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張文裕與王承書:傑出的院士夫妻(1 / 3)

張文裕與王承書:傑出的院士夫妻

他,是中國高能物理學家,是“奇異原子”——μ介原子的發現者,是我國宇宙線研究和高能實驗物理的開創者,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的奠基人。

她,是中國核物理學家,曾轟動世界,被外界稱為中國的居裏夫人,卻隱姓埋名30餘年,事跡被寫進小學課本還是鮮有人知。

他們就是終身愛國、彼此守護的張文裕、王承書院士夫妻,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的傳奇人生。

張文裕:學成隻為報效祖國的院士

張文裕(1910—1992),美國歸僑,中國高能物理學科開拓者和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長。

1910年,張文裕出生於泉州市惠安縣塗寨鎮的一個窮苦家庭。他自幼聰穎,頗得祖父喜愛,因而有機會念私塾,並在1921年轉到惠安時化小學(現惠安縣實驗小學)就讀。1923年,張文裕考入泉州培元中學。後家庭遭遇變故,學業受阻,在校方和好友的幫助下,張文裕得以繼續學業,以優異成績被燕京大學破格錄取。大學畢業後,他正式留校當助教,並攻讀研究生,1933年獲碩士學位,次年升任正式教師。

院士夫妻張文裕與王承書

1934年,張文裕懷著科學救國的理想,考取中英庚款公費留學名額,獲得赴英國劍橋大學留學的機會。留學期間,

張文裕在核物理研究3個方麵取得不錯的成就,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的權威刊物上,引起國際核物理學界很大的反響和重視。

在張文裕即將取得博士學位時,日本侵略者悍然發動盧溝橋事變。消息傳到英國後,中國留學生們群情激奮。他立即寫信給中英庚款董事會,要求提前回國參加抗戰。很快,中英庚款董事會回複張文裕:“回國可以,但要取得博士學位。”於是,他向劍橋大學研究生院提出提前進行博士考試的要求。1938年春天,他順利通過考試並獲得博士學位。為了回國後能更好地為抗戰服務,在等待畢業文憑的幾個月裏,他自費到德國學習戰時急需的專業技術。當年11月,他跨越重洋,終於回到戰火紛飛的祖國。回國後,張文裕先後在四川大學、西南聯合大學、雲南大學任教。在昆明期間,他與相戀多年的愛人王承書終成眷屬。

1941年,王承書隻身前往美國密執安州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43年,張文裕也應邀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從事核物理教學和科研。1947年,他在實驗中發現公式子原子及公式子原子能級間躍遷發射的公式射線,突破了盧瑟福G玻爾原子結構模型,開拓奇異原子研究的新領域,獲得了重大科研成果,為原子物理學作出巨大貢獻。這項新發現,也被國際物理學界稱為“

張原子”和“張輻射”。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傳到美國,令眾多中國在美科學家歡欣鼓舞,紛紛希望早日回國,參與祖國建設,張文裕更是如此。隻是國際風雲變幻,沒過多久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中國在美科學家遭遇的政治氣氛驟然變得十分惡劣,不少人成為美國聯邦調查局“重點監控和調查對象”。作為“全美中國科學家協會”執行主席的張文裕,人身自由也受到了限製。其間,為了早日回國,他多次向美當局申請回國,均石沉大海。

美國對在美中國科學家歸國百般阻撓的行為,引起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公憤。1954年,周恩來總理在日內瓦會議上義正詞嚴地質疑美方。在世界公正輿論的譴責下,美國政府不得不逐步解除禁令。

1956年,張文裕和王承書終於獲準回國。

回到北京後,張文裕和王承書被安排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張文裕任宇宙射線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並增補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稱院士),王承書為祖國核事業,隱姓埋名30餘年,是參與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為數不多的女性之一。1957年,張文裕提議在雲南宇宙線高山實驗站增建一台大型雲霧室組。雲霧室組建成後,開展了一係列宇宙線課題研究,培養了一批中國第一代宇宙線研究人才。經過十多年的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