款業務,在需要提前支取定期存款時要多想想、多算算,將手中的定期存單與貸款巧妙結合,看看究竟是應該提前支取,還是該用該存單作為抵押貸款,爭取將提前支取的利息損失降到最低點。

“破財”行為五:逾期已久不支取。

我國新的《儲蓄管理條例》規定,定期存款到期不支取,逾期部分全部按當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利率計息。但有不少人卻不注意定期儲蓄存單的到期日,往往存單已經到期很久了才去銀行辦理取款手續,殊不知這樣一來已經損失了利息。因此提醒人們要常檢查存單,一旦發現定期存單到期就要趕快到銀行支取,以免損失利息。

“破財”行為六:存單存折隨便放。

不少人在存單(折)保管上不注意方式,有的放到抽屜裏,有的夾在書本裏,這樣一來,時間長了就不免會忘記或丟失。最好把存單放在一個比較隱蔽的、不易被鼠蟲所咬且幹燥的地方,同時,不要將存單特別是活期、定活兩便存單存放在被小孩子或他人很容易拿到的地方。與此同時,必須把所存機構地址、戶名、賬號、存款日期、金額等記在記事簿上,以防萬一。如果存單丟失或找不到,可以根據資料進行查找和辦理掛失。存款人還應注意,存單一定要與身份證、戶口簿等證件和印鑒、密碼登記簿分開保管,以避免存單與這些證件、印鑒、密碼登記簿被人一起盜走後冒領存款。附:家庭九月份記賬相關表格及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