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章 實踐課!(2 / 2)

“這樣的實踐活動還有很多!”

“譬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秋收,還有我們耕作用的工具,這些都是人們經過長期的實踐,得出來的對生產的認識,從而指導人們的生產活動。”

楊炎以身邊的例子為例,深入淺出地給孩子們講述認識與生產的關係,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頻頻點頭。

窗外,朱元璋和劉基也是止不住的點頭。

認識源於實踐。

這個道理,其實古之聖賢,也已經早有闡述。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吾嚐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道雖學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所以,這對他們來說,並不是那麼難以理解。

楊炎繼續問道:“那人們的實踐活動有什麼特點呢?”

這個問題一出,人聽得很輕鬆的朱元璋和劉基卻不由得眉頭一皺。

又是這種試圖總結本質的問題。

類似這種問題,他們還真沒有想過,古人先賢也都沒有講到過。

連他們都不懂,孩子們自然也不懂。

所有人都認真聽講,不過徐達也漸漸聽了進去。

楊炎道:“首先,實踐具有客觀性。無論作為實踐主體的人,還是實踐的對象,以及實踐的手段,它們都是客觀的,是真實存在的,不是臆想出來的,過實踐的過程和結果,也都是符合客觀事物及其運動規律的,也具有客觀性。”

“其次,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實踐是人們有目的的,有意識的活動,人們將在實踐中形成的認識用於指導實踐,在改造自然獲取物資生活資料的實踐中,人們可以創造出自然中原來沒有的新的物質生活資料,就像我們的桌椅,還有耕作用的犁耙等等,都是我們在實踐生產生活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出。”

“最後,實踐是人們認識發展的動力。認識產生於實踐,而實踐則會產生新的問題,提出新的要求,去推動和完善人們的認識,實踐鍛煉和提高了人們的認識能力,人們的能力提高之後,就會去進行更高層次的實踐,進而推動認識不斷的深化,呈螺旋式上升形態。從刀耕火種到現在的農耕技術,就是最好的說明。”

楊炎深入淺出的總結,加上有了前麵一係列的鋪墊,對於孩子們來說,起來就容易了許多。

窗外的朱元璋和劉基也和孩子們一樣,這一刻成為了一塊海綿,不停的吸收著新鮮知識。

楊炎繼續道“從兩個鐵球的試驗中,我們得知,我們的認知,不一定是對的,隻有經過實踐,我們才可以檢測我們的認知是否正確。包括我現在給你們傳授的知識,也是要你們去實踐,通過實踐的結果加以對照,從而檢測你們從我這裏學到的知識,是否正確的客觀的反映了事物!”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楊炎一邊說著,一邊在自己做出來的黑板上麵板書,寫下“實踐是檢測認知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這句話。

板完書之後,楊炎一邊敲擊著黑板,一邊對同學們說道:“我希望大家能夠記下這句話,並理解這句話,讓它成為你們日後走向社會處世為人的準則之一。”

孩子們紛紛埋頭記筆記,窗外,朱元璋和劉基也都是深以為然的點頭。

徐達倒是十分的新奇。

今天跟著朱元璋一起來太平府看朱標,卻不想莫名其妙的來到陳家私塾外偷聽上課,一開始他很懵逼,但是聽到現在他有些明白了,為什麼朱元璋和劉基要來偷聽上課。

原來這裏的先生講的完全不是傳統的四書五經,而是一些十分新奇的知識,他也是大開眼界,來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試驗後麵,還有著這麼多的知識。

這時,隻聽學堂裏的楊炎道:“今天,我們就不在學堂裏上課了,我們到外麵去,去上一堂實踐課!”

“好啊!”

“可以出去玩咯!”

說要去外麵上實踐課,孩子們都開心得不行。

以前的他們,幾乎都是在學堂裏上課,很少出去戶外,楊炎和其他先生不同,來上課不久,就帶他們出了好幾次戶外,而且戶外上的課非常有意思,孩子們都非常的喜歡。

楊炎帶著孩子們呼啦啦的走出學堂,剛出了門口,卻赫然發現在學堂外,竟有三個中年男人正在一邊喝茶,一邊偷聽他們上課。

雙方對視,都是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