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72章 教育與產品推廣(求訂閱~~)(1 / 3)

林和霞彙報完保護傘控股公司旗下各大子公司的經營情況後,算是完成了這邊的任務了,當天晚上在趙一這邊休息後,第二天就被趙一送到機場,飛往香港。

趙一也沒有來得及休息,就趕往中國教育公司,現在全國的學校已經開學了,中國教育公司也正式接手國內的義務教育工作。

雖然高等教育暫時還不用中國教育公司太操心,畢竟即使按照當初約定的40%的比例招收高考考生,由於人數基數少,擴大的人數也不會特別多。

而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裏麵,中國教育公司已經開始對國內各大高校投資了一筆錢,讓他們擴大教學場地,增加教學設備以及增加師資力量。

不過對現有的高校擴大規模隻是其中一個辦法,中國教育公司也在和教育部合作,在全國教育基礎相對薄弱的省份,建設新的高等院校。

但是新建高校並不是建設一個校園就可以的,更加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師資力量,這是新建高校麵臨的短板問題。

說實話,中國教育公司雖然掌握著教育的財政大權,但是卻沒有隨意抽調各個大學專家教授的資格,所以就需要教育部配合做一些工作了。

新建高校其實也用不上太多的師資力量,隻需要將學校框架搭建起來,能夠讓學校處於一個正常運轉的狀態。

至於師資力量,前期還是需要通過智能教師來解決這個問題,雖然博士研究生階段可能智能教師力有未逮,或者說博士研究生更加注重原創性,人工智能在這方麵具有一定的短板。

但是本科階段和碩士研究生,智能教師還是具有非常強的優勢,這不僅體現在科學基礎紮實上麵,也體現在教學耐心上麵。

而且智能教師相比起真人教師,除了創新能力差點外,其他方麵是絲毫不差,甚至可以說遙遙領先,非常適合大學生在專業學習的基礎階段的教學工作。

所以現在全國各地新建的高等院校,雖然被中國教育公司和教育部進行了協調,各大高校也願意派遣教師前來支援。

但是派來的教師都是比較年輕的,或者說從教經曆不是特別豐富的,這個行為倒是無可厚非,沒有哪個高校願意將自己壓箱底的人才送給別人。

如果不是有智能教師作為保障,說實話,這些新建的高等院校,如果僅僅憑借這些送過來的師資力量,教育出來的學生質量也是非常令人擔憂。

有了智能教師加入到高等教育當中來,不說能夠培養多少創新型人才,至少可以為國家培養出來一批非常合格的螺絲釘,完全可以滿足當前國內經濟發展的需要。

再加上智力牛奶的逐漸普及,個人天賦也能夠獲得極大的開發,未來這些隻能作為螺絲釘的人才,經過自己的努力,還是可以稱為一代大師的。

就是這樣,僅僅是維持一座新建高等院校的運營,也需要不少的人才,目前各大高校送過來的人才也是不夠充足,還沒有達到最低維持數量。

這也是為什麼在和天問大學江校長談話的時候,希望天問大學這屆畢業生能夠盡量進入高校擔任教師職務,就是因為人數不夠。

當然這並不是說天問大學的本科畢業生就可以輕鬆的給大一大二的學生教學,他們進入大學崗位之後,一開始並不會從事教學工作,而是從事大學服務型工作。

不過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繼續學習,提高自己,通過了教育部和中國教育公司聯合建立的考核標準之後,就可以獲得學曆和職稱上的升級,也就有了從事教學工作的資格。

未來可能相當長一段時間裏麵,我國的高等教育工作都會以這種方式在進行,從基礎薄弱到慢慢的夯實基礎,直到最後爆發出來巨大的潛力。

反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是需要長時間的耐心,來慢慢的培育和建立擁有我們自己特色的高等教育體係,同時培養擁有我國自己特色的高等教育人才。

相比起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才是中國教育公司最操心的,因為這裏麵不僅僅隻是涉及到中國教育公司一家,而是牽扯到太多的利益方了。

由於職業教育是需要國家和企業共同出資建立的,國家提供的教育經費已經算在了之前教育支出裏麵,也就是說,現在有中國教育公司來承擔一部分費用。

而企業也要為自己旗下的工人提供職業教育培訓經費,而且這還是強製性的,新入行的人,就必須要進行為期2到3年的職業教育培訓。

這在以前國內是沒有出現過的教育形式,之前國內基本上是國企,大部分進入國企的新人,都是師傅手把手的教導,就說所謂的“傳幫帶”。

其實這樣職業教育方式是最靠譜的,不說其他,至少專業知識能夠獲得很好的傳承,不會因為老人退休或者是仙逝就手藝失傳。

但是這種培養技術工人的思路也存在他們的問題,首先就是職業培養不夠全麵,這種思路更多的是專注於本職業的技能教導,但是和這個職業相關的配套知識卻是比較匱乏。

也就是說,每一個職業除了專業知識之外,還有許多的配套法律法規,這些都是新人進入這個行業就必須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