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正文 第37章 退休養老應當提早規劃(1 / 1)

(1)確定合適的退休年齡,最晚35歲啟動養老規劃。

如何準備這筆退休金呢?所謂“愚公移山”,巨大的資金需求量是可以通過日常生活的理財而得到彌補的。而這個理財計劃實施得越早,也越有可能幫你解脫未來可能的困境。

退休的年紀可以先預估,男性大致在60歲左右,女性大致在55歲左右。所以投資期限就是預估退休的年齡減掉開始的年齡,早開始,可以投資的期限就比較長。正常來說,20年是最低的要求,所以一般來說,最晚35歲或40歲,必須開始考慮養老問題。

如果要縮短期限,隻有提高每個月的投資金額,或是選擇回報率更高的投資工具。這兩種方法都有成本,提高投資的金額,意味著要降低現在的生活水平;選擇高回報的投資工具,表示要承擔更高的風險。以風險承擔能力來說,年輕時可承擔高風險,來日方長,還有時間可以把錢賺回來。但越接近退休年齡,你能承擔的風險也越低,能做的投資選擇也跟著減少,安全性考慮將逐漸比回報率考慮提高。所以,越早開始,實現理想的財務規劃的可能性越大。

(2)依據自身經濟狀況,合理安排退休生活。

在綜合考慮家庭收入和支出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對自己退休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進行恰當的評估和合理的安排。一方麵要盡量維持較好的生活水平,不能降低生活質量;另一方麵還要考慮到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能盲目追求超標準生活。

(3)結合自身需求,參考專業建議。

養老規劃首先需要結合自身的需求,自身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其次,養老規劃由於周期長、可選擇品種多、影響因素多,建議多征求專業建議。個人可以通過銀行、保險、基金和證券公司等專業機構都可以了解更多理財信息和理財建議,也可以向獨立的理財顧問機構征求理財建議。隨著理財市場的日益發展,越來越多的專業機構在提供理財建議和理財服務時,已經由原先的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需求為中心過度。結合自身需求,參考專業建議,可以使養老規劃更合理、更科學。

(4)兼顧長期收益和流動性需要。

養老規劃是一項長期的理財規劃,理財工具選擇上要重視長期收益。股票或股票型基金等在獲取長期收益方麵都具備優勢,年輕時對上述品種的投資比例可以相對高一些。隨著年齡的增加、風險承受能力的減弱,可以逐步增加對債券或債券型基金等品種的投資比例;同時需要兼顧流動性的需要,以貨幣市場基金或活期存款的方式保證流動性,至少保證手頭有預留3~6個月支出的應急資金,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增加預留應急資金(如1~2年),提高養老資產的流動性。

(5)定期定額投資有魔力。

最重要的一步是執行。在眾多可投資的工具中,挑幾個工具,真的把錢放進去。在初期,可以承擔較高的風險,以追求高回報。隨著退休時點的接近,安全性需求越來越高,資金也應隨之調整比重。開始的投資組合可能以股票為主,隨著年齡的增加,可以考慮逐漸增加固定收益的理財工具。

如每月拿出固定比例的工資加入到你為養老專設的賬戶中,比如每月500元或者800元,因為“神奇的複利”作用,多年下來,收益一定十分可觀。由於目前我國銀行還沒有專門為個人退休計劃而設計的儲蓄產品,因此可以用定期定額購買基金來替代。

(6)商業保險作適當補充。

企業年金和商業性養老保險是另外兩個投資工具。企業年金在未來潛力巨大,但由於在中國剛剛起步,因此隻在少數的企業中推行。而個人商業養老保險可以由自己來決定是否購買,並可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靈活的自主規劃和選擇。

股票投資、債券投資和基金投資等養老規劃的常用工具在長期回報方麵都具備優勢,而在保險保障方麵,商業保險是其他養老理財品種所不能替代的,同時也是社會養老保險的有益補充。商業養老保險操作相對規範安全,個人可以根據自己情況靈活選擇;同時建議增加重大疾病險、醫療險和意外險等保險品種組合,以提高應對大病或意外事故的風險承受能力,為晚年生活加強保障。

獲得退休之後的幸福生活並不難,關鍵在於走好年輕時候的理財之路。盡早開始養老規劃吧,未雨綢繆,結合自身需求,參考專業建議,兼顧長期收益和流動性需要,組合搭配養老理財品種,將有助於退休後過實現一個富裕、充實的晚年生活,盡享晚年生活的金色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