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67章 仙醫仙權,入伍修真(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朱元璋曾言,若是皇子不遵訓誡,仙師出手教訓自無不可,隻需勿傷及根基便可。然而前提是仙師需理直氣壯,名正言順。

朱標的每一句話皆直指人心,宋濂作為太子師,不敢正麵挑戰他對大明江山合法性的質疑,或是公然咒詛大明皇朝的國運不及前朝蒙古。

紫霄寶殿內的氛圍一時陷入僵硬的沉默之中。

宋濂回過神來,無法向朱標發作,便隻能將滿腔憤怒傾瀉到其他幾位皇子身上。

“爾等幾位,統統給我到殿外罰立!”他手中戒尺重重擊在案台上,憤慨之情溢於言表。

朱標微微側目,看見朱元璋的身影仍在暗處,便接著說道:“師父,此舉似乎有些過了吧。諸位弟弟一片丹心求道,你如此做法無異於給他們潑了一瓢冷水。”

“太子殿下,老夫身為師者,弟子頑劣自當有權施以教誨。課堂之上喧嘩吵鬧,確有失修行者的莊重禮儀。即便你是儲君太子,也不能阻撓老夫教育那些不聽教誨的弟子!”宋濂滿臉慍怒地回應。

畢竟朱標的威勢猶存,宋濂最終也隻是讓幾位皇子罰站,未曾對他們動用戒尺施以體罰。

此刻,宋濂心中湧起陣陣淒涼之感。他自幼精心教誨、寄予厚望的太子,並沒有按照他設想的道路成長。

這是朱標讀書生涯中首次展現出與其截然不同的觀點。

果真是皇家血脈,太子朱標確實繼承了朱元璋的魄力與決心。

朱樉雖心中不滿,卻也不敢違背師命,隻得悶悶不樂地走向殿門。

老三赤鬆、老四燕王與老五周王見二哥邁步出門,也隻好跟隨離開。

原來,是大哥為了他們免受責罰,隻是罰站之事他也無話可說。

就在朱樉行至門口之際,突然停下腳步,震驚不已地低語:“父皇,您怎會在?”

赤鬆、燕王、周王聞聲紛紛向外看去,隻見朱元璋那威武雄壯的身影矗立在外,麵色嚴肅。

糟糕!

宋濂見到朱元璋的身影,臉色亦是一變,緊張地道:“陛下,您怎麼親自駕臨了紫霄寶殿?”

“哼,如若朕不來此,又怎能得知大本堂之內發生之事!”朱元璋冷哼一聲,語氣森然。

宋濂立刻俯首跪地,淒然言道:“尊上,微臣此舉實乃出於對皇家後代的福祉考量啊。”

朱標見此情景,便悄無聲息地踱至老朱身畔,低聲稟告:“父皇,兒臣深知先前所提願望殊為不易實現,然而父皇教誨兒臣等研讀經史典籍,便是要汲取曆代朝政興衰的經驗教訓,以此確保我大明江山綿延千秋萬世。”

“即便我們清楚前方的道路艱難重重,身為朱氏子孫,我們也應當勇往直前,無所畏懼!”

“說得好,標兒!你說得太好了!”老朱聞聽此言,激動地拍手稱讚,“宋濂你看,咱標兒說得多麼深刻啊!”

宋濂無奈地起身回應:“殿下所言極是,亦望我大明能汲取曆代王朝覆亡的教訓。”

“微臣明白諸位飽讀詩書的士子仍舊難以忘懷蒙元覆亡之痛。然則鑒於諸位的赤膽忠心,朕也不便苛責於你們。”朱元璋因長子的卓越表現而心情愉悅,“不過蒙元已滅,無可挽回,你還是應更多地專注於如何更好地教育好皇家子弟才是。”

“唯有將皇家子弟教導得宜,才是真正惠及天下黎民百姓之舉,亦不負你讀遍聖賢經典的初衷。”

“微臣領旨!”宋濂盡管心中存有異議,但表麵上仍是畢恭畢敬地答道。

朱棣好奇發問:“父皇,您讓我們汲取曆代王朝覆亡的教訓,可每個朝代滅亡的原因各不相同啊。”

宋濂已然挺直腰板,回答道:“四皇子殿下,實則萬變不離其宗。究其根本,皆因佞臣竊權,帝王昏聵,民間怨氣沸騰,最終致使朝代更迭。故此微臣期望未來的大明朝廷,無論帝王抑或藩王,皆需親近賢臣,遠離宵小之徒!”

眾人豁然開朗,紛紛點頭深以為然。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朱標與朱元璋會輕易被人說服。

老朱深諳古籍,深知並非每個朝代的覆亡緣由皆與元朝相似。

“標兒,你如何看待此事呢?”朱元璋有意將話題引向朱標。

朱標略微停頓後,沉吟道:“父皇,還有恩師,兒臣也有一些個人見解。”

圍觀眾人均精神煥發,亟待傾聽這位太子的高見。

宋濂亦微微抬首,期待聆聽這位儲君將會發表何等深刻的見解。

土地兼並確乎是一大症結所在,但在明朝初期還不甚突出,而在明朝晚期則成為曆史上最為棘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