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章 加入市作協(1 / 1)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隨著她在大小刊物發表文章的增多,有一天,她居然收到德溪縣作協主席鄭南泉的一封信,信中熱情邀請她加入縣作協,並申請加入市作協。她起初頗為猶豫,因為她隻喜歡歲月靜好,後來想想,加入作協,就有了一些誌同道合的同誌,互相學習和勉勵,離她的作家夢也就靠近了一步。

於是,在鄭南泉和縣作協副主席王嶽水的介紹下,她成了泉城市作協的一員。那年她32歲。

於是在現實生活中,她逐漸有了一些文友,20歲到70歲不等。其中有一個叫淩天楠的文友對他很好,每次采風活動都叫上她,還介紹了泉城作協副主席蔡以山給她認識。蔡以山海曾經是泉城早報的主編,現在60多歲的他已經退休了。有一次采風後小酌喝得醉眼朦朧,他說,德溪投給早報的文章,寫得最好的女作者當屬張瑋頻,男則是淩天楠。這話讓張瑋頻有種千裏馬遇到伯樂的感動,本來不大喝酒的她破例喝了三大杯葡萄酒。

但是,讓張瑋頻受不了的是,這些男人看她的眼光有點異樣,尤其是喝酒之時,各種葷段子後不乏言語的挑逗,甚至一些小動作,這讓她很不適應。

有一次在天湖酒店KTV唱歌,淩天楠不知是喝醉了還是故意的,居然抱著她痛哭流涕,說喜歡她。張瑋頻又羞又惱地掙脫了,一想到這40多歲的,小孩都已經讀初中的男人居然當眾說喜歡她,張瑋頻心裏一陣惡寒。從此,她再也不參加此類的聚會,她知道,幾次聚會下來,外麵已經有人風言風語了。

後來,她文壇的朋友隻剩下了陳簡白,一個跟她一樣,30多歲還單著的女孩。

自從加入市作協,張瑋頻發現,一些同事在有意無意地疏遠她。有的同事當麵稱她為“才女”“作家”,背後卻不屑地說,有什麼了不起的,最多算三流作家;什麼作家,還不是靠性別優勢……

德溪八中是一所很奇葩的學校,雖為縣管完中,但這所位於德溪中部蓬溪鎮的學校,5個校領導都是蓬溪的,幾乎所有的中層幹部、年段長、教研組長、實驗班班主任,甚至備課組長都是本地人,所以人們私底下都叫它蓬溪八中。更讓人崩潰的是,幾乎所有校領導和中層幹部的原配夫人都在本校工作,中國人講究封妻蔭子,於是領導夫人們個個搞得像太皇太後似的,天天繃著一張臉,驕傲得像隻老母雞。她們分布在各年段各科室,各宿舍樓,乃至校園的每個角落,幫她們老公們管理著這所學校,十幾年來搞得全校的教師不敢高聲說話,不敢娛樂,不敢玩笑,更不敢議論任何跟學校有關的事。

作為教師,最關心的莫過於職稱,而學校的職稱聘任方案,跟變臉似的,隨時都可能發生變化。每次評聘職稱時,你都能不斷地接到短信,一會兒說這個方案變了,一會兒說那個方案調整了,一會兒說哪一項可以加分了,一會兒說哪一項加分取消了,讓人無所適從,啼笑皆非。其實沒有評聘前,誰能上誰不能上,幾乎已經心知肚明了,校長會在例會上講,×××對學校貢獻大啊,×××很仗義,需要照顧……

因此,張瑋頻本科畢業17年了,還是12級教師,而她在泉城教書的大學同學,早已經是高級教師了。

作為一名外地教師,關心的還有住宿問題。為改善住宿條件,學校先後集資興建了5套校內小套房。由於一套要先墊付2萬元,張瑋頻沒那個錢,德溪縣的工資據說全省倒數第二,而她發表的作品雖然不少,但稿費寒磣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幾年兩個弟弟都結婚了,做姐姐的多少也得讚助點。再說自己單身,有個窩就行了。可是隨著眾教師的搬遷,她所在的宿舍樓成了三不管地帶,衛生條件差,樓道晚上經常黑燈瞎火的。由於她住在一樓樓梯口,下雨潮濕不算,雨水還經常灌進宿舍,整個房間連處幹燥的地方都沒有。宿舍既沒衛生間又沒浴室,很不方便。於是在第5棟教師宿舍樓蓋成之後,張瑋頻決定用信用卡套現去拿一套。以前宿舍分配是用評分的,現在有30套,張瑋頻認為自己要一套是十拿九穩的,誰知這回不評分了,全部用照顧,就連家住八中腳下的老師都照顧到了,就是沒有照顧到她這離家50公裏的外地人。

後來才知道,由於張瑋頻沒交代“評審團”成員,宿舍自然沒她的份!

她一氣之下,在縣城君江小區按揭了套單身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