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09章 科研項目合作(1 / 3)

按照這個定位和教學方式,問信息技術大學的建設格局也基本上是以實驗室為主,實驗室建築占據著整個校園建築的4成。

其實按照人工智能教師的能力,集體上課都可以取消,隻是目前還保留了老傳統,至於後麵會不會取消還要看看實際情況如何。

現在問信息技術大學的教學委員會是不同意,因為集體課對學生來不僅是學習知識的課堂,也是人際交往的一種方式。

如果都貓在宿舍各自學習,很可能幾年下來,連周邊的同學都不認識幾個,這對於青春洋溢的年輕人來,是一種遺憾。

而且年輕人經過了激烈的高考,一到大學很可能就出現自我放鬆的情況,自律性比起高中階段要差很多,加上現在娛樂方式越來越多,很可能本用於學習的時間幹一些毫不相幹的事情。

所以現在的集體課依然保留著,這就和義務教育階段依然要讓學生去學校學習是一樣的道理,同齡人之間必須要多溝通,不能隻是悶在家裏學習。

至於各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如何,智能教師是很容易檢測出來的,而且智能教師出測試題,也不是之前那樣簡單,沒有弄懂弄明白,是很難做出很好的答案。

所以現在的學生想要通過其他手段蒙混過關是很難的,甚至在期末考試,都不是所有的學生共用一種試卷,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根本就無法串通起來答題。

不過雖然試卷試題是不同的,但是考察的知識點卻是相同的,至於學生能不能從試題裏麵看得出來,那就另當別論了,這樣才能夠看得出來學生的學習程度如何。

反而是實驗部分,對於學生來,至少對本科階段學生來,要花費的精力要一些,因為這些實驗都是驗證性教學實驗,主要培養的是實驗動手能力,還沒有涉及到實驗創新。

問信息技術大學的實驗室也是分級別的,像本科階段的教學實驗室,屬於最低級的實驗室,裏麵的儀器設備主要用於教學所需,成本算不上多高。

而到了研究生階段,就需要跟著導師做一些前瞻性具有一定創新型的實驗,隻是這個階段還無法獨自設計創新型實驗流程,處於跟著導師後麵學習如何設計從來沒見過的實驗。

到了博士生階段,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選擇課題和做實驗等工作,基本上都是博士生獨自完成,最多就是讓導師指點一下,看看有沒有疏漏。

其實到了博士生階段,就必需要具備獨立完成實驗的能力,而不是跟在導師身後,亦步亦趨的去被動實踐,這也是碩士研究生階段和博士研究生階段的根本區別。

到了這個階段,實驗室裏麵的儀器設備和那些專業的科研院所就沒有什麼區別了,甚至比國內的其他科研院所提供的實驗儀器設備要高級很多。

當初趙一給問信息技術大學提供了100億元的創校資金,其實在建築物上麵花費的資金並不多,幾億元就能夠將學校建設的非常好了。

剩下的大部分資金,其實就是用來購買高端實驗儀器設備以及實驗材料等,在這方麵使用的資金就已經高達50億元,剩下的資金還不到一半。

而剩下不到一半的資金,主要是維持學校運轉的,其實按照趙一的估計,也使用不了多長時間,隻需要有幾項重大實驗項目,基本上就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本身信息技術類學科就是以實驗為主,材料和實驗設備等都是成本很高的,特別是高精尖設備,一套下來就是十幾億元打底。

更何況問信息技術大學還承擔這地球模擬器的建設和研發任務,雖然框架已經被趙一搭建起來了,但是細枝末節反而更加消耗時間和資金。

雖然他也給了地球模擬器項目資金,但是作為項目主要負責方,問信息技術大學有時候不得不自貼資金,這在實踐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好在他本來就預計到會是這種情況,不認為當初拿出100億元出來,就是可以高枕無憂,不需要再投錢了。

那100億元的資金真的隻是建校費,後期看問信息技術大學的發展需要,還會投入資金進來進行補充,讓學校能夠順利的發展起來。

這裏要明的一點就是,像問大學和問信息技術大學這種私立大學,中國教育公司是不會提供教育經費的,所有的資金都需要學校自籌解決。

因為中國教育公司的資金來源是財政稅收,屬於國家的錢,而私立大學既然不歸國家統一調度和管理,自然也就無法享受到公立大學的優惠條件。

像問大學,主要的創收來源是校辦企業,利用學校的科研資源以及管理資源,成立了龐大的校辦企業群,每年能夠給問大學帶來大量的資金。

除了經營實體企業之外,問大學的金融專業的師生,也需要在資本市場真刀實槍的去幹,一方麵是為他們自己積累真實的金融資本實踐能力,不然出了校門隻能是耍嘴皮子。

經過這些實際操作,學生有了比較豐富的實際資本操作經驗,而學校的老師則是真正的成長為資本操盤手,而不是停留在理論教學階段

另一方麵則是為學校帶來很好的金融資本增益,別看這一點,憑借著問大學的雄厚資金實力,在國際資本市場上麵,斬獲並不比實體企業帶來的收益要,甚至還多很多。

這也是為什麼當初他一開始就提供給問大學100億美元的原因,如果單純的是用於教學,根本就用不了如此多的資金。