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4章 楚國朝堂(1 / 3)

冷風如戈,猶勝金鐵相交。

瀟湘夜雨,總有悲歌唱和。

楚國郢都,南門外十裏處有一亂葬崗,本是遺棄刑餘屍體之處,常年無人管理,荒草叢生。

白日裏野狐橫行,黑夜間百鬼泣鳴;達官貴族避之恐不及,商賈流民棄之如敝履。

但是,卻有人於幾年前在此立起兩座墳塋,並立下兩塊墓碑,碑上筆走龍蛇,篆刻著墓主人的名諱。

多年來風吹雨淋,卻無人敢動分毫。

哪怕墳內所葬之人乃是因謀反之事而被楚王誅殺的伍奢父子。

墳前剛剛擺上酒水三牲,祭奠之人還未來得及吟誦《招魂》,一行內侍官便前來送達了一則楚王詔令,頃刻之間,行人俯首,萬籟無聲。

“是時候去朝堂走一遭了!”

申包胥一手攜酒壺,一手握著楚王下達的詔令,目光在兩座墓碑間徘徊。

前來送詔令的內侍官此刻正靜立一旁,車馬俱備,隻待申包胥出發。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申包胥仰天長嘯一聲,將酒水灑向墓碑,而後登車回城。

朝陽初升,霞光萬道,楚國都城近在眼前,愈加的雄偉奪目。

楚國都城為[郢],地處紀山以南,與漢水相臨,城牆高數丈,經過曆代楚王經營,此時人口眾多,來往民眾及各諸侯國的商賈絡繹不絕,即便是在九州諸城之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大城池,能與之比肩的也隻有周都洛陽,及齊晉的都城。

不過自夏日起郢都便有些不一樣,隻因東南吳地再興戰事,眼看將要入冬,伴著北方冷風而來的,還有對都城的城防建設。

最近兩個多月,郢都城內突然戒嚴,城門口出現許多帶甲軍士,盤查一切往來之士,儼然一副大戰在即的狀態。

申包胥雖久不身居楚國朝堂,卻也知曉其中緣由,事實上就連城裏的百姓們也早就聽到了風聲。

郢都民眾皆知楚國自夏日起便在鍾離與吳國交戰,那吳國野民居然敢屠殺楚國邊邑居民,此等惡行如何能忍!

戰爭並未持續太久,而後陸續有戰報傳來郢都,好像是楚軍邊境敗於吳國。

直到此時民眾對此似乎並不在意,街市上往來如常。

這麼多年了,楚國跟吳國打的仗還少嗎?就跟普通的節日一樣,諸侯國之間每年都要打上幾場仗。

最重要的一點,大家皆知吳國離楚國都城還很遙遠,遠到幾乎所有人都不知道吳國到底在何處。

那吳國又是什麼地位?南方一蠻夷小國。對於強大的楚國能有多大威脅?

即便是後來頻頻傳來戰報,傳說吳國攻下了卑梁州來,但是他們的楚王不是還未派出聯軍征討嗎!郢都民眾始終相信,一但楚王派出聯軍征討吳國,奪回失地,一雪前恥都是意料之中的事。

那時的申包胥也對楚國有此信心,楚國的子民當有此覺悟,大國有大國該有的驕傲,大國的子民也有他們作為大國子民的驕傲。

楚國的自信不止於此,自周初年,先代君王熊絳接受周天子的分封,“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熊,居丹陽。”

那時楚國不過是一異姓小國,並不被天子及各諸侯看重,甚至成王在岐陽召集盟會時,指派楚國國君熊絳與地位低下的東夷族人一起去守護火把。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楚國便和周王室結下了仇怨,楚人不久就開始反抗周王室,並與周王室所分封諸臣交惡。

此後,周天子也曾召集大軍親征楚人,卻在楚人的頑強抵抗下終落了個“喪六師於漢”的下場,天子威嚴盡喪;齊桓公稱霸時也召集各諸侯盟軍討伐過楚國,結果依然不能奈何楚人;夷王時期,楚國國君熊渠開始興兵拓展疆土,並冊封自己的三個兒子為一方諸侯,公然越天子之權力。

楚君公然宣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

周楚關係至此徹底決裂。

後來楚國日益強盛,楚王也曾上書要求提高自己的封號,卻被天子拒絕,至楚王熊通幹脆僭越稱王,自立為武王。

此後楚人和周王室的關係雖也有所緩和,但是隨著天子權力被削弱,至後來楚成王,更是一度成為九州諸侯盟主,甚至於洛水河畔,問鼎於定王使臣。

楚國君主自封為王,不以公侯相稱,以別於那些靠親緣獲得封號的姬姓諸侯,楚國內政事軍製也與周係封國不同。

此時的楚國早已並國二十又六,開地三千裏,將周邊與天子同宗的姬姓小國盡數吞並。當周天子再注意這片土地時,楚國已經是除齊晉之外九州大地上最強盛的國家,論戰鬥力更勝於其它兩國。

楚人也成為九州大地上最不可忽視的人群之一。

楚國同吳國邊境之戰並未影響普通民眾的生活,但是近日都城的戒嚴卻令國中出現異論,尤其是如今代令尹明令匠人加固郢都城防,終於引起都城民眾熱議。

人心惶惶,難以安撫。

可恨的是竟無人看出代令尹的昏聵之舉,朝堂之上更無人出麵上諫楚王,製止此自掘墳墓的作為。

都城內各大府邸王宮都進入一種緊張的狀態,手持矛戈的軍士更是從城門一直排到楚國王宮前。

申包胥看著軍容整齊,令行禁止的楚國兒郎,心頭悲憤難以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