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25章 又要放血(1 / 3)

和中國養老公司的唐少平開完會議後,剩下的就是中國教育公司了,也是國家福利計劃中最重要的一家公司。

以中國人的觀念來說,再窮不能窮教育,雖然這家公司是純消耗的,不會給趙一帶來任何直接的收益,但是他卻是對這家公司最重視。

這既是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我國傳統觀念的使然,更是我國從全球其他文明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基礎。

首先就是經濟發展需要,這是趙一突然大搞免費義務教育的迫切理由,如果是按照前世的發展速度,技術含量低、勞動密集的產業需要持續發展二三十年。

這個時間段就比較長,對於教育的緊迫性沒有現在這麼強烈,而且今後即使高科技行業獲得長足的進展,但是出於產業鏈低端的行業還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這就給低學曆人群提供了充分的就業崗位,雖然他們拿著微薄的薪水,卻進行高強度的勞動,但至少也能賺取養家糊口的資金。

雖然聽起來比較心酸,但是這卻是算是悲哀中的大幸,比起那些掙紮在生存線上的人,要幸福的多,也就說,比起那些“想要做奴隸而不可得”的人,要幸運一些。

隻是這不是趙一想看到的,也不是我國希望如此,而是當時的現實發展需要,不能通過戰爭獲取意外之財,隻能自己通過付出血汗來獲得資本積累,來完成工業化的追趕。

這就是赤裸裸的殘酷現實,沒有這些日夜奮鬥在髒亂差的生產線上的工人,也就沒有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更是沒有高科技發展的資本積累。

中國想要從一貧如洗的現實狀況下,完成工業積累,必定是需要犧牲一些人的利益,因為我們別無選擇,隻能這麼幹。

這就是前世我國改革開放頭幾十年裏麵臨的現實問題,不是個別人站出來大喊一聲,要發展高科技,不要這些血汗工廠就可以解決的。

因為他們說話從來不要成本,不用考慮現實,隻需要上下兩張皮就可以辦到,因為這樣更可以獲得別人的讚同,能夠獲得更多的關注。

但是他們提出的所謂解決方法,就是西方式的民主,好像隻要進行西方式的民主就可以自然而然的成為發達國家,這種人要麼是真笨,要麼就是壞。

好似民主製度就是萬能藥,不管什麼困難和現實問題,往裏麵一裝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而忽略了,民主隻是工業化後的現象而已,這是刻意倒因為果。

幸運的是,這隻是前世的景象,這一世,因為趙一,國內工業化的發展非常順利,凡是趙一涉及的行業,都實現了非常高的現代化生產方式,不需要靠血汗來賺取微薄的利益。

又由於趙一的企業在國際貿易當中為國家積累了大量的資本,而這些資本又被用來發展國內的工業,帶來的就是工業實力的長足進步。

雖然這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但是花費的時間卻是會大大的縮小,直接從初級工業化國家,跨入到高級工業化國家。

這就需要更多高素質的產業工人,規模更加龐大的專業工程師,隻有這些人才跟得上,才能夠讓我國進入高端工業化國家的基礎更加穩固。

這就是為什麼趙一一定要堅持推出免費義務教育的原因,隻有這樣,才能夠確實可行的推廣下去,才能夠在未來必然給國家帶來大量的高素質人才。

不僅如此,趙一還特意研發出來逆天的智力藥劑,就是他還嫌棄這些人成長起來後,還不夠優秀,希望他們更加優秀,為我國產業發展超越西方發達國家提供更有利的保障。

未來勞動密集型行業會慢慢消失,低技術崗位會越來越少,機械自動化、智能化必然成為後工業時代發展的標配。

人力的作用越來越小,智力優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以後國家之間的競爭就是智力實力的競爭,而不再是那些勤勤懇懇在生產線上勞動的廉價人力。

這是在不久的將來麵臨的現實問題,所以趙一必須要將這一代人的素質進行提高,減少進入勞動密集型行業的人員數量,增加高智力產業人員的數量。

就拿趙一旗下的華龍服飾公司來說,其實天工精密儀器公司早就有了全自動化生產線了,使用的人工是現在生產線的十分之一。

如果換上趙一這段時間研發的初級人工智能來管理,甚至都可以做到無人化生產了,從這裏麵就可以看得出來未來的產業趨勢。

隻是現在我國大部分人的知識水平還有限,這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改變的,想要完全自動化、無人化生產,至少也要等到這一代人退休之後,才能夠考慮的。

這裏又扯多了,言歸正傳。

在會議上,根據中國教育公司總裁王懷軍的彙報,目前中國教育公司在全國各地修建的校舍進度都很不錯,能夠按照計劃完成修建工作。

其實中國教育公司這方麵的工作,趙一完全不用擔心,我國自古以來天生對建築具有一定的天賦,再加上現在勞動力過剩,想要進度加快,隻需要不斷增加人力就可以。

除了校舍建設之外,另一項就是配套教師和設備的情況了,根據王懷軍的彙報,中國教育公司現在已經對全國教師完成了登記在冊。

現在正在對教師進行統一調派,為了減少教師的抵觸心理,盡量是按照就近原則,同時也會給予調派教師相對高些的薪資,以及免費住房。

也就是說,中國教育公司盡量讓調派的老師能夠在當地紮下根來,而不是隻當做短暫的教學交流工作。

因為未來我國缺少教師將會是一個長期的問題,不是一兩年就可以解決的。

以後大學會進行擴招,但是國內其他各行各業也是嚴重缺人的狀態,不可能進行太多的師範教育,所以這些被調派的老師,需要作出長期駐紮的心裏準備。

裏麵不乏一些城市裏的教師,會被調派到農村去執教,這對被選調的老師來說,肯定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中國教育公司必須在待遇上麵給予足夠的支持。

雖然這樣花費的資金更多,但是卻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這樣的窘境隻需要撐過十年左右的時間,情況就會變得好轉了,那時候就會擁有足夠的人才來填補這裏麵的空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