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65章 最偽君子者,讀書人也!(2 / 2)

朱元璋接著說道:“正是因為他們是北元舊臣,便誓言寧死不做背叛宗門之徒!其中確有幾人為了堅守誓言,選擇了自行了斷!”

背叛宗門之徒?

投身元朝又能有何榮光?

待到大明宗門驅逐蠻清勢力之後,那些一心想著為蠻清效力做貳臣的人難道還不夠多嗎?

尤其是在元清兩朝期間,對於官員們的約束實在太過寬鬆。譬如在蠻清時期,朝廷對於官員隻有一個要求:不得叛逆。隻要你不去叛逆,貪汙腐敗、壓榨百姓的事情,那便是八旗貴族賜予你們的特權福利。

十年蠻清知府,百萬仙晶石財富,這隻是最基本的收益罷了!

朱元璋無法揣測朱標的內心思緒,他又獨自開口道:“除去那些不願輔佐我修煉大道,甘願以身殉節的之外,更有諸多北元舊部選擇遁入深山修行,諸如楊維楨、沈夢麟與藤克恭等人!”

“父皇,你以為那些口誦聖賢經典的大儒,真的心係天下蒼生,憂慮百姓苦難麼?那偽元朝廷已腐朽不堪,無數無辜百姓因饑餓和貧困而死去,屍橫遍野!”

“我的祖父祖母,常遇春叔父的雙親,徐達叔父的雙親,乃至表兄的祖先們,皆喪生於偽元暴政之下!”

“這些人,滿腹詩書卻自私虛偽,無慈悲之心,竟將所學盡數喂狗了!偽元已然滅亡,他們還要在我麵前假裝忠誠於那個早已逝去的偽帝!”

朱標猛地一掌擊在桌案上,話語中激昂憤慨的情緒毫不遜色於朱元璋。遠在一旁的宦官宮女見狀,紛紛悄然離去。

“父皇,你救萬民於水火之中,重振華夏之威,然而這群士子卻視而不見,唯獨一心忠誠於昔日偽元的帝王!”

朱元璋本已怒氣滔天,但在聽到兒子的話語後,雖欣慰但也難抑胸中的怒火,終於如江河決堤般噴湧而出。

他臉色鐵青,冷聲道:“既然他們如此懷念元朝,那我就成全他們,讓他們親自去陰間侍奉他們的主子吧!”

朱標麵無表情,卻暗自權衡其中的得失。盡管痛快地處決他們看似解恨,但實際上弊大於利,甚至可能正中他們下懷,令他們死後留下忠貞之名。

“父皇,此舉不宜,要知道誅人需先誅心!”朱標語氣冰冷地回應道,“他們越是看重那份所謂的忠貞之名,我們就越要讓他們臭名昭著,讓全天下的人都唾棄他們。”

此計如同後世某個強大的國家所擅長的手法,值得效仿一二。

雖然世間難尋四足齊全的蛙,但尋找願為官者卻是易如反掌。

難道失去了這批所謂的大儒,天下便無人能勝任官職了嗎?

“父皇,我們可以召集群儒,有誰能撰寫文章揭露並貶低那些效忠北元之人,便可授予其一官半職,總會有人趨之若鶩的!”

這樣,那些讀書人為求名利,便會彼此爭鬥不止!

依照原有的時間線,此時已過而立之年的陳珪尚不過是個小小的百戶,可謂懷才不遇。

隨後,陳珪追隨朱棣任職燕山中護衛,並晉升至龍虎衛千戶之位。接著隨燕王舉兵靖難,列功臣第六,封為泰寧侯,直至永樂十七年去世,享年八十五歲,身後又追贈為“景國公”。

陳珪可謂是大器晚成之典範!

同樣,徐達作為開國第一猛將,為女婿朱棣留下了一份寶貴的財富——軍中人脈資源,使得朱棣從中受益良多。

如今正值洪武二年,陳珪大概正處於壯誌未酬、鬱鬱寡歡的階段。

朱標認為,既然父親賦予了自己一支兵馬,也到了該著手培養自家將領的時候了...

除了一些修真世家的二代弟子之外,在原本的時間線裏,陪伴他的四弟燕王朱棣參與破陣奪運之戰的將領之中,同樣隱藏著不少具有靈根資質的修煉者。陳珪這個人,修為底蘊深厚,隻是一直未遇明師點撥,若是由他這位儲君親自提攜,必然會對這份知遇之恩銘記於心。

自己那位四弟既然決定封地於南疆仙域,對抗那些魔族蠻夷,其實並不需太多戰力強大的將領輔佐,隻需留下幾位便可遊刃有餘。更何況未來還有那朱高煦這位修道奇才作為助力。

站在洪荒天帝朱元璋的高度來看,區區一個百戶官職,他會以為這隻是太子欲培養可用的修真新秀,所以對此類要求並未多慮便應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