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章 小升初(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在一次父親和朋友的聊天中,子祥得知父親之所以被調到工商所,是因為在工作上和鎮上書記意見不合起了矛盾,結果被穿了小鞋。按理來說鎮上無權過問工商係統的人員調動,可誰又知道呢,說到最後還不都是人管,隻要是人來管,那就沒有管不了的人。書記把孔德明調到這裏,就是要讓他好好受受氣,而他性格剛烈,也就經常跟攤販和個體戶起衝突,這就讓劉玉竹很是頭疼。劉玉竹為人謙和,待人熱情周到,從不主動生事,麵對矛盾始終堅持“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處理原則,對自己男人和孩子她也要求如此。對孔德明,她知道他性子急,不會硬懟上去,總會找著合適的機會叨叨他幾句,但她懂得適可而止,不會跟連珠炮似的沒完沒了。對於子祥,她作為母親,這叨叨就格外的多,不管見到什麼事,聽到什麼話,或是讀到一段什麼文字,看到什麼電視劇,她總能把一堆道理揉到其中,大到仁義道德、愛國守法,小到勤儉節約、尊老愛幼,隻要是好的對的,就通通向兒子不停的灌來。吃飯的時候,睡覺的時候,做家務的時候,出門閑逛的時候,隻要跟兒子在一起,就叨叨個沒完沒了。

“對人要客氣,不管你有多少錢,當多大的官,都不能傲氣,人狂有禍,狗狂豹子坐。”

“不要跟人比吃比穿,要比就比學習,學好了才能出人頭地。”

“小孩子要學好,堅決不可以偷東西,小時候偷針,大了就要偷金。”

母親劉玉柱的叨叨總是循循善誘,而父親孔德明則就簡單粗暴,犯了錯,輕則罵,重則打。他罵人的聲音如炸雷般震耳,言語中總是帶著威脅,“下次再……,我就……”,“要是……,等著……”,“小心我……”每每說到這些字眼的時候,他總是提高了聲調,嚇得子祥一哆嗦,耷拉著腦袋,不敢直視父親露著凶光的眼睛。好在子祥還算聽話,諸如偷東西、打架、進遊戲廳、去水庫遊泳之類的“重罪”,他是不會犯的。當然也有被打的時候,他作為孔德明的兒子,一定程度上也遺傳了父親的那股倔勁兒,有時候一直吵著要吃零嘴,孔劉二人怎麼哄怎麼騙都製止不了他的哭喊,最後實在煩躁,也隻能抄起棍子一頓伺候。

對於挨打,子祥沒有記恨父母,做錯事就得受到懲罰,這沒什麼可討價還價的。而且比起其他家的孩子,他這點皮肉之苦並不算什麼,他親眼看見同學的父親拿了一根鋤頭把粗的木棍,“呼”的直接悶在他同學後背上,當時就把他打趴在地上,疼的五官都擰到一起去,想哭卻哭不出聲來。在農村,打罵是教育子女的最平常不過的手段,老人言“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老子打兒子那是天經地義,上一輩的人就是這麼過來的,到下一輩自然也就避免不了挨打。有的家長那是真能下狠手,跟仇人似的,拳拳到肉,掌掌到心,一邊打,一邊罵,“你這不昌盛的東西,養你有何用,還不如一刀剁了算求。”他們狠心,也實屬無奈,自己這輩子吃了沒文化的虧,麵朝黃土背朝天,苦的腰弓背駝,盼的就是孩子讀書成器,不要走自己的老路。當孩子讀書不用功,學著些歪門邪道,當父母的哪能不氣。他們都是粗人,手粗話也粗,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那一套他們不會,剩下的不就是繼續發揚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優良傳統”,那就打唄!

在家裏家長打孩子,在學校老師也一樣打,用竹條或者木棍打手心算是溫柔的,有的直接扇耳光,或者一腳踹身上連人帶書桌都飛出去,比家長打的都要狠。子祥在家有時候不聽話被父母打,但在學校從來沒被打過,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在學校就格外聽話,認真聽講,認真做作業,不遲到,不早退,不打架,不惹事,隻要學校說“不”的,他都一律不觸碰。班主任在他學習手冊上評語一欄寫道,“刻苦學習,遵守紀律,團結同學,禮貌謙虛”,雖然這類評語在同學們的手冊上出現頻率很高,但對子祥來說,那真是名副其實,如果用一個詞來總結,那就是“聽話”兩個字,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勞要歸功於劉玉竹的“叨叨”和孔德明的嚴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