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正文 第36章 稅收籌劃的步驟(1 / 3)

(1)熟練掌握有關法律規定和法律的執行。

①理解法律規定的精神。

理解法律精神,掌握政策尺度,是一項重要的稅收籌劃前期工作。不論是作為納稅人與稅務機關中介的外部稅收籌劃人,還是作為納稅人的內部籌劃人,在著手進行稅收籌劃之前,首先都應學習和掌握國家稅法精神,爭取稅務機關的幫助與合作,尤其是對實施跨國稅收籌劃業務的籌劃人來說,熟悉納稅有關國家的法律環境更顯得重要。對於承接業務的每一個具體的籌劃委托,籌劃人都應有針對性地了解所涉及的法律規定的細節。

②了解法律和國家機關對納稅活動“合法和合理”的界定。

法律條文的權威性不容置疑,但稅法的執法實踐也對納稅人的納稅有著切實的引導作用。所以,全麵了解稅務機關對“合法和合理”納稅的法律解釋和執法實踐,是另一項重要的稅收籌劃前期工作。稅收籌劃是要合法和合理地節稅,任何國家都從法律上保護合法和合理的事物和行為。同時,不同國家對“合法和合理”的法律解釋也是不同的。有些國家執法偏於寬鬆,沒明確禁止的即為合法和合理;有些國家執法偏於嚴格,主要側重於法律規定應該如何。世界上還沒有一本權威書籍可以真正給“合法和合理”下一個全球範圍內都適用的定義,因此稅收籌劃人隻能根據法律條文和法律實踐作出判別。就中國的稅法執法環境來看,因為欠缺可行的稅法總原則,法律規定在操作性上也有某些欠缺,稅務機關存在相當大的“自由量裁權”,所以在中國,熟悉稅法的執法環境非常重要,否則根據法律條文“閉門造車”,可能效果會大打折扣。

要了解稅務機關對合法尺度解釋的具體執法實踐,一般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麵著手考慮:

一方麵,從《憲法》和現行法律了解“合法和合理”的尺度。稅務機關的征稅和司法機關對稅務案件的審理,都必須以立法機關製定的《憲法》和現行法律為依據。因此,關於什麼是稅法的“合法和合理”尺度,首先要從《憲法》和法律上去了解。稅收籌劃人理解《憲法》和民法、行政法的精神十分必要。

另一方麵,從行政和司法機關對“合法和合理”的法律解釋中把握尺度。行政機關依法行政,負責執行法律及法律規定的權力,而且它們還往往會得到立法機關的授權來製定執行法律的實施細則和實施辦法,這些行政法規更具體地體現了國家政策精神;司法機關依法審判稅務案件,負責維護、保證和監督稅收法律的實施,它們的判決使國家政策精神體現得更加明確、清晰。

再一方麵,稅收籌劃人可以從稅務機關組織和管理稅收活動及裁決稅法糾紛中來理解稅法的尺度。征收機關日常從事繁雜、具體的征稅事務並裁決某些通過征稅機關的稅務糾紛。稅收籌劃人應通過稅法執行中生動的若幹有代表性的案例來把握執法界限,並將其用於稅收籌劃的實施過程中。

(2)了解納稅人的財務狀況和要求。

了解法律的規定及稅法的執法實踐是稅收籌劃具有的一般性的特點,同樣,做其他各項業務也需要把握法律精神。稅收籌劃真正開始的第一步,是了解納稅人的情況和納稅人的要求。

①了解納稅人情況。

做一個稅收籌劃的個案,納稅籌劃人需要了解的情況主要有以下這些:

出生年月。在有些國家,某些籌劃方法隻適用於一定年齡之上的個人,或一定年齡之下的個人,此時了解納稅人的年齡就可以更好地進行稅收籌劃。我國現行法律中還未出現因納稅人年齡而出現納稅不同的情況,但年齡作為個人基本情況屬於進行個人稅收籌劃業務需了解的範圍。

婚姻狀況。納稅人的婚姻狀況會影響某些稅種納稅人的納稅類別和扣除。在美國,個人所得稅法中就存在未婚個人和夫妻共同申報而使用不同寬免額的法律規定,已婚夫婦亦可以選擇單獨申報或合並申報。我國個人所得稅隻針對個人,而不注重經濟生活單位――家庭,這也是以後有待完善的地方。

子女及其他贍養人員。納稅人如果贍養子女及其他人員,在很多國家可以享有一定的扣除、抵免或免稅,從而會對納稅人的應納稅額產生影響。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個人所得稅法中就充分照顧了納稅人贍養子女情況。

財務情況。個人稅務計劃是個人理財計劃的一部分,隻有在全麵和詳細地了解納稅人財務情況的基礎上,才能製訂針對納稅人的稅務計劃,使稅收籌劃達到委托人的要求。納稅人的財務情況包括納稅人的收入情況、支出情況及財產情況。財產包括納稅人的動產和不動產。有些稅收籌劃屬於單項籌劃,比如隻針對納稅人的收入展開籌劃。如果納稅人不願公開財產狀況,那也應該尊重納稅人的意願。

投資意向。許多納稅人的稅收籌劃目的是在投資中有效地節稅,因而了解納稅人的投資意向就顯得特別重要。納稅人的投資意向包括納稅人的投資方向和投資額。納稅人投資方向和投資額的大小與稅收籌劃的投資方向、投資形式、投資優惠籌劃、適用稅率設計、風險分析等都有直接的關係,所以要進行稅收籌劃就要了解納稅人的投資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