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90章 郵箱業務也是大生意(1 / 3)

和繁星軟件公司去年高歌猛進相比,積木軟件公司就顯得平靜得多,基本上和之前沒有什麼區別,營收成長也基本上沒有。

他們這個狀態,倒是沒有出乎趙一的預料,雖然政務信息化方麵的工作也在全力推進,但是每年的預算都是有數的,很難出現商業領域的突然暴漲情況。

好在他們的這部分收入足夠支撐起他們目前的業務開展,不需要趙一再進行補貼,甚至每年還會有一大筆資金剩餘。

雖然營收增長沒有什麼大的改觀,但是員工人數卻是比之前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員工人數突破了萬大關。

除了一部分用來處理和政府之間的業務之外,大部分人力還是投入到了智能城市大腦項目當中,期望能夠盡快完善這個項目。

雖然這個項目的前景,趙一也是認可的,但是當初成立積木軟件公司的目的,主要還是想要和繁星軟件公司競爭,規避一些壟斷問題。

可是目前積木軟件公司的狀態,想要和繁星軟件公司競爭,難度實在是太大了,兩者不管是人員規模,還是資本實力,都不是一個層次的。

唯一能夠道的,就是兩者之間的技術儲備基本上不會存在太大的鴻溝,因為兩家軟件企業的背後人都是同一個人,技術真的不夠,直接申請支援就可以。

根據左大千的彙報,自從趙一提供了智能核心之後,他們一方麵積極的完善智能城市大腦外圍係統和技術,另一方麵則是根據他提供的智能核心,打造自己的智能核心。

趙一提供的智能核心雖然要優秀得多,但是注定是不允許出口的,為了自己未來業務的考慮,使用常規人工智能技術,打造自己的智能核心是一個必須的過程。

雖然這麼做,可能會拖延智能城市大腦的整個進度,但是留給他們的時間還是比較充裕的,根據計劃,中國房屋公司的新城建設完成之後,就是智能城市大腦啟用之時。

而中國房屋公司的城市化進度雖然非常快,但是最短也需要5年時間,想要再短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至少能夠再給積木軟件公司年左右的時間來完善。

不過並不是,智能城市大腦必須要等到城市化建設完成才開始,其實在建設的過程中,就已經開始進行相關外圍係統和設施的部署了。

隻是這些外圍係統和設施,由於缺乏智能城市大腦核心,暫時無法運作起來而已,例如建築各項數據監控、道路設施數據監督和監控等等,都是在城建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建設了。

這也是為什麼他們那麼努力的要對外圍係統投入那麼大的精力,因為如果缺乏這些外圍係統的支持,那麼圍繞著智慧城市的各種電子化設施就無法投入量產。

這就相當於積木軟件公司必須要先製定標準,讓硬件設施生產廠家能夠按照標準生產自己的各種電子化硬件設備,到時候,等城建完成,部署相關係統和智能核心,就可以完成運轉。

不過僅僅隻有標準,對於各種硬件設施測試也不是很方便,這就必須要拿出脫離智能核心的外圍係統,通過外圍係統對某個方麵的設施設備做測試。

其實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建設智慧城市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現在就是處於政務信息化蠻荒時代,利益牽扯相對簡單。

如果等到每個城市、每個部門、每個機構等都自己建立一套自己的信息化係統,那麼到時候想要整合這些數據,難度就會非常的大,甚至都無法形成一套整體體係。

智慧城市不其他的,首先的目標就是提高市民辦事便捷度,如果連這個最基本的目標都無法達到,那麼智慧城市也就是一個笑話。

當百姓為了辦理一件事情,需要拿出十幾種證明,而每種證明都需要在一個應用係統上麵辦理,這樣的話,便捷度在哪裏?至少趙一是看不出來。

而且這種各個政府公共機構自行其是,沒有統一的規劃,其中的資源浪費是非常的驚人,到底,就是浪費納稅人的錢。

好在現在全國具備政務信息化實力的,都是他旗下的企業,而他特意將這一塊業務交給了積木軟件公司,而不是他旗下的企業都接這塊業務。

就是為了能夠形成一套標準的、整體的係統,而不是各個子係統相互割裂,數據互不想通,那就和前世沒有什麼兩樣了。

這也是為什麼積木軟件公司在研發智慧城市大腦的同時,還不遺餘力的進行外圍係統的研發?

除了這些外圍係統能夠為他們帶來現金流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在市場沒有形成割裂之前,就必須要將這一塊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裏,這樣等到上馬智能城市大腦才不會出問題。

不然的話,光是扯皮,就需要花費巨大的精力,甚至一兩年就卡在一個環節,這樣的局麵光是想想,就讓人頭皮發麻。

按照趙一的要求,整個城市公共服務體係,隻需要登錄一個網站或者是一個手機應用程序,就能夠將所有的事情給不辦妥。

這裏麵除了需要將所有的數據收集起來之外,還需要能夠讓所有的數據都能夠相互佐證,這就是智能核心的核心作用之一。

到時候,市民辦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到處跑證明,通過這些數據相互佐證就是有效的證明。

當然,智慧城市不僅僅指政府機構相關事務,後麵還需要多城市商業公共服務,例如智慧停車、智慧水電等,都是屬於其中的一部分。

隻不過目前的重點還是放在政府機構信息化以及超級數據庫的建設方麵,其他方麵隻需要對智慧硬件進行安裝到位就可以,想要真正運作起來,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不過趙一覺得這樣等到一切就位的辦法,並不是很好的方式,他讓左大千可以考慮先將智慧城市大腦搭建好,在圍繞著智慧城市個性需求做延伸。

之前之所以沒有這麼幹,主要是這部分錢還不知道誰出,至少目前沒有市政府願意承擔這筆費用,這才是問題的症結所在。

至於原因就是多種多樣了,有的政府實在是沒錢投資,有的則是覺得目前還沒有到那個程度,有的則是沒有看到實際成果,有點覺得異想開。

不管是什麼原因,首先就必須要打破這個僵局,現在中國房屋公司的第一批城市化建設的城市開工已經有一年多了,雖然目前建設完成的建築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