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59章 豹胎易筋丹,汝可知否?(2 / 2)

於是,動用秘法將滿都海幽禁起來的舉動已經完成,滿都海自知修為不如達延汗,早晚需將修煉資源與統治權全部轉交於他,故並未抵抗,與達延汗完成了平和的傳承。

達延汗心中深感對滿都海有所虧欠,未曾取其性命,而是命弟子看顧其修行生活。滿都海體質非凡,堅韌如磐,即便如今已臨近古稀之年,依然精神矍鑠,壽元未衰。

朱照泓並未理會那些哈屯與別吉們的紛爭,徑直來到滿都海麵前問道:“你可願為了救贖你的部族子民而行動?”

滿都海緩緩睜開那雙始終緊閉的邃目,目光炯炯有神,毫無老邁之態。“還請太子殿下方才我韃靼族群留下一線生機。”

滿都海在目睹飛艇之術後,即明白韃靼一脈的衰落已是難以逆轉的命運。昔日草原民族憑借靈巧機敏的遊牧戰術對抗農耕世界,然而此刻此優勢已然消失殆盡。大明王朝可以隨時隨地借由飛艇降臨草原之地示威震懾,而韃靼人卻對此束手無策。加之黃金家族失陷王庭,部族散亂,重振雄風幾乎成為妄想,便是相鄰的瓦剌一族亦不會給予他們這樣的機遇。

得知韃靼大軍現狀後,滿都海毅然表示願意主動前往勸降達延汗。朱照泓對此舉頗為欽佩滿都海的決斷。

滿都海願親身涉險勸服達延汗,對於朱照泓而言無疑如同虎添翼。即使滿都海未曾參與勸降,擊敗韃靼人隻是時間問題。滿都海更未提出任何交換條件,僅要求朱照泓帶他至戰場前線,他會親自嚐試說服達延汗投降。

朱照泓自然答應了此事,隨即駕馭飛艇,載著滿都海翱翔至遼東之地。

達延汗雖連續數日奮力攻打朵顏三衛,但卻始終未能尋找到返回故土的道路,其身形消瘦,神情萎靡。連韃靼的小王子皆如此憔悴,更不用說那些普通士兵了。此刻的韃靼大軍早已喪失戰鬥力,隻能掘地覓草根,入山狩獵以維係生存。

王守仁持續派遣靈禽攜帶飛行法寶騷擾韃靼軍營,使得韃靼士兵無法得到片刻休憩,日夜不得安寧。此外,他還廣撒勸降傳單。雖然韃靼人多不通文字,但王守仁巧妙地采用四格圖文漫畫形式,描繪了一個韃靼人在饑寒交迫之下最終醒悟,放下武器向明軍將領行跪拜禮投降的情景,而那位明軍將領則欣然接納,並贈予韃靼人食物。

於是,不少意誌薄弱的韃靼士兵開始趁夜暗潛逃至明軍營地投降。然而,多數韃靼戰士仍抱持重返草原家園的期盼。在蒙古部族中,他們是屬於有一定地位之人。若選擇離開,他們的財富將被人奪取,妻子兒女也會成為他人囊中之物,背叛的成本實在是太高昂。

麵對這一局麵,王守仁並不急於發動總攻……

隨著歲月流轉,越來越多的韃靼族人背離舊道,待到其勢力衰微至極點之時,便是對其發動致命一擊的良機。

當那神秘的飛舟營地顯現在韃靼大軍頭頂的蒼穹之上,整個韃靼軍隊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境。即便是熱氣球已讓他們飽受煉獄般的折磨,眼前的這艘巨大飛舟更是令他們恐懼不已。

達延汗心中悲涼,仰望著天空哀歎:“長生天哪!看來我再也無法見到我的家人們了。”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那些飛舟並未向韃靼大軍展開攻勢,反倒是將他的家人送到了麵前。

再次見到白發蒼蒼的滿都海,達延汗心中五味雜陳,長久以來他對滿都海都懷有愧疚,鮮少與其相見。未曾想今日竟在戰場之上重逢。

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滿都海隨後證實了他的擔憂:他們的王庭已被摧毀,妻兒老小盡數落入明軍之手。

這一刻,達延汗仿佛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重建大元帝國的夢想還未實現,家園卻已然化為烏有。

慶幸的是,顧鼎臣顧慮到俘虜達延汗的家人,未對其王帳施展全力攻擊,故而家人大部分尚在人間,然其他人卻十不存一。

滿都海力勸達延汗向大明俯首稱臣,憤怒之餘,達延汗身為黃金家族後裔,怎肯輕易屈膝投降?

滿都海質問達延汗:“若不投降,還有什麼更好的出路嗎?難道我們要眼睜睜看著黃金家族的血脈就此斷絕嗎?”

達延汗無言以對,隻得將王帳遭襲之事告知麾下的各部落首領,並共同商議究竟是拚死抵抗到底,抑或是選擇投降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