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正文 第36章 父母怎麼管,孩子才信服(14)(2 / 2)

7.名詞和動詞的區別

安安的媽媽和皚皚的媽媽是老同學,碰巧兩家又是鄰居。當兩個媽媽要去參加一些聚會的時候通常都會帶著孩子一起去。這天兩個媽媽又相約帶孩子一起去參加同學聚會。

聚會中來了很多人,這時小孩子在過道上跑來跑去就顯得非常麻煩了。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乖乖待在自己的座位上,但是似乎孩子們並不願意聽父母的話。這時整個大廳裏響起了一片聲音,大家都對自己的孩子說:“坐下。”

但是孩子們跑得更歡了,顯然他們並不喜歡父母在這樣的場合對自己發出命令。皚皚的媽媽也同樣對皚皚說:“坐下。”

但皚皚並不情願,他嘟噥著說:“不嘛,我不想坐嘛。”

不過安安的媽媽就沒有這樣,她對安安和藹地說:“安安,你的座位。”

安安看了看自己的座位,想了想,走回了自己的位置坐好了。

很奇怪嗎?雖然發出的是同樣的指令,但是為什麼其中一種比較容易被孩子接受?這就是名詞和動詞的區別。當簡單用一個動詞來要求孩子的時候,這個動詞往往代表的是一種命令,動詞本身就給人帶來不愉快的感覺。而名詞呢?代表一種提示。提示通常都比命令更容易奏效。就像皚皚的媽媽說:“坐下。”這個動詞帶著不容調和的命令性質,孩子很反感。而安安的媽媽說:“你的座位。”因為這個指示不是特別的明確,安安需要有個思索的時間,當她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座位上來的時候,她的熱情相對會從“在過道裏亂跑”這件事情上抽離,她會想“座位怎麼了?”再聯係到周圍的環境,她就會明白媽媽是要求她坐到座位上,這時她就會照做了。

15 改正孩子“小毛病”不妨用一點暗示———修正

所有的父母在養兒育女的過程中都麵臨著孩子的許多問題:哭泣、憤怒、尖叫、打人、咆哮、欺騙、罵人等;每一個父母都渴望幫助孩子改掉這些壞習慣。麵對孩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各種“毛病”,你會怎麼辦?爸爸媽媽們請收起你們的歎息、搖頭、憤怒和打罵。孩子優秀隻是教育方法更優秀。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隻有不好的教育方法。

1.改正壞習慣用“減法”

卡卡有一個壞毛病,就是喜歡吸手指,他一天差不多要吸上十次。媽媽也曾經在卡卡一把手指放進嘴裏的時候就嗬斥他,或者是把他的手從嘴裏打出來。不過效果總不是那麼好。後來媽媽想了個辦法,對卡卡說:“兒子,我覺得你是個大人了,不過你卻總喜歡做像小嬰兒一樣的動作,有時候還是當著你的小朋友哦,你覺得很有趣嗎?”

卡卡不說話,顯然也不覺得是什麼光彩的事,隻不過是自己無法控製。

媽媽看著他的樣子,又說:“我覺得你差不多一天要吸十次手指,不過我替你想了個辦法,從明天開始你隻可以吸八次,怎麼樣?”

卡卡爽快地答應了。自從媽媽這樣說,他似乎也有意識地控製自己,第二天他果然隻吸了八次。媽媽又說:“兒子,從明天開始,隻吸六次。”

就這樣,一個星期後,卡卡基本改掉了這個不好的習慣。雖然他有時還是會控製不住地犯一兩次。不過再過了一個星期,卡卡已經不再吸手指了。

改毛病也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壞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那改掉壞習慣也不可能是一句批評一句嗬斥可以解決的問題。其實有的壞習慣也令孩子很困擾,這時他們需要父母的從旁協助,給他們一點時間,用“減法”一點點把壞習慣變成零。

2.做道選擇題

媽媽帶小葦到肯德基玩,回家的時間到了,但是小葦卻拒絕從遊戲的設施裏出來。他跟媽媽僵持了很久,媽媽的耐心漸漸沒有了。媽媽抓住小葦的手,想把他從滑梯上的小房子裏抱出來,結果小葦大哭起來。旁邊的人看著這母子倆,媽媽覺得非常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